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车市场让人头疼,不卖不了,反倒卖到自己都手忙脚乱,这叫豪车也有“幸福的烦恼”。
一场真正的豪车大战,谁看都绕不过尊界S800。不是吹,这是刚上市两个月的车,每周交付能破300台,已经把迈巴赫、帕拉梅拉都拉在了后面,直接翻倍。这数据乍一看以为品牌要发达了,其实仔细瞅瞅,尊界的订单像井水一样打不干净,交付量根本只是杯水车薪。甚至说,头上悬着1.2万台的大订单,结果每周只“下锅”一小勺,压力不是盖的。
说到产能,尊界S800真是拼了。要是平时,产线工人估计每到节假日还得想休个假,现在江淮直接号召全员上产线,保供就像开战,生怕漏了一个螺丝。干汽车的都知道,之前余总和项总还信心满满预测订单数,谁能想到这波热度比想像的猛得多。每周新增订单稳定700台,月月都能拉出3000台。但交付只能覆盖一半,这么多车主在网上“喊单”,尊界公号都不敢多宣传了,怕话说大压力更大。
这里头的数据澄清一下,都是孙少军微博掏出来的。人与车都要有逻辑,就这增速和交付,尊界S800活生生在重复当年问界M9的神话。不是网上夸的,是脚底板走出来的销量。不到俩月,销量已经甩开迈巴赫S级,口碑比奔驰、宝马都硬气。而且客户群已经不是一般娃娃,富豪们一串串跟风买,口口相传,基本全靠华为拉流量和网络传播。这种自发的社交裂变,比明星代言还有用。要问尊界S800为什么能火成这样?就是因为品牌底子和用户信任都在那摆着。
这车给江淮带来的收入,才能算“躺赢”。现在手上的订单够搞到明年年底,月交付能上2000台,拉开20个小目标的营收,一年净增收入能达到250亿,比江淮去年全年赚的还要多50%多。把账算清楚了,这就是科技带来的红利,不是嘴皮子炫耀,是实打实的盈利。
说到这,顶级豪华车不是光摆样子。它其实是检验一个产业实力的门槛标杆。过去几十年,顶级豪车市场一直被西方品牌死死压着,什么BBA、迈巴赫、特斯拉统统都是“洋”“神车”,新用户买车还得先看看LOGO,觉得国产就是不如人家。这种“品牌信仰”要破,可不是嘴上操着急,“高端豪华”得让自家品牌先打下来。
有网友问,“中国车再怎么做,也就是中低端多,高端真能捅破天?”其实这种想法,就是被西方车企“洗脑”太久了。谁还记得,几年内,韩系车、法系车就在中国跌了个大跟头,市场份额直接崩盘。只要高端豪华扛得住,由上向下的品牌形象立住,“信仰”就能崩塌,形成雪崩效应。谁都信过宝马、奔驰“终身保修”的承诺,但一旦用户觉得国产也能带来豪华和安全,转向的速度才是真快,对于BBA来说,苦日子才开头。
说一句现实点的,“科技豪华”这四个字,网络投票都洗不掉。尊界S800就是做到了,碰上那些只信洋品牌的消费者,他们没法再给出理由反驳,这就是国产高端车面对市场的底气。所以有人说,“你知道吗?我今年换车,直接选尊界S800。”旁边就是好几位喝茶的叔叔,你理解他们为啥都把钱砸到国产上了吗?
其实每次新车上市,车厂都恨不得宣发做满天飞,这次尊界S800反倒是“低调做事”,生怕自己宣得太猛,到时候应付不过来。顺着这趋势,明年交付搞不好还要再提速。想想一个豪华车品牌,能让工厂“通宵亮灯”,员工全线奋战保供,这种场面就像大海里的鲨鱼闻到了腥味,拼了老命往前冲。
有人说中国人只会玩价格战,不会突破高端市场。真到尊界S800这波,价格不是核心,关键在研发和品控。用“科技豪华”去硬刚那些千年老外品牌,才有资格谈品牌信仰的崩塌。网友讨论,“你说这些豪华品牌的LOGO,是不是也该让大家对自主品牌有点自信?”
说到这,你是不是发现,娱乐圈的粉丝效应,现在也在车圈搞出来了。尊界S800靠华为和富豪社交圈这么一推,订单增长比鲤鱼跳龙门还快。口口相传才是最高级营销。其实这更像是个“江湖故事”,每个圈层都有自己的信仰和标签,一旦标签变了,剩下的都变跟着风走。
问一句大家,假如你现在手握百万预算,选车还会考虑迈巴赫还是国产新贵尊界S800?是追随老外品牌的老路,还是给国产品牌一个冲击高端市场的机会?以前都说“国产车卖不动”,这波是不是让大家改观了,或者说,这种信仰的松动,又会带来哪些新看点?
车厂产能拉足了劲,富豪们递单子都快递不过来,营销团队反而不敢太敢宣传。这种幸福的烦恼,你是不是觉得哪里有点打趣?等着真能批量提车那天,估计可以写进汽车圈的神话故事。如果说娱乐圈有爆款,那汽车圈的尊界S800,这次算是爆到天上去了。
再回到开头,高端车可不愁没人买,愁的是怎么才能把庞大的订单一个一个消化掉,让那些等车的老板不至于天天问候厂家客服。这才叫高端市场的新常态。未来尊界S800继续发力,到时候国产品牌还能带给大家什么新惊喜?你会不会愿意把国产高端品牌列进自己的购车清单?评论区等你分享,别说自己没想过,要不下次选车,谁还信老外?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