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乐新规来了!上牌多花几千块,但能买保险更安心!

最近,咱们身边很多朋友都在讨论一件事,就是街上那些小小的,长得像“奔驰”、“路虎”的电动四轮车,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老头乐”,好像一夜之间就成了交警严查的对象。

很多人心里犯嘀咕,这车挺方便的,老人家接送孩子、去趟超市,省时省力,怎么说不让上路就不让上路了?

甚至有人的车直接被拖走了,说是要报废。

老头乐新规来了!上牌多花几千块,但能买保险更安心!-有驾

这背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是不是就是想让大家多花钱买新车?

这事儿,咱们得从头到尾好好捋一捋,其实远比想象的要复杂,也更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安全。

要说清楚这件事,得先看看“老头乐”是怎么火遍大江南北的。

它的出现,其实是抓住了咱们社会里一个实实在在的需求,就是老年人的出行问题。

你想想,一个城市里,公交站不是在家门口,地铁口可能要走好一段路。

对于腿脚不那么灵便的老年人来说,想去个两三公里外的地方,比如菜市场、医院或者接孙子放学,就成了个大难题。

老头乐新规来了!上牌多花几千块,但能买保险更安心!-有驾

打车吧,天天打不划算,而且很多老人对手机叫车软件也不熟悉。

骑自行车或者电动两轮车,又怕摔着,不安全。

就在这个时候,“老头乐”出现了。

它看起来像个汽车,能遮风挡雨,操作也简单,关键是价格便宜,一两万块钱就能买一辆,而且最吸引人的一点是:不用上牌照,不用考驾照,也不用买保险。

这种“三不管”的自由状态,让它迅速成了老年人眼中的“代步神器”。

特别是在三四线城市和广大的乡镇地区,几乎是遍地开花。

有些厂家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心理,还特意把车的外形做得酷似豪车,花小钱就能开上“保时捷”,这种满足感让很多老人心甘情愿地掏了钱。

老头乐新规来了!上牌多花几千块,但能买保险更安心!-有驾

可以说,在过去很多年里,它确实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出行困难。

但是,这种便利是建立在巨大的安全隐患之上的。

我们常说“一分钱一分货”,这个道理在“老头乐”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为什么说它不安全?

首先,从生产制造上就天差地别。

一辆我们平时开的合格汽车,从设计到出厂,要经过国家非常严格的标准审核,比如车身结构强度、碰撞测试等等。

车子在撞击后哪个部分应该溃缩吸能,哪个部分必须保持完整保护乘客,都是经过精密计算和反复试验的。

老头乐新规来了!上牌多花几千块,但能买保险更安心!-有驾

车上必须配备安全带、安全气囊、防抱死刹车系统(ABS)这些最基本的安全装置。

反观“老头乐”,绝大部分都是一些小作坊生产的。

它们的生产过程可能就是几根铁管焊接成一个车架,外面套上一个塑料或者很薄的铁皮壳子,再装上电池、电机和四个轮子。

它没有任何安全标准可言,更别提什么碰撞测试了。

别说被汽车撞,有时候自己速度快一点,一个急转弯,因为底盘轻、重心高,都可能直接翻车。

很多人把它叫做“行走的铁皮棺材”,话虽然难听,但从安全角度看,并不过分。

更要命的是,驾驶这些车的人,很多都没有经过任何正规的驾驶培训,对交通法规几乎一无所知。

因为不用驾照,也不用上牌,就形成了一种“法不责众”的错觉。

老头乐新规来了!上牌多花几千块,但能买保险更安心!-有驾

在马路上,闯红灯、逆行、在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随意穿梭、乱停乱放的现象比比皆是。

他们觉得自己开的不是机动车,交通规则也管不到自己头上。

这就给整个道路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风险。

根据一些地方的统计数据,在整治之前,涉及这类低速电动车的交通事故数量和造成的伤亡人数,每年都在一个很高的水平。

而且一旦出了事,后果非常严重。

因为没有保险,如果撞了人,高额的医药费和赔偿金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是沉重的负担;如果是自己受伤了,同样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就像新闻里说的,车是网购的,出了事厂家早就找不到了,最后连医药费都凑不齐。

这种用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作赌注的“便利”,代价实在太大了。

老头乐新规来了!上牌多花几千块,但能买保险更安心!-有驾

正是因为这些血淋淋的教训和混乱的交通状况,国家才下定决心要彻底整治。

这次的整治,不是简单粗暴地“一刀切”禁止,而是进行规范化管理,把这些车纳入正规的交通管理体系里来。

简单来说,就是以后没有“老头乐”这个模糊的说法了,它要么被认定为“微型低速纯电动乘用车”,要么被归类为“三轮摩托车”。

不管是哪一种,都必须遵守机动车的管理规定。

这意味着,第一,车辆的生产厂家必须是国家工信部目录里认可的正规企业,产品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技术标准,那些小作坊生产的“三无产品”从源头上就被淘汰了。

第二,车辆必须像普通汽车一样,到车管所登记,悬挂正式的机动车牌照。

第三,驾驶员必须持有相应的驾驶证,开四轮的需要C2以上的驾照,开三轮的需要D照。

老头乐新规来了!上牌多花几千块,但能买保险更安心!-有驾

第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车辆必须购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交强险),还可以自愿购买商业险。

这样一来,标题里说的“成本增加几千块”,就好理解了。

买一辆合规的车,价格肯定比小作坊的贵一些,考驾照需要一笔费用,每年的保险费也是一笔开销。

但我们换个角度想,这笔钱换来的是什么?

是车辆最基本的安全保障,是万一发生事故后,保险公司能够介入理赔,大大减轻个人和家庭的经济负担,更是对自己和所有交通参与者生命安全的尊重。

看到那些在查扣点旁边,因为车被收走而抹眼泪的老人,我们心里确实会感到同情,毕竟那是他们辛辛苦苦攒下的钱。

但我们更应该认识到,造成这种局面的,恰恰是那些当初为了赚钱而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并用“不用上牌、不用驾照”作为噱头来误导消费者的无良商家。

现在,随着政策的落地,那些堆积在查扣场的违规车辆,最终的命运只能是回炉炼钢。

虽然过程有些阵痛,但从长远来看,这是为了建立一个更加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让大家出门都更安心。

其实现在市面上也有很多正规的、价格亲民的小型新能源汽车,比如五菱、长安等品牌推出的车型,价格在三四万左右,有牌照有保险,安全性能也完全有保障,这才是未来老年人代步的正确选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