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2年,若新能源渗透率持续突破50%,是否只有3类车才能挺住?

新能源市场再度火爆起来。

乘联会的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高达52.9%,这已经是连续4个月突破50%大关。

就这般表现而言,相较于国家原本规划的目标,整整提前了11年达成。

乍看之下似乎没什么特别之处,但实际上,这意味着汽车市场正处于风云变幻之中,哪怕是那些埋头钻研的资深专家,其预测也常常与现实偏差甚远。

这也给我们普通消费者提了个醒,许多汽车看似光鲜亮丽,实则暗藏缺陷。在未来3 - 5年,或许仅有3类汽车能够真正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未来2年,若新能源渗透率持续突破50%,是否只有3类车才能挺住?-有驾

首当其冲的便是价格触底的经济型家用车。

说白了,价格实惠能掩盖许多不足。

别看网络上不少人对汽车评头论足,一会儿说问界不行,一会儿讲理想差劲,又说小米汽车没档次。

说实话,这类言论在我看来十分幼稚,简直不值一哂。

只要你肯下楼在小区里转转,或者到邻居家走访一番,就不会说出如此不切实际的话。

就拿稍高端一些的电动汽车来说,不仅要有智能驾驶功能,还得是先进的端到端智驾系统;不仅追求高性能,还得能在纽北赛道上展现实力。

这些车固然优秀得无可挑剔,可要是想开开心心把车开回家,钱包里至少得备着70万,你觉得这现实吗?

所以,大家究竟都买了什么车,看看10月的汽车销量排行榜便一目了然。

未来2年,若新能源渗透率持续突破50%,是否只有3类车才能挺住?-有驾

比如说,销量排名前5的电动汽车中,除了Model Y,其余全是价格在10万以内的经济型家用车,就连售价仅2万多的宏光MINI,都冲到了第3名的高位。

说白了,只要价格足够低,即便技术不够先进,用户也能接受;哪怕驾乘体验欠佳,大家也愿意将就。

不仅如此,由于价格已经探底,这类车的保值率也相当稳定。

举例来说,轩逸、卡罗拉的价格掉到了7万多,宏光MINI约为2万多,海鸥大概6万多,未来价格进一步下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价格在20 - 30万区间的豪车,不管是燃油车还是电动车,价格下跌的速度比人脱发还快。

在这种情况下,更别指望它们的二手车能保值了。

所以,这两年要是想买车,那些价格亲民的经济型家用车倒是可以考虑入手,但凡价格贵一些的,可得慎重考虑。

未来2年,若新能源渗透率持续突破50%,是否只有3类车才能挺住?-有驾

第二类是智能驾驶性能卓越的增程式汽车。

不管是燃油车还是纯电动车,若要比拼综合体验,都难以与增程式汽车相抗衡。

这话听起来口气不小,但当下的市场现状就是如此,容不得低调。

就拿燃油车来说,其驾乘体验早已大不如前,上周奔驰、宝马的销量,甚至都比不上理想汽车。

再看纯电动车,由于续航里程有限,跑高速时常常让人焦虑不安。

虽说小米SU7、极氪001等车型备受追捧,但它们更多的是在性能方面表现出色,并不太适合作为家庭日常使用的主力车型。

还有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由于过度依赖发动机,行驶过程中顿挫感明显,而且智能驾驶功能也不尽如人意,在市场竞争中几乎没有优势可言,就好比上桌吃饭却没有合适的座位。

看看腾势汽车的市场表现就知道了,在新势力品牌中持续处于垫底位置,即便有比亚迪这样强大的后盾,也依然难以扭转局面。

正因如此,众多车企纷纷转变发展方向,投身于增程式汽车的研发与生产。

未来2年,若新能源渗透率持续突破50%,是否只有3类车才能挺住?-有驾

但什么样的增程式汽车才算是优质产品呢?其实标准很简单,只有一条。

简单来讲,没有出色智能驾驶功能的增程式汽车,就如同没有灵魂的躯壳。

别再提什么长续航了,多装几块电池就能实现;也别说什么冰箱、彩电、大沙发,这些配置如今大家都能轻松配备。

相比之下,智能驾驶才是真正能够拉开差距的关键所在。

因为要打造出色的智能驾驶系统并非易事,不仅芯片研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算法优化同样烧钱,而且跑数据测试更是既耗费资金又需要大量时间。

比如,华为在智能驾驶领域坚持投入研发长达10年之久,小鹏汽车每年也要豪掷35亿资金,才得以跻身行业第一梯队。

所以,那些既不自主研发智能驾驶技术,又不采用华为先进技术的增程式汽车,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消费者在购车时千万要避开这类产品。

未来2年,若新能源渗透率持续突破50%,是否只有3类车才能挺住?-有驾

第三类则是性能极致卓越的顶尖电动汽车。

仅仅追求良好的驾乘体验还不够,如果你想要体验速度与激情,感受极致的驾驶乐趣,那就只有选择顶尖的电动汽车了。

比如说,小米SU7在赛道上刷出惊人圈速,成为纽北赛道上的王者;仰望U9则在极速测试中表现出色,荣登国产汽车极速榜首。

很多人可能觉得这只是个别车型的昙花一现,但只要看看纽北赛道的成绩榜单就会明白。

虽然榜单前10名中仍有不少燃油车的身影,但排名前二的小米和保时捷,成绩可谓是遥遥领先。

例如,捷豹XE的圈速是7分23秒,而保时捷Taycan达到了7分07秒,小米SU7更是一骑绝尘,以6分46秒的成绩惊艳全场,比捷豹XE足足快了37秒。

仅仅在性能体验这一方面,顶尖电动汽车就已经实现了对传统燃油车的降维打击。

未来2年,若新能源渗透率持续突破50%,是否只有3类车才能挺住?-有驾

更为关键的是,这些顶尖电动汽车并非仅仅只有出色的性能。

换句话说,如果你买了宾利、法拉利等传统超跑,除了偶尔在直线加速中寻求刺激外,日常驾驶可能并不会带来太多乐趣。

但若是换成小米SU7或者仰望U9,车内不仅配备了舒适的冰箱、彩电和大沙发,让你在休息时倍感惬意;而且当你开车疲惫时,还有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为你保驾护航,这种体验简直太美妙了。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这个级别的电动汽车,价格并不会像其他车型那样大幅下跌。

毕竟,它们在技术和配置方面都已经做到了极致。

比如说,仰望U9的四电机系统,就如同燃油车中的W12引擎一样强大;小米SU7的配置也几乎都是顶级定制,即便后续进行产品迭代,提升空间也十分有限。

正因如此,这些顶尖电动汽车很难出现大幅贬值的情况,甚至随着市场通胀等因素的影响,还有可能实现增值。

未来2年,若新能源渗透率持续突破50%,是否只有3类车才能挺住?-有驾

总而言之,尽管汽车市场变化迅速,但并非毫无规律可循。

简而言之,价格最为低廉的经济型家用车和价格昂贵的顶尖豪车,都有其值得关注的价值,而那些价格处于中间位置、各方面表现中规中矩的产品,消费者最好还是谨慎对待。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这两年如果不是急需用车,能不买车就尽量别买。

要是实在有购车需求,那么上述这3类汽车相对来说更为靠谱,大家不妨参考一下,相信不会让你失望。

#图文打卡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