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价10万还能保证质量?这年头连汽车都开始玩“跳水价”了,可跳下去的究竟是价格还是良心?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这次直接掀了桌子,把行业里那些见不得光的把戏全抖了出来——某些车企为了冲销量,把新车当二手车卖;为了打价格战,连安全性能都敢偷工减料。听听这话:“什么样的工业产品能降10万还保证质量?绝对不可能!”这话听着刺耳,但句句扎心啊。
我们总爱贪便宜,觉得捡到宝了,可天上掉的馅饼往往带着铁钩。二十二万的车转眼卖十二万,你以为赚了八万,殊不知省下的钱早晚得从别的地方吐出来——要么是三天两头进修理厂,要么是关键时刻刹车失灵。这不是省钱,这是拿命在赌啊!更可气的是,这些车企在国内玩套路也就罢了,跑到海外市场照样耍花招。十五万的车半年跌到十万,让第一批车主情何以堪?这么搞下去,中国制造的口碑怕是要被自己人砸得稀碎。
魏建军提到的“零公里二手车”更是行业毒瘤。某些品牌为了数据好看,把新车批量上牌转手给二手车商,销量报表倒是漂亮了,可消费者买到手的“新车”早就被倒了好几道手。这哪是卖车?分明是皇帝的新衣现代版!看看长城自己的销量数据——新能源车增长11.95%,可欧拉品牌暴跌61.65%,这冰火两重天说明什么?当别人都在用降价噱头收割韭菜时,老老实实做产品的反而吃了亏。
汽车不是快消品,安全性能缩水一分,路上就多一颗定时炸弹。可惜现在行业里比谁降得狠,比谁套路深,监管的板子却总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要我说,该学学食品安全那套——谁在汽车钢材上偷厚度,谁在电池防护上动手脚,直接按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消费者也得醒醒,别光盯着价格数字较劲。你省下的每一分钱,都可能变成4S店维修工手里的扳手,或是车祸现场的一声巨响。
说到底,商业的本质是诚信,不是戏法。当降价变成一场没有底线的狂欢,最后买单的永远是老百姓。魏建军这通炮轰,炸出的不仅是行业黑幕,更是一道选择题——我们要的到底是“便宜的车”,还是“能开回家的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