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车,生来就是工具,用来把你从A点运到B点。
还有些车,生来就是个声明,甚至是一篇檄文,它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对“中庸”、“实用”、“性价比”这些词竖起一根坚实的中指。
1977年的林肯Mark V,就是这么个玩意儿。
最近有一台魔改版的正在挂牌出售,这事儿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再次提醒了我们,在一个汽车设计集体追求“风阻系数”和“电池续航”的魔怔时代,曾经有过一种暴力美学,叫“老子他妈的乐意”。
这台车的第一个属性,是物理上的不讲道理。
讲真,我们现在讨论车的大小,总喜欢拿轴距说事儿,什么三米一、三米二,听起来很唬人。但林肯Mark V根本不跟你玩这个,它直接在物理层面碾压你。车长超过5.7米,什么概念?比今天的雪佛兰萨博班,那个以巨大著称的全尺寸SUV,还要长。
长。得。离。谱。
这不是一辆车,这是一个移动的邮政编码,一个行走的行政区划。你开着它上路,不是在开车,是在进行一次小规模的领土扩张。它需要的不是停车位,而是一个专属的生态位。在它面前,什么蔚来ES8,理想L9,都显得娇小可人,像个没发育完全的弟弟。
这种尺寸带来的压迫感,是今天任何加长版、行政版都无法复刻的。那是一种源于工业蛮荒时代的、对空间和资源的绝对藐视。它仿佛在用自己每一寸钢板告诉你:我不在乎油耗,不在乎拥堵,我甚至不在乎地球的感受。
我来了,我看见,我征服。
就问你怕不怕?
然后我们再看这台车的魔改。
原版的Mark V已经够嚣张了,浑身挂满了闪亮的镀铬件,像一个穿着金钟罩铁布衫到处溜达的帮派大佬。而这台改装版,更是把这种气质推向了巅峰。车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顶”,把车顶给剁了,整个车身姿态瞬间从一个雍容华贵的胖子,变成了一个准备捕食的黑色巨鲨。
再配上亮黑色的车漆和定制轮毂,这玩意儿的气场已经不是“豪华”能形容的了。
这是“邪恶”。
一种哥特式的、充满了旧世界贵族气息的邪恶。它停在那里,就像德古拉伯爵的移动城堡,你总觉得下一秒车门打开,会走下来一个脸色苍白、彬彬有礼但随时准备咬你一口的绅士。
这种感觉,在如今的新能源车上是绝对找不到的。
今天所有的车都在追求科技感和未来感,恨不得把车壳子都换成屏幕,用灯光秀来彰显自己的不同。但这种“不同”,是一种高度同质化的不同。大家都在一个赛道里卷,卷屏幕大小,卷车机芯片,卷语音助手的反应速度。
而这台林肯,它直接掀了桌子。
它不跟你谈智能,它谈的是“存在”。
它用最原始、最粗暴的物理形态,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气场。
最好的竞争,就是不参与你的竞争。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打开车门,画风突变。
外面是黑夜传说,里面是赌场风云。红白相间的定制皮革座椅,骚得简直让人睁不开眼。这种巨大的反差,就像一个外表冷酷的杀手,内心其实住着一个热爱蹦迪的骚年。
这种设计在当年,就是顶级豪华的体现。动力转向、盘式刹车、电动车窗、空调天窗,应有尽有。但在今天看来,这种豪华充满了某种“玄学”的味道。
为什么?
因为你用今天的理性去看它,会觉得它浑身都是毛病。
我们来看看它的心脏,一台7.5升的V8发动机。7.5升!三体人看了都要从书里气活过来的排量。结果马力多少?208匹。
是的,你没看错,二百零八匹。
我作为一个开过各种涡轮增压小钢炮的中年人,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第一反应是:这他妈是印错了吧?
现在一台2.0T的发动机,随随便便就能干出三百多匹马力。这台7.5升的巨物,功率甚至不如一台高配的雅阁。
这不是发动机,这是一个巨大的、效率低下的钢铁熔炉。它的主要功能是把汽油转化为热量和低沉的吼声,而“驱动车辆前进”这个功能,仿佛只是一个无心插柳的副产品。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用“熔炉”来形容这个发动机,可能有点侮辱熔炉了。
它的百公里加速时间?没人关心,因为你得用日历来算。
它的操控性?虽然卖家说,得益于动力辅助,这车开起来“轻松自如”。但你信吗?一个比萨博班还长的铁块,拥有轻松自如的操控?这本身就是一个反物理学的笑话。它过弯的时候,更像是一艘喝醉了的万吨油轮试图靠港。
但是,但是,但是。
这一切都不重要。
这就是“品牌玄学与用户信仰”的终极体现。会买这台车的人,根本不在乎这些。他们在乎的,是一种感觉,一种精神图腾。
就像今天会买奔驰的人,他们买的不是发动机和变速箱,他们买的是那个三叉星徽带来的社会认同。就像会买特斯拉的人,他们买的不是电池和自动驾驶,他们买的是一种“硅谷精英”的身份标签,一种对马斯克的个人崇拜。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这台林肯Mark V的用户,他们购买的,是对一个逝去时代的乡愁。那个时代,美国是世界的灯塔,底特律是工业的奇迹,汽油比可乐还便宜,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可能。
这玩意儿就他妈的是个态度!
它是一种宣言,宣告着车主与这个“降本增效”、“节能减排”的世界格格不入。
说到降本增效,现在鸡蛋的价格也挺离谱的,感觉都需要一台V8才能支撑起这份消费的荒诞感。
所以,这台车的价值,根本不能用今天的标准去衡量。
它不环保,不经济,不智能,甚至不实用。
它唯一的用途,就是在红绿灯前,用它那巨大的、毫无意义的、但又无比雄伟的身躯,让旁边那台Model 3里听着播客、聊着Web3.0的精神小伙,在那一瞬间,开始深刻地怀疑人生。
为什么我要买一台加速飞快但看起来像个鼠标的电动车?
为什么我要为了一块能看电影的大屏幕而沾沾自喜?
为什么我追求的“智能”,最后都变成了被机器安排的“无趣”?
那个停在我旁边的,冒着黑烟,发出嘶吼的,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它为什么看起来那么自由?
这就是这台1977年的林肯Mark V在2024年存在的全部意义。
它像一个来自过去的幽灵,一个“道诡异仙”里的角色,用一套完全不属于这个时代的、荒诞的、甚至是错误的逻辑,给了这个高度理性、高度无聊的汽车世界一记响亮的耳光。
它在用一种耍流氓的方式告诉你:
你们那套关于汽车的真理,从一开始,就不是唯一的真理。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而它,选择了在自己的神龛里,做一尊永恒的邪神。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