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听说了吗?问界那边又搞事情了,新款M7马上要出来了,据说九月份就正式上。我这两天一直在看这车的消息,越看越觉得有意思。你说这车吧,本来就已经卖得不错了,去年还能一个月卖一万六,结果今年一下就掉到五千出头,你说尴尬不尴尬?现在突然来个大升级,明显是坐不住了。
我跟你讲,这次改款真不是小打小闹。车身直接加长了60毫米,现在都快到五米零八了,比宝马X5还长那么一截。轴距更是夸张,直接干到三米零三,比原来多了210毫米。你想想,这空间得有多大?后排坐三个人,中间那个也不会觉得憋屈。而且外观也变了,跟M8、M9差不多一个风格,半封闭前脸,贯穿式大灯,看着就高级。以前那款总被人说长得不够帅,这回算是彻底翻身了。
最让我觉得狠的,是它顶上那堆东西。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密密麻麻的,一看就是冲着高阶智驾去的。虽然没明说是不是ADS 4.0,但看这架势,差也差不到哪儿去。以前大家说M7智驾还行,但不算顶尖,这回要是真配上这套系统,那可就真有得拼了。你想想,开着车上了高速,自己看看电影刷刷手机,多舒服。
动力系统还是增程的,1.5T加电机,但纯电续航提到了350公里,电池也升级到52度电。这意味着啥?意味着你每天上下班基本不用加油,充充电就够了。而且还有纯电版本可选,选择面更宽了。对于那些既想要长续航又不想频繁加油的人来说,这吸引力不小。
说到价格,现款是二十四万九千八起,新款估计也就二十六七万起,顶配可能二十八九万。如果真是这个价,那确实有点“卷”了。你看看隔壁理想L6,卖得稳稳当当,配置也不错,但现在M7一升级,尺寸更大,智驾更强,续航更长,价格还咬得这么死,压力全给到了对手那边。这不是逼着别人降价吗?
更关键的是,M7这波操作,不光是冲着理想去的,连自家兄弟M8都得捏把汗。M8虽然定位更高,配置更豪华,但价格也贵了不少。现在M7一升级,很多功能都快赶上M8了,要是消费者预算有限,谁还会多花好几万去选M8?这不就是典型的“兄弟相残”嘛。以前是M7打别人,现在轮到自己被自家产品“背刺”了。
还有那些传统品牌的新能源车,比如吉利银河、奇瑞风云这些,最近也都憋着劲儿推新车型。银河M9据说要打十五六万起,走性价比路线;风云T11也是冲着大六座市场来的,价格估计也不会太高。这些车虽然没有华为加持,但在空间、配置、价格上都有自己的优势。M7再强,也不可能通吃所有市场,毕竟老百姓买车最看重的还是“值不值”这三个字。
不过话说回来,问界这波操作也反映出一个现实:现在的车市,竞争已经白热化了。以前一款车能卖三五年不换代,现在不行了,一年一改款,两年一大改,节奏快得让人喘不过气。车企必须不断推新,否则立马就被市场甩在后面。M7这次升级,明显就是被市场逼出来的,不然销量下滑这么厉害,谁受得了?
去年M7还能月销一万六,今年七个月总共才卖了三万八,平均下来一个月五千出头。这落差太大了。不是车不好,而是对手进步太快。理想L系列稳扎稳打,配置更新快;比亚迪的唐、汉也在不断升级;再加上一堆新势力和传统品牌转型的车型,个个都不好惹。在这种环境下,M7要是再不拿出点真东西,恐怕真的要被挤出主流市场了。
所以这次新款M7的推出,可以说是背水一战。它不仅要挽回销量颓势,还得重新确立自己在中大型SUV市场的地位。从目前曝光的信息看,它的产品力确实提升了不少,尤其是空间和智驾这两块,几乎可以叫板三十万级别的车型。但如果价格端着不放,哪怕只贵个一两万,都可能让很多观望的消费者转头去看别的车。
还有一个问题不能忽视,就是品牌形象。问界这几年靠华为赋能,确实火了一阵子,但“华为造车”这个说法一直没落地,导致很多人对它的技术来源有疑虑。虽然车是赛力斯造的,但华为的影响力摆在那儿。消费者买它,很大程度上是冲着华为的智能化体验去的,一旦实际使用中达不到预期,口碑就会迅速下滑。
另外,售后服务、充电网络、保值率这些长期因素,也不是光靠一次产品升级就能解决的。很多潜在买家会考虑:这车开了三年以后还值多少钱?维修贵不贵?周边有没有足够的服务点?这些问题,光靠宣传智驾多厉害是没法回答的。
你说这事儿闹的,本来想买个车图个省心,结果现在选择太多,反而更纠结了。我倒是挺好奇,要是你手里有个二十五六万,想买个中大型SUV,你会怎么选?是等新款M7出来看看,还是直接下手理想L6?或者你会考虑那些传统品牌的新能源车?说实话,我现在都有点拿不定主意了,你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