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的外国买家们,今后或许买不到中国实惠车了

中亚的外国买家们,今后或许买不到中国实惠车了-有驾

“一辆国内40多万的理想L9,到了俄罗斯竟然能卖到1100万卢布(约合人民币90多万)!这利润比贩毒还夸张?”

中亚的外国买家们,今后或许买不到中国实惠车了-有驾

你没看错,这就是中国新能源车在中亚和俄罗斯市场的疯狂现状。但最近,商务部一纸新规直接给这波“暴利生意”踩了刹车——2026年起,纯电车出口必须拿到车企授权,那些钻空子的“零公里二手车”恐怕要凉凉。

中亚的外国买家们,今后或许买不到中国实惠车了-有驾

为啥突然收紧?背后藏着什么猫腻?中国车企在国外到底经历了什么?

中亚的外国买家们,今后或许买不到中国实惠车了-有驾

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还只有200万辆,到了2025年直接飙到500多万辆,硬生生把日本挤下全球第一的宝座。新能源车功不可没,但狂欢之下,一条灰色产业链也在野蛮生长——零公里二手车出口。

中亚的外国买家们,今后或许买不到中国实惠车了-有驾

啥叫零公里二手车?简单来说,就是新车刚出厂,连一公里都没跑,直接以“二手车”名义出口。为啥这么干?因为新车出口要认证,手续麻烦,而二手车出口限制少,能轻松绕过监管。

中亚的外国买家们,今后或许买不到中国实惠车了-有驾

中亚成了这条灰色贸易的黄金通道。车子先运到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再以二手车名义进入哈萨克斯坦。由于中亚国家组成了欧亚经济联盟,这些车还能免税卖到俄罗斯,甚至东欧。

中亚的外国买家们,今后或许买不到中国实惠车了-有驾

重庆环宇汽车的市场部总监William Ng透露,2022-2023年,他们花4万人民币在国内收一台电车,卖到中东能赚1万。热门车型更夸张,理想L9在国内卖40多万,到了俄罗斯直接翻倍,最高炒到90多万人民币。

中亚的外国买家们,今后或许买不到中国实惠车了-有驾

一开始,这生意简直是“三赢”——俄罗斯市场被西方车企抛弃,中国车迅速填补空缺;中亚消费者买到了便宜好用的新能源车;中国车商赚得盆满钵满。

中亚的外国买家们,今后或许买不到中国实惠车了-有驾

但好景不长,随着入局者越来越多,恶性竞争开始了。你赚1万?那我就赚5000,甚至有人卷到只赚500块。外国买家也不傻,很快摸清了中国车的成本价,连13%的出口退税都得让利。

中亚的外国买家们,今后或许买不到中国实惠车了-有驾

低价竞争不仅让车商利润暴跌,还严重扰乱了中国车企的海外定价。比如在哈萨克斯坦,比亚迪官方卖的宋PLUS DM-i要23.5万人民币,而零公里二手车只要14万,差价近10万!消费者当然选便宜的,可这对正经出海的车企简直是暴击。

中亚的外国买家们,今后或许买不到中国实惠车了-有驾

为啥官方卖这么贵?因为车企出海成本远比想象的高。比如丰田的Hilux皮卡,在中东能扛50℃高温,在非洲能适应劣质汽油,在东南亚有专门强化悬挂的版本——这些本土化调校全是钱。

中亚的外国买家们,今后或许买不到中国实惠车了-有驾

而灰色出口的车商只管卖,不管售后,更不会做本土化适配。时间一长,万一出现大规模质量问题,中国车的口碑可能直接崩盘,重蹈当年中国摩托败走东南亚的覆辙。

中亚的外国买家们,今后或许买不到中国实惠车了-有驾

更麻烦的是,海外市场对汽车售后和法规的要求越来越严。比如在欧美,第三方维修厂可以订阅车企的维修技术,消费者修车不用非去4S店。但中国很多车企的盈利模式依赖4S店绑定,出海后这套玩法根本行不通。

中亚的外国买家们,今后或许买不到中国实惠车了-有驾

还有一堆认证门槛——整车验证(WVTA)、安全环保认证(E/e-mark)、网络安全认证(CSMS)、电池护照……灰色出口的车商根本搞不定,全靠钻政策空子。但现在,空子正在被堵上。

中亚的外国买家们,今后或许买不到中国实惠车了-有驾

去年,乌兹别克斯坦总统亲自访华,拉比亚迪去建厂;今年,理想也把出海第一站定在了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更狠,直接提高回收费,堵住从中亚免税进口的漏洞。现在一辆中国车进俄罗斯,光回收费就得交6万人民币。

中亚的外国买家们,今后或许买不到中国实惠车了-有驾

很明显,这些国家不想再当“中转站”了,他们要的是正规车企入驻,带动本地就业和产业链。中国四部委的新规,正是配合这一趋势——2026年起,纯电车出口必须拿到车企授权,灰色贸易的好日子到头了。

中亚的外国买家们,今后或许买不到中国实惠车了-有驾

这场“汽车大航海”的野蛮生长阶段,终于要结束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