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8月我国汽车产量数据。随着前8个月各省市汽车产量数据的变化,第一汽车大省的竞争也更加激烈。
前三季度,安徽超越广东坐上汽车产量第一的“宝座”,然而,究竟谁能成为今年的第一汽车大省,还赖各主要车企在四季度的发展。
1-8月安徽汽车产量居首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5年前个8月,全国汽车产量突破2082万辆,同比增长10.5%。其中,安徽以206万辆领跑,广东、重庆分别以177.69万辆和165.90万辆紧随其后,分列二、三位,各省汽车产量排名也出现了一些变化。
过去十来年,广东省凭借当地经济实力的支撑和完善的汽车工业基础,一直引领着全国的汽车生产,但随着汽车产业趋势发展变化,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间的竞争格局不断变化,广东的汽车产量第一大省地位受到冲击,在今年5月就被安徽反超。
事实上,安徽汽车产量的快速增长,在2024年就已经有所体现。2024年,安徽以262.03万辆的产量排名全国第二,只是当年的产量距离位于第一位的广东(570.74万辆)还有很大差距。随着以奇瑞汽车为代表的安徽本土企业产销量的快速增长和广东一些合资车企为代表的传统车企产销量的大幅下滑,今年5月,安徽的汽车产量超过了广东,此后,安徽不断发力,保持着领先的地位。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汽车大省排名变化,与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方式调整有很大关系,由“企业法人所在地”改为“生产地统计”的统计方式的改变,将比亚迪等车企在安徽生产的车辆,由计入广东产量变更为计入安徽产量,自然推动了安徽排位的上升,这也是上海、湖南等省市汽车产量出现较大变化的主要原因。

主要车企发展
决定汽车第一大省之争

本质上,汽车第一大省的竞争,高度依赖本地大型车企的发展,尤其是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快速提升,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较快的车企必然会推动本省汽车工业的发展。
以过去几年的陕西省为例,凭借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产量的快速提升,陕西省的汽车产量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2024年,陕西汽车产量达到175.35万辆,排在全国第七的位置。今年1-8月,陕西省的汽车产量达到120.16万辆,仍排在第七位,在排名上表现出很好的稳定性。
综观今年的发展,刚刚在港股IPO的奇瑞汽车可谓发展最快的企业之一。今年1-8月,奇瑞集团累计销售汽车172.7万辆,同比增长14.5%。作为安徽本地车企,奇瑞的大部分汽车都产自安徽,自然会增加安徽汽车的产量。再加上产销量快速增长的蔚来在安徽产能的快速发展,加之比亚迪等车企在安徽本地的产能,安徽有很大潜力竞争2025年汽车大省桂冠。
随着广汽集团旗下几个主要合资企业、包括埃安产销量的下滑,广东在今年前几个月的汽车产量有所下降,失去了第一的位置。但多年的汽车产量第一大省仍不容小觑,再加上比亚迪产销量的快速发展、东风日产等合资企业电动化转型的加速推进,也将为广东竞争汽车第一大省保留竞争力。
除了安徽、广东之争,凭借长安、赛力斯等企业的快速发展,重庆的汽车产量也在快速增长,超越山东,从1-5月的第4位,跃升至目前的第3位。尤其是升级为独立央企的长安汽车集团,正在加快向世界一流汽车品牌目标迈进。1-8月,长安汽车累计产量为161.86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达到62万辆,同比增长56.92%。重庆同样是长安汽车集团的主要生产地,在其牵引下,重庆已形成19家整车企业、1200家零部件企业的全产业链体系。再加上产量快速增长的赛力斯,重庆也有竞争汽车第一大省的一争之力。

四季度发展还看新能源汽车

从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趋势判断,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有望在今年突破50%,新能源汽车也将成为汽车第一大省竞争的胜负手。
广东之所以在今年前几个月丢掉冠军,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众多合资车企在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中未能及时转型,近两年产量急速下滑,而安徽的主要车企,新能源汽车方面实现快速发展。展望四季度,在汽车行业总体稳定向好的大趋势下,谁能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中保持竞争优势,谁就有可能成为今年的汽车第一大省。
包括在1-8月排在第5-8位的江苏、浙江、陕西和上海等省市,当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也将决定这些省市今年的最终排名。
以去年排在第6位的上海(180.75万辆)为例,其在今年1-8月的产量仅为106.62万辆,排名下滑至第8位,除统计方式调整因素外,这一变化也与上汽集团旗下合资品牌产量下降有很大关系。不过,以上汽大众为代表的合资车企正在加快新能源汽车转型,并在市场端见到一定起色。同时,特斯拉、上汽乘用车等企业的新能源汽车产量也保持着稳定的向上发展态势。
相信在四季度的冲刺阶段,随着传统车企新能源汽车转型成果的逐步显现和新能源车企产销量的持续上升,相关省份的汽车生产排名也会发生变化。
别让以销定产成为霸王条款的遮羞布
背负14亿美元罚单,大众重组印度业务
文:王金玉 编辑:齐萌 版式:王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