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年轻人买车,早就不满足于“四个轮子加沙发”的基础配置了。他们要的是能彰显个性的“移动精致空间”,是能融入社交圈的“话题制造机”,更是懂自己喜好的“生活搭子”。在这样的需求下,领克Z20硬是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市场杀出一条血路,官方宣称上市不到半年全球狂卖2.7万台,小电池版价格更是亲民,还请来了“段子手”孙越老师来“助阵”,这波操作,简直就是把“年轻人喜好”给拿捏得死死的!
从“卖车”到“卖圈子”:领克的生态,切中了年轻人的“社交刚需”!领克的营销,从来不止于“车”本身,它更像是“一种精致生活方式”。通过与“卡皮巴拉”、“漫威”等热门IP的跨界联动,领克成功地将自己融入了年轻人熟悉的文化语境中。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曝光”,更是通过这些IP,向年轻人传递一种“与你同频”的信号。他们渴望找到一个能够代表自己,并且能与其他同好产生共鸣的“群体”。领克通过这种IP联动,正在构建一个这样的“精致社群”。
那么,领克Z20小电池版又是如何在性能上带来惊喜呢?175kW电机带来的充沛动力,430km的续航里程,都已经是这个价位的“硬菜”。但领克Z20的“读心术”体现在,它在更多“小地方”下功夫。例如,其内饰的设计,简洁而不失科技感,多处运用了年轻人喜欢的材质和色彩搭配。车内的储物空间也设计得十分人性化,能够满足日常携带各种小物件的需求。
不过,说到汽车参数,像小电池版175kW的电机功率,51.2kWh的电池容量,430km的续航里程,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无法直观地了解到这款车型的使用与驾控体验。领克知道年轻人“听不进去”枯燥的东西。所以,找到了“段子手”孙越老师。孙越老师用他那接地气的语言,将抽象的性能数据,转化成了具体的“生活场景”和“使用体验”,这让消费者一下子就能“get”到。
而领克Z20的新配色,“斐济绿”更不是一个简单的新配色。首先斐济,这个词本身就自带度假、放松、自由的标签。领克Z20选用这个颜色,是在潜意识里将这种美好的生活方式“植入”了产品。其次,这抹“斐济绿”背后,是领克对“工艺”的坚持。多层金属氧化物工艺,让这抹绿色能随光线变幻,呈现出不同的层次和质感。这恰恰满足了年轻人对“高级感”和“独特性”的追求。他们不希望自己的爱车只是一个“流水线上的产品”,而是希望它能展现自己的品味。
总而言之,领克之所以能在年轻消费者群体中获得如此高的关注度,绝非偶然。它通过“色彩的情感代码”、“孙越的‘说人话’”、“IP生态”,成功地对年轻人的喜好进行了“读心”。它没有用枯燥的参数和高冷的姿态去教育消费者,而是用他们能够理解、能够产生共鸣的方式,将产品特点与生活方式、情感需求紧密结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