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10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超230GWh,同比提升超55%。这组来自比亚迪官方公告的数据,或许能解释为何其旗下2025款元PLUS纯电SUV持续热销——订单排期已至2个月后,7.48万的起售价让不少刚毕业的年轻人实现了“购车自由”。
2025年第三季度,比亚迪悄然推出改款元PLUS纯电SUV,延续海豚同平台技术架构,官方标定CLTC纯电续航430公里,起售价7.48万元,定位“年轻人第一台纯电SUV”。上市3个月内,全国订单量突破8万台,部分一线城市4S店出现“订车需排队”的现象。
官方层面,比亚迪在11月调研回应中提及,元PLUS的热销得益于“电池技术下放与规模化生产带来的成本优化”。从市场反馈看,这一定价精准击中年轻人痛点:某汽车垂直平台数据显示,25-30岁购车群体中,10万内预算占比达42%,其中83%的用户将“养车成本”列为首要考量因素。
初步分析来看,元PLUS的热销并非偶然。国家能源局10月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已建成3832个双向充放电桩,17个省份开展车网互动试点,充电便利性的提升为纯电代步车普及奠定基础,而元PLUS恰好踩中了这一政策与市场的“双风口”。
1. 有效性标准:安全与成本的双重保障
有效性的核心是“技术够硬、成本可控”。安全层面,元PLUS搭载的刀片电池是关键竞争力,这一技术已通过比亚迪规模化应用验证——其为德国博林施泰特储能电站提供的魔方储能系统,实现103.5MW装机功率稳定运行,电池安全性获国际认可。对家用车而言,刀片电池的穿刺不起火、高温防爆特性,解决了年轻人对电动车安全的核心顾虑。
成本方面,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当前居民低谷时段充电均价约0.3元/度,元PLUS每百公里电耗约12度,折算后每公里成本仅0.036元。对比同级别合资燃油车,后者每百公里油耗约7升,按当前92号汽油8元/升计算,每公里成本0.56元,元PLUS一年行驶1万公里可节省约5240元。
2. 场景适配性:贴合年轻人的代步需求
场景适配性体现在“配置不鸡肋、使用无压力”。年轻人高频使用的智能配置,元PLUS并未减配:12.8英寸自适应旋转屏、手机NFC钥匙、DiLink 4.0系统均为标配,这些配置在同价位合资车型中多为选装。某汽车评测机构实测显示,其语音控制对导航、音乐等常用指令识别率达92%,符合年轻人用车习惯。
更关键的是续航适配通勤场景。笔者实测,在市区早晚高峰拥堵路况下,元PLUS实际续航达成率约90%,满电状态可满足一周5天、每天50公里的通勤需求。即便在北方零下10度环境中,开启暖风后续航衰减约30%,仍能覆盖日常代步——这一表现优于同价位多数采用三元锂电池的车型。
总结来看,2025款元PLUS的热销,本质是比亚迪将核心技术规模化应用后,向市场输出高性价比产品的必然结果。它并非完美车型——后排头部空间对185cm以上乘客略显局促,高速120km/h时风噪较明显,但这些不足在7.48万的定价与刚需代步场景下,性价比优势已足够突出。
从行业价值来看,元PLUS的定价打破了“纯电车型比燃油车贵”的固有认知,倒逼同级别合资品牌加速电动化转型。从社会价值而言,它让更多年轻人提前拥有高品质代步工具,减少了通勤时间成本,提升了生活便利性,这正是新能源汽车普及的核心意义所在。
如果你的购车预算在10万内,会优先考虑像元PLUS这样的纯电SUV,还是坚守传统燃油车?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选择理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