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问界M7的讨论热度又上来了,不是因为降价,也不是出了新款,而是大家突然开始纠结一个“未来问题”:这车以后能升级到L3级自动驾驶吗?
说实话,这种焦虑我太懂了。现在买辆车,动辄三五年甚至更久,谁不想一步到位?生怕今天刚提车,明天就“技术落后”。但问题是,L3到底啥时候来?在哪跑?怎么用?还真没个准信儿。就在大家一头雾水的时候,问界M7产品经理亲自下场回应了,一句话让我觉得:这波,值了。
他说得挺实在——L3法规还没落地,具体硬件标准也没定,现在说“一定能升”或“完全不能升”,都为时过早。但有一点可以肯定:M7用的激光雷达,和M8是一样的,目前的智驾系统已经能稳稳应对高速NOA、自动泊车这些高频场景。换句话说,你现在买M7,不是在“赌”未来,而是在“享”现在。
你想想,每天上下班堵在路上,高速上跑长途,系统自己变道、超车、进出匝道,省心不?停车时不用反复倒库,一键泊入,省力不?这些功能已经让你轻松不少了,难道非得等到L3才能叫“智能”?别让一个还没落地的概念,耽误了你现在就能拥有的舒适生活。
当然,有人会说:“那为啥尊界S800和新款M9就能确定支持?” 哎,这就说到点子上了。不同车型,定位本就不一样。M9是旗舰,堆料狠,冗余足,目标就是“技术天花板”;而M7呢?主打的是家用大空间、高性价比、成熟可靠。你要是为了“未来可期”去选M9,没问题,它确实支棱起来了。但你要是为了全家出行、日常代步,M7现有的这套智驾,已经够用、好用,甚至有点“真香”了。
而且咱们也得理性看待L3的落地节奏。就算明年法规放行,初期也只会开放部分高速路段试点,你家楼下、老城区、雨天夜间这些复杂场景,照样得自己开。说白了,L3不会一夜之间让你“彻底放手”,它是个渐进过程。你现在买M7,至少能舒舒服服开个三五年,等技术更成熟了,再换也不迟。
再聊聊大家容易忽略的一点:品牌的技术迭代能力。问界这几年在智能驾驶上的投入,有目共睹。从高速NOA到城市NCA,更新频率不低。哪怕未来L3真要升级,你说它会不会给老车主留条路?虽然不能打包票,但可能性还是有的。与其焦虑“能不能升”,不如看看“现在好不好开”。
咱们也拿几款热门车比比看。比如理想L8,空间和舒适性确实顶呱呱,内饰氛围也拿捏得死死的,但它的智驾算法,尤其在复杂路口的处理,偶尔还是让人捏把汗。而小鹏G9,智驾能力上头,城市NGP跑得顺滑,可内饰质感和座椅舒适度,跟M7一比,就显得没那么“家用”了。M7的优势在哪?它不偏科。空间大、座椅软、底盘稳,智驾够用,价格还比M9亲民不少。它不是最炫的“车界网红”,但绝对是那个能陪你风里雨里、稳稳当当回家的“国民神车”。
还有人担心“买早了被背刺”,看到新款一出,老车主气得蹦起来。但你发现没?问界M7这波没出新款,反而因为产品经理的一番话,让老车主吃下定心丸。这说明啥?说明品牌愿意沟通,愿意给用户透明信息。比起那些“画大饼”然后悄悄降配的车型,这种态度,值得点赞。
再说说驾驶感受。M7虽然是个大车,但开起来一点都不笨。增程系统让动力输出特别平顺,市区走走停停不顿挫,高速超车也有劲儿。底盘调校偏舒适,过坑过坎滤震到位,后排老人孩子坐着不晕。风阻系数也控制得不错,跑高速风噪不大,加上隔音玻璃,车内安静得能听清副驾在讲啥八卦。
智能化方面,鸿蒙座舱用起来顺手,车机反应快,手机一碰就传导航,还能无缝流转视频。L2级辅助驾驶该有的都有: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主动刹车、盲点监测,一个没落。特别是高速NOA,设定好目的地,它自己就能完成变道、超车、下匝道,长途驾驶疲劳感大大降低。你说,这些功能还不够“香”?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你会因为L3不确定,就放弃现在就能拥有的舒适和智能吗?
如果你想要的是一个能装下全家、开起来省心、智能配置实用、价格还合理的SUV,那M7真的没啥好挑的。它可能不是技术最激进的那个,但绝对是当下最均衡、最贴心的那个。它不会让你天塌了,反而会让你每天上车那一刻,觉得生活支棱起来了。
最后留个问题给你:这样的问界M7,你觉得它值不值?你会考虑现在入手,还是等L3彻底落地再看?你会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