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国电动汽车赢得全球南方人心与市场

拉美街头电动车多了,欧美还在吵充电桩,中国悄悄赢了

前几天看到一篇讲拉美的文章,说那边电动车卖得比欧美还快,买车的不是科技爱好者,而是普通上班族、出租车司机和小生意人,他们不追求酷炫,只为了省钱,充电也不需要高级的公共桩,家里的插座、便利店后院或小区车库都能用上,怎么方便怎么来。

中国车企在当地市场做得很好,比亚迪和五菱这些品牌直接设厂组装,省掉关税,把成本压得很低,他们的电池价格只有特斯拉的三分之一不到,维修服务点三年里就铺到三百多个城市,他们不讲未来多美好,只说每天通勤六十公里,晚上充上电,第二天够用,算清楚账比讲道理有用,每月能省下三百美元油费,大家自然喜欢。

美媒:中国电动汽车赢得全球南方人心与市场-有驾

欧美那边还在考虑充电桩该建在什么地方,电网能不能承受得住,其实问题不在于技术方面,而在于想法上,他们的汽车价格太高,像特斯拉和大众这些品牌,最便宜的也要一万五千美元以上,但中国这边八千美元就能买到一辆纯电车,普通人需要的是实用功能,不是为了面子,媒体经常提到电池回收有困难,电网面临压力,但世界银行的报告早就指出,就算使用煤电,电动车在十年内也能让交通碳排放减少三成。

拉美国家没走传统路线,跳过混合动力车,直接推广纯电动车,这是他们自己做的选择,非洲地区也跟着学,肯尼亚和尼日利亚大量进口中国二手电动车,每年更新五十万辆,成为全球最大的二手车电动化市场,中国还与智利合作开发锂矿资源,在巴西设立培训中心,从资源到制造再到人才培养,整个链条都建立起来了。

美媒:中国电动汽车赢得全球南方人心与市场-有驾

当加州的专家和柏林的学者还在开会商量补贴政策和充电桩布局的时候,拉美地区的老百姓早就用实际选择表明了态度,他们不在乎车辆是不是零排放,只关心能不能少花点钱、少排点队、少费些事,中国没有空谈未来愿景,而是直接提供解决方案,这种做法反而更贴近实际生活,说到底,不是技术本身赢了,而是大家的想法变了,只要把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好用,用户自然就会选择你。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