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日产N6售价11.99万起步,这台2815mm轴距插混轿车配150km纯电续航和AI零压座椅,合资品牌终于对国产车动手了
前天路过4S店,瞥见展厅里停着台N6,销售小哥正给客户比划后排空间。我凑过去一看,好家伙,那客户把腿伸得老长,还在那儿晃悠,嘴里念叨着“这空间比我家秦PLUS大不少啊”。这场景让我突然意识到,或许市场真的要变天了——合资品牌这次是真急了。
说实话,十几年前咱们买车,合资两个字就值好几万。现在倒好,东风日产把N6的预售价直接定在11.99万,比自家那台ARIYA便宜了8万块,甚至比定位更高的N7还亲民。这种操作在以前根本不敢想,但看看人家2024年的销量数据,同比掉了12.7个百分点,新能源占比连5%都不到,不拼命能行吗?
账算得明白的家庭用户可能会心动
N6这套插混系统玩法有点意思。1.5L发动机主要时候都在发电,真正干活的是那台155千瓦的电机。这种思路跟传统插混不太一样,说白了就是让发动机干它最擅长的活儿,电机负责推车。我试着琢磨了一下,城里上下班如果每天跑个五六十公里,基本上靠着那21度电就够用,一个月下来可能连油箱盖都不用打开。
至于空调暖气这些用电大户,反正电池在那儿搁着,比燃油车烧油取暖怕是要划算些。就是不知道冬天东北那边零下二三十度,电池还能不能扛得住。厂家说有智能温控,具体效果还得真车主开过才知道。
轴距给到2815mm,这尺寸放在中型轿车里也不算小了。后排那个腿部空间据说能到985mm,比某些行政级轿车都宽裕。家里要是有老人小孩,长途出行时候这点空间优势可能就显出来了。
座椅这事儿值得单独说说
N6那个AI零压座椅,听起来有点玄乎,但细究下来倒也不是瞎吹。49个传感器配19个气囊,随时监测你的坐姿和压力分布,然后自动调整支撑。我琢磨着,这玩意儿大概类似于那种高端办公椅的逻辑,只不过搬到车上了。
说白了就是长时间开车不那么累。有些人开几个小时就腰酸背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座椅支撑不到位,压力点一直集中在某几个地方。这套系统如果真能动态调整,理论上确实能缓解不少。再加上后排也有腿部支撑延长功能,家里有容易晕车的人,可能会舒服些。
不过话说回来,这类配置通常不会出现在入门版上。真要体验完整功能,怕是得选高配甚至加装选装包,到时候落地价可能就不止12万了。
插混车主最关心的还是那点油耗
满电状态下,城里跑个138公里问题不大,高速能到112公里左右。等电池快见底了,系统切换到混动模式,百公里油耗能控制在4升出头。这数据如果是真的,那确实挺省的。
关键在于充电方不方便。现在很多小区地库都有充电桩,晚上回家插上,第二天早上就满了。要是家里没充电条件,只能外面找快充桩,那体验可能就打折扣了。6.6千瓦的慢充功率说实话不算快,差不多得充个五六个小时才能满。快充倒是支持80千瓦,二十来分钟能从20充到80,但快充桩的使用成本通常比慢充高不少。
还有个细节是能量回收。N6给了5挡可调,最强的那档能实现单踏板驾驶。习惯了之后,城里开车基本不用怎么踩刹车,靠收油就能把速度降下来。这种方式确实能多回收些电量,只是刚上手的时候可能需要适应一下,不然容易点头。
合资品牌的面子还能值几个钱
说到底,N6能不能成,关键看消费者认不认这个账。东风日产这些年在新能源领域动作不快,现在突然杀进来,多少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但换个角度想,人家好歹有几十年造车底子在那儿搁着,底盘调校、隔音降噪这些传统强项,大概率不会太差。
价格上确实诚意够了。同样配置的丰田卡罗拉插混版,落地怕是要到15万往上。N6如果真能把价格压到12万以内,对那些既想要合资品质,又不想多花钱的人来说,算是多了个选择。
只是市场认不认账,还得看实际表现。毕竟现在国产插混轿车不管是配置还是价格,都卷得够呛。N6要是质量过硬,保值率又不离谱,兴许能从比亚迪他们手里抢点份额。但要是品控出问题,或者售后服务跟不上,那这价格优势可能也就撑不了多久。
有一说一,N6这车挺适合那种每天通勤距离固定、家里有充电条件、又不太追求品牌溢价的家庭用户。至于那些喜欢尝鲜智能化配置的年轻人,可能还是会更倾向新势力品牌。反正市场就在那儿,好不好用,最终还得看真金白银砸下去的车主怎么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