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比亚迪在打友商?错了,秦L新款连自家人的桌子都掀了

讲真,比亚迪秦L这车,又整活了。

这事儿必须从一张图说起,一张不知道哪个4S店大哥冒死拍的所谓2026款秦L到店图。你说这都2024年中,怎么就冒出个2026款了?这不叫更新,这叫直接快进,属于是时间管理大师看了都要拜把子的操作。新车加了个灰色,厂家说纯电续航从120公里“升级”到了130公里。就这10公里,让刚提车没俩月的老车主,心态直接崩了,感觉自己的新车出门就成了绝版,还是贬值最快的那种绝版。

这背后是什么?是技术迭代?是用户关怀?都不是。

这是一种典型的掀桌子式竞争,而且是连自己家的桌子一起掀。当下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什么蓝海红海了,是血海,是修罗场,是大家一起泡在岩浆里比谁的皮更厚。所有人都杀红了眼,不存在什么体面、什么朋友,只有“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极限施压。比亚迪这手操作,本质上不是为了跟友商打,是跟昨天的自己打。它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刚买了秦L的车主:对不起,你们都是付费测试员,现在公测版来了。

如果说之前小米SU7是把友商的蛋糕直接端走了,那比亚迪这波操作,就是连自家餐桌上的蜡烛都没放过。最好的防守不是进攻,是直接把餐厅爆了,大家谁都别吃了,一起从零开始。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我们再来看看这个所谓的“升级”,10公里续航。

诶,我作为一个开了几年电车的中年人,我必须得说,任何不谈工况、只谈CLTC续航增加的行为,都是耍流氓。CLTC这玩意儿,就是汽车界的“美颜滤镜”,参数拉满,现实骨感。增加的这10公里,可能就是实验室里,一个体重45公斤的研究员,关掉空调音响,用最温柔的脚法,在一个绝对平坦无风的环境下,以时速60公里匀速滑行才跑出来的。

你以为比亚迪在打友商?错了,秦L新款连自家人的桌子都掀了-有驾

这10公里在现实中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夏天多开十分钟空调就没了。意味着你路上多等三个红绿灯就没了。意味着你今天中午多吃了一碗面,体重增加了一斤,可能就没了。最近天热,我那个车的续航掉得比我的头发还快。所以,为了这虚无缥缈的10公里,把刚上市几个月的产品搞成“老款”,这种事儿,只有对参数极度痴迷的理工男才能想得出来。

这是一种典型的反技术崇拜。我们总以为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是什么高大上的东西,但决定一个技术能不能活下来的,从来不是发布会上的PPT,而是马路上最混乱、最不讲理的现实场景。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马路上的大爷躺得快,任何L4级的算法都得叫爸爸。同理,决定续航口碑的,也不是那多出来的10公里,而是冬天零下二十度,车主开着暖风堵在回家路上时,那个续航条是不是像压缩毛巾一样,一泡水就没了。

你以为比亚迪在打友商?错了,秦L新款连自家人的桌子都掀了-有驾
你以为比亚迪在打友商?错了,秦L新款连自家人的桌子都掀了-有驾

所以,这多出来的5度电,从15度多加到20度多,与其说是技术进步,不如说是一种“找补”。可能当初15度的“能量砖”确实有点不够用,现在赶紧换个大号的充电宝,顺便把水晶挡把换成更省成本的怀挡。省下来的空间干嘛?放手机啊。你看,这不就闭环了嘛。什么云辇C,都是锦上添花的花活儿,用户真正关心的,是这块大电池到底实不实诚。

你以为比亚迪在打友商?错了,秦L新款连自家人的桌子都掀了-有驾

当然,我们不能忽视品牌玄学这个东西。

有些品牌,它就是自带光环,就是有非理性的“信仰”加成。比如奔驰,它最值钱的不是发动机不是内饰,而是那个三叉星标。你开个奔驰,就算里面是1.5T,那也是奔驰。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说国产电车配置多高多好,他会觉得你很吵。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但比亚迪不一样,比亚迪的用户是全中国最务实、最精打细算的一群人。他们买的不是品牌,是“性价比”这三个字本身。他们会拿着计算器算油耗,会对比每一个配置的差异,会为了三千块钱的优惠跟销售磨一下午。他们是真正的“民粹解构者”,任何花里胡哨的技术名词在他们眼里,最终都要换算成一个问题:能省多少钱?

所以,比亚迪玩“背刺”这一套,风险其实非常高。因为它的用户基础不是信徒,是股东。你伤害了股东的利益,股东是真的会抛售的。车主论坛里的抱怨,就是最真实的警报。他们不在乎你是不是为了满足未来消费者的需求,他们只在乎自己手里的车,明天还能值多少钱。

这种玩法,讲真,有点伤人品。把市场信任当成一次性用品,用完就扔,短期看是刺激了销量,激活了市场,长期看呢?会把自己的基本盘搞得人心惶惶。

你以为比亚迪在打友商?错了,秦L新款连自家人的桌子都掀了-有驾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拿修仙来比喻汽车,但你仔细想想,这帮车企的行为,不就是为了渡劫飞升吗?不断地内卷,不断地试错,不断地“发疯”,就是为了在这一轮残酷的淘汰赛里活下来。

现在大家都在等价格。要是新款就比老款贵个三五千,那老车主虽然心里不爽,但也只能认了,毕竟早买早享受。但要是加价超过一万,那就有意思了,那简直就是大型行为艺术。这就等于官方认证,之前买的都是“青春版”。

所以,你问我比亚迪为什么要这么干?为什么敢这么干?

答案可能很简单,因为他能。因为在10万到15万这个级别,它的统治力就是这么强,强到可以一定程度上无视用户的短期情绪。它在赌,赌下一批消费者看到升级后的产品,会毫不犹豫地冲进来。至于上一批用户,安抚一下,下次出新款再给你们优惠嘛。

这根本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这是一个心态问题。当一个“理工男”突然开了窍,开始不讲武德,开始玩闪电战,开始用魔法打败魔法,那场面,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

就问你怕不怕?反正同行看了,都得傻眼。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