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X5,身价直逼六十万,较之奥迪Q7,那可是贵了不少,可挡不住它走俏啊,四月又揽了五千多台的销量。
这事儿颇耐人寻味,不是说现在大伙儿都精打细算,讲究个“值不值”吗?
怎么到了豪车这儿,仿佛价码高反倒成了加分项?
先说说这车本身。
宝马X5国产后又加长,确实挠到了国内消费者的痒处。
空间宽绰,开出去倍儿有面子,这两点算是把脉把得稳稳当当。
车身超五米,轴距三米一,这尺码,往那一停,气场就支棱起来了。
你说,挥霍六十万买个“大”,划不划算?
当然,单凭“大”肯定撑不起场面。
宝马这金字招牌,多少还是有点磁性的。
虽说,百万级的宝马,在气势上可能拼不过奔驰,但在五六十万这个价位,它还是能打的。
很多人宁可钟情于2.0T的宝马X5,也不愿将就3.0T的奥迪Q7,这背后,除了品牌光环,还有啥玄机?
有人揣测,宝马X5的造型设计也功不可没。
原装进口的X5本就是经典,国产化后基本沿袭了原貌,只是做了拉伸。
这就好比一位老相识,虽说身形变了点,但那股子范儿还在。
再者,现在X5的让利幅度也不小,动辄十万起跳,这让不少人心旌摇曳。
算下来,入门款的落地价都探到了六十万以内,这价格,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不过,咱得抽丝剥茧,探究一下,为啥大家舍得掷这么多银子买一辆车?
仅仅是因为空间够用、牌子够硬、颜值够高吗?
恐怕没那么简单。
一种论调是,豪车是身份的镀金。
在一些人看来,驾驭宝马X5,就代表着功成名就,代表着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生活图景。
这就像身着华服、腕戴名表一样,是一种自我标榜的方式。
另一种论调是,豪车是一种投资。
有人笃定,豪车的保值率比较可观,开几年再转手,也能捞回不少本钱。
而且,豪车的品控和性能也更胜一筹,驾乘起来更舒坦、更安心。
还有一种论调是,豪车是一种消费升级。
随着荷包渐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更有质感的生活。
豪车,就成了他们实现消费进阶的一个选项。
可话说回来,宝马X5的畅销,也折射出一些社会切面。
譬如,贫富鸿沟的扩大。
有的人买根葱都要掂量几毛钱,有的人却能眼都不眨地砸六十万买辆车。
这种落差,确实让人五味杂陈。
再譬如,消费理念的迭代。
如今的人们,愈发看重生活享受,愈发乐于为自己的欲望埋单。
这到底是福是祸?
恐怕很难盖棺定论。
当然,咱们也不能一味地口诛笔伐这种现象。
毕竟,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人生轨迹。
只要是通过正当途径积攒的财富,怎么挥霍都是自己的事儿。
只是,当我们目睹宝马X5如此走俏的时候,是否也该扪心自问,我们孜孜以求的究竟是什么?
是物质上的丰盈,还是精神上的富足?
是博得艳羡的目光,还是守住内心的宁静?
开篇说,价码高反倒成了优势。
或许,对于某些人而言,价码本身就是一种优越感。
但对于更多的人来说,价码仅仅是一个数字,真正举足轻重的,是这辆车能否契合自己的需求,能否给自己带来愉悦和价值。
末了,借用一句老话,幸福的家庭千篇一律,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买车亦是如此,适合自己的,才是上佳之选。
至于宝马X5,它只是一个备选项,而非唯一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