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认德原朗,媲美帕萨特,拥有20万档次仅售8万多,还要啥轩逸?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2025款大众朗逸,这款被戏称为"德原朗"的国民家轿,如今以8.38万的限时价杀入市场,直接叫板日产轩逸。作为深耕中国市场多年的老将,朗逸这次降价确实让不少消费者心动,但老王我作为一个开了十几年车的老司机,得给大家好好掰扯掰扯,这车到底值不值这个价。

先说说外观,朗逸这次玩了个双前脸战术。星空版走的是年轻路线,镀铬点阵中网配上扁平化大灯,乍一看还真有点小帕萨特的意思;普通版则是经典的多横幅镀铬条,走的是稳重路线。车身线条硬朗,车尾设计简洁,隐藏式排气看着挺干净。尺寸方面,4678mm的车长在紧凑型车里算中规中矩,比轩逸略短,但实际空间表现并不差。不过话说回来,这个价位的车,钣金接缝和漆面质感就别指望太高了,远看还行,近看还是能看出些成本控制的痕迹。

拉开车门,内饰还是熟悉的大众味道。悬浮式中控屏、三辐式方向盘,空调出风口做了扁平化处理,看着比老款年轻不少。但摸上去嘛...中控台大部分是硬塑料,低配车型的座椅还是织物的,手感一般。高配车型会好点,有皮质包裹和12英寸中控屏,但价格也上去了。配置方面倒是挺厚道,LED大灯、自动驻车、倒车雷达、CarPlay/CarLife手机互联、后排空调出风口这些实用配置都是标配。高配还有L2级驾驶辅助,不过老王觉得买朗逸的人大多图个实惠,低配的性价比更高。

空间表现是朗逸的传统强项。后排腿部空间不错,175cm的个子坐进去还能有一拳半的余量,头部也不压抑。后备箱546L的容积,放三个24寸行李箱没问题,后排座椅还能4/6放倒,拉个大件家具也能凑合。不过有个槽点必须提——后排中间地台凸起太高了!大众祖传的"传动轴隆起",坐中间的人得岔开腿,长途肯定不舒服。这点不如轩逸,人家后排地台几乎是平的。

动力方面,朗逸提供两种选择:1.5L自吸+6AT和1.5T+7速干式双离合。1.5L版本最大功率110马力,城市代步够用,但高速超车得提前降档,满载时动力稍显吃力。优点是6AT变速箱平顺可靠,适合佛系开车的人。1.5T版本最大功率160马力,动力强不少,高速超车轻松。但干式双离合在堵车时容易顿挫,长期低速行驶还可能过热,这点得注意。油耗方面,1.5L版本市区开7个油左右,1.5T版本更省,高速能低至5L,加92号油就行,养车成本不高。

开起来的感受,朗逸底盘调校偏舒适,过减速带滤震不错,高速稳定性也好,典型的"德系风格"。转向手感轻盈,城市里开挺顺手。但隔音一般,胎噪和风噪在高速上比较明显,得靠调大音乐音量盖过去。整体来说,驾驶感受中规中矩,没什么惊喜但也没什么大毛病,符合这个价位合资车的预期。

现在朗逸限时优惠后8.38万起,还能享受动力总成终身质保、置换补贴等政策,比指导价12.09-15.19万便宜不少。这个价格,确实比轩逸、卡罗拉更有吸引力。但老王得提醒几句:低配车型配置一般,内饰塑料感强;1.5L动力偏弱,适合城市代步;干式双离合有顿挫风险,长期堵车环境慎选。

综合来看,朗逸适合预算8-10万想要合资品牌的消费者,空间和油耗表现都不错,底盘质感也优于同价位日系车。但如果你追求极致舒适、静音,或者对动力要求高,可能同价位的国产车更合适。总之,8万多的朗逸性价比确实高,但别真拿它当帕萨特。车无完车,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我是隔壁老王,咱们下期再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