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这家新锐汽车国内难突围,出口超给力!

四川这家新锐汽车国内难突围,出口超给力!

四川这家新锐汽车国内难突围,出口超给力!-有驾

宜宾这个小地方,竟然藏着个让人刮目相看的汽车厂。前几天路过三江新区,看见凯翼汽车门口停满了新车,密密麻麻像下饺子一样。

本来以为这家伙是销量不行车子卖不出去,结果一打听才知道——人家忙着往外国发货呢!今年凯翼汽车的出口量激增,每天有200台凯翼E5车型被送往俄罗斯,这架势比春运火车站还热闹。

要说这凯翼汽车,在国内确实算不上什么大牌子。走在街上十台车里未必能碰见一台凯翼,知名度跟比亚迪、长城这些老大哥比起来差得远。但人家偏偏在海外市场杀出了一条血路,自2021下半年以来跨越南美洲、非洲、中东、中亚和欧洲,海外销售点已达到40多个,用户群体已突破10000大关。

说起来也挺有意思,国内汽车市场现在卷得跟绞肉机似的,价格战打得昏天黑地。前两天看新闻,某款车直接从十几万降到七八万,这谁受得了?凯翼作为一个小品牌,在这种环境下想出头,简直比登天还难。

但是人家脑子转得快,既然国内市场是红海,那就往外走!海外市场虽然也有竞争,但总比国内这个"深红"市场好一些。就像我们村里开店一样,村里已经有三家小卖部了,与其在村里挤破头,不如到隔壁镇上开个新店。

凯翼汽车预计全年出口量将达到1.1万辆,产值将达到8.25亿元。这个数字听起来可能不算特别惊人,但对于一个2021年才开始做出口的小品牌来说,已经相当不错了。

不过出海这条路也不是想象中那么好走。价格战这个恶魔不光在国内折腾,在国外照样兴风作浪。有些大厂突然来个七折大甩卖,直接把凯翼的价格体系给冲得稀烂。这就像菜市场卖白菜,你刚定好三块钱一斤,隔壁摊位突然喊出一块五,顾客的腿就不听使唤了。

知名度低也是个大问题。在国外消费者眼里,凯翼是个啥牌子?没听说过啊!这就好比你拿着一瓶没见过的饮料让人家买,人家第一反应肯定是:"这东西靠谱吗?"

四川这家新锐汽车国内难突围,出口超给力!-有驾

但凯翼有自己的办法。他们不跟大品牌硬碰硬,而是找当地的头部企业合作,借人家的名气给自己撑腰。这招挺聪明的,就像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

最让我意外的是,凯翼在海外卖得最好的竟然不是新能源车,而是传统燃油车!这跟国内市场完全反着来。原因很简单——国外的充电设施建设很落后,消费者对纯电车的接受度比较低。

这就像我们这边刚通网络的时候,大家还在用诺基亚,你突然拿个智能手机过来,功能再强大也没用,信号都收不到。时机和环境比什么都重要。

不过凯翼自己也很清楚短板在哪里——车型太少,而且都是现有车型改改就拿出来卖的。这就像厨师只会做几个拿手菜,客人吃腻了也就不来了。所以他们现在正在研发专门针对国际市场的新车型,这步棋走得挺明智。

说到底,凯翼的成功有点像草根逆袭的故事。在国内大品牌的夹缝中生存不容易,但人家没有自怨自艾,而是另辟蹊径找到了自己的路。虽然现在的成绩还不算特别辉煌,但这种敢于走出去的劲头值得点赞。

2024年9月凯翼销量6523辆,自4月以来实现销量环比5连涨,1-9月累计销量同比增长54.18%。看这趋势,凯翼在国内市场也在慢慢回暖,出口和内销两条腿走路,这样下去前景还是不错的。

毕竟在这个卷到飞起的汽车市场里,能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凯翼这种小而美的发展模式,或许能给其他中小车企一些启发——与其在红海里拼得头破血流,不如去蓝海里闯出一片天地。

现在就看凯翼能不能把这条路走得更稳更远了。毕竟出海容易,站稳脚跟难,希望这家四川的小车企能在全球市场上闯出更大的名堂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