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车大胜,10月SUV销量出炉,博越夺冠,宋PLUS仅排第17名

最近车市可真是热闹,尤其是这个紧凑型SUV领域,简直就像上演了一出跌宕起伏的大戏。

很多人可能都感觉,这几年满大街跑的都是挂着绿色牌照的新能源车,电视上、手机里也都是关于电动汽车的新闻,好像燃油车明天就要被淘汰进博物馆了。

可谁能想到,就在大家以为大局已定的时候,十月份的销量排行榜一出来,直接让不少人大吃一惊,感觉风向好像又变了。

油车大胜,10月SUV销量出炉,博越夺冠,宋PLUS仅排第17名-有驾

榜单上,曾经的王者比亚迪宋PLUS新能源,居然一下子滑落到了十几名的位置,而前十名里,清一色地站了九台燃油车,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是大家突然又不爱新能源车了,还是这里面有咱们没看明白的门道?

今天,咱们就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视角,好好聊聊这张榜单背后的故事。

首先,咱们得看看这次的大赢家,坐上冠军宝座的吉利博越。

一个月卖了三万两千多台,这个成绩确实是相当亮眼。

一提到博越,很多老司机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几年前那款造型圆润、性价比很高的“国民SUV”上。

但如果你现在去4S店看看,就会发现此博越非彼博越了。

现在卖得火的是它的全新换代车型,叫博越L。

这台车从里到外都变了个样,外观设计得非常前卫,线条硬朗,看起来就很有科技感,很符合现在年轻人的审美。

油车大胜,10月SUV销量出炉,博越夺冠,宋PLUS仅排第17名-有驾

坐进车里,最抢眼的就是那个像平板电脑一样的大竖屏,操作起来跟咱们用手机差不多,各种功能也齐全。

更关键的是,吉利这次学聪明了,它不跟你玩单选题。

你如果就喜欢纯粹的燃油车,它有;你如果想省油,又担心充电不方便,它还提供了先进的油电混动版本。

这样一来,不管你是哪种需求的消费者,都能在博越L这里找到合适的选择。

所以说,博越这次能夺冠,不是靠着什么情怀,而是实打实的产品力提升和精准的市场策略。

它告诉我们,不是燃油车不行了,而是那些一成不变、跟不上时代的老旧燃油车不行了。

像博越L这样不断进化、懂得消费者心思的国产燃油车,依然有很强的生命力。

再看看榜单第二和第三名,丰田RAV4荣放和吉利星越L,也都是月销超过两万台的狠角色。

RAV4荣放就不用多说了,全球知名的“老牌选手”,它的最大卖点就是稳定和可靠。

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买车不是为了追求什么新潮刺激,而是图个省心耐用,平时上下班代步、周末带家人出门,别出什么毛病就行。

油车大胜,10月SUV销量出炉,博越夺冠,宋PLUS仅排第17名-有驾

丰田多年积攒下来的口碑,正好满足了这部分消费者的核心需求。

而吉利星越L,则是咱们国产品牌向上突破的一个典范。

它和博越L形成了高低搭配,星越L在设计、用料和技术上都更讲究,甚至用上了沃尔沃的一些技术,让消费者用更少的钱,体验到了接近豪华品牌的质感。

你看,咱们的国产品牌现在打法越来越成熟了,既有博越L这样的“全民水桶车”,也有星越L这样去抢合资品牌市场的“精品车”,形成了一个产品矩阵,自然竞争力就上来了。

聊完了这些得意者,咱们就必须把目光转向那个最让人意外的角色——比亚迪宋PLUS新能源。

从过去动不动月销五六万,稳坐冠军宝座,到如今销量只有八千多,排在第十七名,这个落差确实太大了。

一时间,网上各种说法都有,有人说比亚迪是不是遇到瓶颈了,也有人说是不是新能源车要退潮了。

其实,我们冷静下来分析一下,原因可能比想象的要复杂。

首先,任何一款爆款产品都有它的生命周期。

宋PLUS这款车已经火了很长时间了,市场上对它的新鲜感自然会下降。

油车大胜,10月SUV销量出炉,博越夺冠,宋PLUS仅排第17名-有驾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市场环境和两年前完全不同了。

那时候,在十几万这个价位,宋PLUS几乎是插电混动SUV的唯一选择,没有对手。

但现在你再看看,长城、吉利、长安,几乎所有主流国产品牌都推出了自己的插电混动车型,而且一个比一个厉害,设计更新、技术也更新。

消费者的选择一下子多了几十种,宋PLUS的优势自然就被稀释了。

其次,比亚迪自己内部的产品线也存在竞争。

你看榜单上,比亚迪的另一款车宋Pro新能源,销量还超过了一万台,排在宋PLUS的前面。

这两款车在价格和定位上非常接近,很多原本想买宋PLUS的消费者,可能会觉得宋Pro性价比更高,或者更喜欢宋Pro的设计,结果就分流了一部分客户。

这就像一个家庭里有两个都很优秀的孩子,难免会互相影响。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是消费者的心态正在发生变化。

前几年,大家对新能源车充满了好奇和热情,加上各种政策的鼓励,很多人抱着尝鲜的心态买了电车。

油车大胜,10月SUV销量出炉,博越夺冠,宋PLUS仅排第17名-有驾

但经过几年的实际使用,一些现实问题也暴露了出来。

比如,住在老旧小区充电不方便,节假日高速公路上充电排长队,北方冬天电池续航打折严重,还有对电池长期使用后的衰减和二手车保值率的担忧。

当这些问题摆在面前时,很多消费者开始变得更加理性和务实。

他们会仔细评估自己的用车场景,如果自己没有便利的充电条件,或者经常需要跑长途,那么一辆没有里程焦虑、技术成熟、加油方便的燃油车或者油电混动车,或许才是更稳妥的选择。

所以,十月份燃油车销量的回暖,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新能源不行了”,而应该看作是市场在经历了一轮狂热之后,正在回归理性,消费者的选择也变得更加多元化。

总的来看,这张十月份的紧凑型SUV销量榜,就像是当前汽车市场的一个缩影。

它告诉我们,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之间并不是简单的谁取代谁的零和游戏,而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共存、互补的关系。

对于我们中国的汽车品牌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我们既能在新能源赛道上领跑,也能在传统的燃油车领域,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对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把握,造出像博越L、星越L这样能够正面硬刚合资品牌的优秀产品。

而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而言,市场的充分竞争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自己。

无论是选择一辆先进的电动车,还是一辆可靠的燃油车,我们都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

这本身就是中国汽车工业进步带给我们最大的红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