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看到本田给CR-V搞了个什么“30年荣耀款”,大谈特谈“旅途美学”和“感官全开”,我第一反应是,本田这是开窍了还是疯了?在一个所有人都忙着掀桌子、恨不得把对手连人带餐厅一起炸上天的时代,你搁这跟我聊美学?这感觉就像两军阵前,大家刀都拔出来了,你那边突然开始吟诗作对,不觉得有点行为艺术吗?
但你仔细琢磨一下,这事儿又透着一股子黑色幽默。本田这波操作,不是不务正业,恰恰是它终于想明白了,或者说,是被逼到墙角之后,被迫想明白了。它悟了,在大家集体发疯的时候,假装正常,可能才是最骚的出路。
先说它这个所谓的“视觉享受”。一个全景天窗,一个12.3寸大屏。典中典,不能再典了。这玩意儿在几年前可能是个王炸,但现在,这不就是国产新势力的标配吗?人家连后排都恨不得给你塞个IMAX影院,你这一个大屏就想谈“视觉盛宴”?但本田的鸡贼之处就在这里。它不是在跟新势力比谁的电视机更大,它是在对那些被新势力晃瞎了眼,但骨子里还是信赖老牌合资的中间派喊话:“看见没,你们要的冰箱彩电大沙发,我也不是不能给。”这是一种姿态,一种“不装了,我摊牌了”的姿态。它把过去那种抠抠搜搜的内饰布局扔了,换上一套看上去很“新势力”的皮肤,本质上是在用对手的魔法打败对手的心理预期。
再说那个静谧性,用i-MMD混动去对比德系SUV的胎噪风噪。诶,这个就有意思了。这属于降维打击。混动,尤其是本田这套逻辑上更接近增程的混动,它在中低速就是个电车。拿电车的安静去跟油车比,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但市场就是这么不讲理。我作为一个曾经的燃油车主,现在开着电车,我最有感触的就是,习惯了安静之后,你真的就回不去了。那种发动机的轰鸣,以前觉得是激情,现在只觉得是噪音污染。本田就是抓住了这个用户心智的转变,它在告诉你:“朋友,想要电车的安静,又怕续航焦虑?来,我这里有个压缩毛巾,两全其美。”
最有意思的,是那个Honda SENSING 360+。官方说得天花乱坠,什么“润物无声”、“从容守护”。说白了,就是一套高级点的L2辅助驾驶。但是,所有实验室里跑出来的自动驾驶,在现实世界都得接受一个终极拷问——中国的老头乐。我跟你讲,自动驾驶技术的圣杯,不在硅谷,不在特斯拉,就在中国任何一个三线城市的菜市场门口。那里有逆行的三轮,鬼探头的电驴,还有走位堪比道诡异仙的大爷。你的雷达再牛,算力再高,你能算出大爷下一步要往哪躺吗?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
所以,本田这套所谓的“天眼系统”,它的核心价值压根就不是让你实现自动驾驶,而是在你即将被各路神仙创飞的前一秒,用一声尖锐的警报把你从刷短视频的混沌中惊醒,让你有机会踩下那关键的一脚刹车。它不是帮你开车,它是帮你续命。它提供的那份“从容”,不是驾驶的从容,而是让你在修罗场一样的马路上,心态不至于那么快就崩了。这才是它的核心科技,是是是,就是这样。
写到这我得承认,把CR-V这波操作比作修仙,可能有点侮辱修仙者了。人家修仙好歹是奔着飞升去的,要么成仙,要么成盒。而本田这波,更像是一个武林高手,发现时代变了,现在流行的是闪电鞭和马大师,于是他也开始扎个马步,颤颤巍巍地比划两下,嘴里喊着“年轻人不讲武德”。
你看,整个汽车市场现在就是一个巨大的蛊盆。特斯拉是那个最先开始放蛊的,用一套“品牌玄学”和极简主义,把一帮信徒牢牢圈住,这帮人买的不是车,是信仰,你跟他聊性价比他都觉得你在侮辱他的品味。然后国产新势力是另一批蛊,它们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把价格打下来,配置堆到顶,主打一个“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现在好了,连本田这种以前稳如老狗的“浓眉大眼”的家伙,也开始琢磨怎么下蛊了。
它这套“旅途美学”,就是它调配出的新蛊。它把一点点新势力的“性能过剩”,加上一点点传统合资的“品牌光环”,再兑上一点点日系车的“省心耐用”,最后用“家庭”这个概念做药引子。这碗汤,也许不够颠,不够刺激,但对于我这种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来说,可能刚刚好。说起来,我楼下那家拉面好像又涨价了,现在这世道,干啥都不容易。
所以,CR-V的这次“感官全开”,本质上是一次被逼上梁山的自救。它不是要成为一个艺术品,它只是想在一群已经杀红了眼的屠夫面前,证明自己手里的这把杀猪刀,不仅锋利,还带了个红木刀柄,显得比较有品位。至于用户买不买账?天知道。但在如今这个太阳都要一个趔趄的疯狂车圈,能活着,体面地活着,比什么都重要。能过,就是能过。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