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强再创辉煌?百年大众能否依靠换电技术超车?

你是否有过在加油站排队的经历?加满油箱只需要几分钟,但如果是电动车充电,可能得等上半小时甚至更久。然而,大众汽车最近的一项计划,可能会让电动车主在未来享受到像加油一样快的补能体验——只需3分钟,就能满电出发。这个看似科幻的场景,正是大众押注换电技术想要实现的未来。但作为一个百年传统车企,大众这次能靠“换电”弯道超车吗?

从销量冠军到转型危机

大众在中国市场曾是“神车”代名词。2016年,它每卖出4辆燃油车就有1辆挂着大众标。但到了2024年,情况急转直下——全年销量比前一年少了30万辆,新能源汽车只卖出22.4万辆。对比整个中国市场1286万辆的新能源车销量,这个数字连零头都算不上。

做大做强再创辉煌?百年大众能否依靠换电技术超车?-有驾

更尴尬的是,大众早在2016年就喊出“2025年卖150万辆新能源车”的口号。然而八年过去,中国消费者提起电动车,首先想到的却是比亚迪、蔚来这些本土品牌。就像诺基亚在智能手机时代掉队一样,大众似乎也被困在了燃油车时代的辉煌里。

不过大众并没有坐以待毙。2024年北京车展上,大众中国CEO贝瑞德宣布要“以中国速度加速转型”——每3年推一代新车,每个月升级一次车载系统。这听起来像是手机厂商的更新节奏,但对于造了80多年燃油车的大众来说,无异于一场“大象转身”的硬仗。

做大做强再创辉煌?百年大众能否依靠换电技术超车?-有驾

换电:加油般的补能体验

为什么大众选择换电路线?这要从电动车主的日常焦虑说起。

做大做强再创辉煌?百年大众能否依靠换电技术超车?-有驾

想象你开电动车跑长途,电量见底时发现充电桩排着长队——快充需要40分钟,慢充甚至要一整夜。而换电站就像加油站里的换轮胎服务,直接把亏电电池换成满电电池,全程只需一首歌的时间。蔚来车主小李分享过亲身经历:“去年国庆堵在高速上,换电站5分钟解决问题,后面充电的车主还在排第8位。”

这种效率让换电模式迅速走红。截至2025年,全国换电站已超3000座,宁德时代甚至计划把“巧克力换电站”做到3万座。政策层面也在加码支持,北京、上海等11个城市已启动换电试点,财政部还专门拨款补贴县域换电站建设。

做大做强再创辉煌?百年大众能否依靠换电技术超车?-有驾

但换电真能成为大众的救命稻草吗?这还要看他们怎么解决三个关键难题。

牵手“宁王”的阳谋

做大做强再创辉煌?百年大众能否依靠换电技术超车?-有驾

2025年初,大众突然宣布与宁德时代达成换电合作。这相当于燃油车时代大众找博世合作发动机,属于顶级供应商与车企的强强联合。宁德时代有多强?全球每卖出3块电动车电池,就有1块来自这家中国公司。

双方合作的“巧克力换电块”充满巧思:电池像乐高积木一样可拼接,小车装1块跑300公里,SUV装4块能跑1200公里。更绝的是支持磷酸铁锂和三元锂双版本,南方用户选便宜的磷酸铁锂,北方寒冷地区用耐低温的三元锂,各取所需。

做大做强再创辉煌?百年大众能否依靠换电技术超车?-有驾

但真正让大众动心的,可能是宁德时代的“基建狂魔”计划。到2025年自建1000座换电站,中期目标1万座,最终要覆盖全国3万座。要知道大众在全国有超过2000家4S店,如果每个门店都配上换电站,相当于一夜之间建成全球最大换电网络。

看不见的暗礁

做大做强再创辉煌?百年大众能否依靠换电技术超车?-有驾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布满挑战。首当其冲的是成本问题——建一座换电站要491万元,相当于开30家奶茶店的投资。更烧钱的是电池储备,假设每个站点存50块电池,光电池成本就要750万(按每块15万计算)。大众规划2025年建500座换电站,光这两项就要砸62亿,这还没算电费、人工、维护等日常开支。

另一个拦路虎是标准化难题。蔚来搞了八年换电,也只能在自家车型间通用。大众若想统一标准,就得让奥迪、保时捷等不同品牌都用同款电池,这难度堪比让德国人放弃啤酒改喝茅台。就连宁德时代的“巧克力电池”,目前也只在长安、五菱等部分车型上试用。

做大做强再创辉煌?百年大众能否依靠换电技术超车?-有驾

最要命的是用户习惯培养。中国90%的电动车主习惯在家或单位充电,就像手机睡前插电一样自然。要让人们接受“换电就像换煤气罐”,可能需要一代人的时间。上海某换电站站长透露:“工作日每天换电50次左右,周末能到120次,但离盈亏平衡的150次还有差距。”

巨头的破局之道

面对重重困难,大众其实藏着一张底牌——它可能是最懂中国市场的跨国车企。上世纪80年代,大众就靠桑塔纳打开中国市场,现在它打算用同样的本土化策略玩转换电。

在重庆,大众试点将4S店维修车间改造成换电站,老客户来做保养时免费体验换电;在北京,他们与加油站合作,让换电站和加油机并肩而立。这种“旧瓶装新酒”的改造,既节省了场地成本,又利用了现有客流。

更聪明的操作是与出租车公司合作。深圳已有500辆大众ID.4换电版投入运营,的哥老王算过账:“每天换电两次比充电省2小时,多跑5单就能多赚200块。”这种B端市场的突破,或许比教育C端消费者更见效。

写在最后:一场不能输的战役

回看汽车发展史,每次技术变革都会重塑行业格局。内燃机时代,福特用流水线打败马车;电动车时代,特斯拉用软件颠覆传统。现在轮到换电技术登场,这可能是大众最后一次重返巅峰的机会。

宁德时代曾毓群预测,到2030年换电将占据补能市场的三分之一。如果大众能抓住这个风口,它庞大的经销商网络、成熟的制造体系,都可能转化为换电时代的竞争优势。但若失败,这个百年品牌或许会像柯达错过数码相机一样,成为教科书里的转型反面案例。

眼下,大众的换电故事才刚刚开篇。当第一批ID.7换电版驶入4S店,当“巧克力换电站”亮起招牌,这场传统巨头与时代浪潮的较量,才算真正拉开序幕。至于最终是“换道超车”还是“换汤不换药”,答案或许就藏在未来某个车主按下换电按钮的三分钟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