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均价25万,地库实测碳陶刹车,毛利率为何超保时捷

单车均价25万,小米毛利率反超保时捷

那天在小区地库碰到老李,他正蹲在自己那台SU7 Ultra的后轮旁边,用手抹着刹车盘,嘴里嘀咕:“这碳陶刹车真是好,就是洗一次轮圈累得腰疼。”我瞄了一眼,那套碳陶配空气悬挂的组合,放以前只能在百万级跑车上见到。想想这车起步价才五十多万,还把小米整个季度的平均售价拉到了二十五万出头。

小米SU7均价25万,地库实测碳陶刹车,毛利率为何超保时捷-有驾

其实从上市第一天起,这台SU7就被人拿来和保时捷对照,说外形像,说调校学得足。但雷军自己也没避讳,宣传里直接喊“保时捷级调校”“赛道基因”。刚开始大家当个梗叫它“保时米”,可谁想到2025年第二季度,小米汽车业务毛利率干到了26.4%,比特斯拉、奔驰甚至保时捷都高。这事儿传到我们微信群,有人半开玩笑说:“模仿对象还没回过神来,就被利润表拍了一脸。”

有意思的是,小米YU7一出来更夸张——三分钟二十万订单,一小时逼近三十万。隔壁楼的小赵订了顶配Max版,说是冲着690匹马力和3秒多破百去的。他试驾回来跟我讲,高速上深踩电门的时候,那推背感比他之前开的燃油轿跑还猛,“就是方向盘稍微轻了点,但适合城市绕行。”他说。顺便吐槽一句:15分钟补能620公里,看着爽,可充电桩位置不顺心的话,你还是得等位排队。

小米SU7均价25万,地库实测碳陶刹车,毛利率为何超保时捷-有驾

有人问为什么小米能推一款火一款,我觉得还是它用手机思路造车——硬件参数摊开给你看,全系标激光雷达、800V平台、大容量宁德时代电池,还有自研V8s电机,据说成本只有博世同类的一半。我去过一次售后大厅,维修师傅闲聊中提到,他们批量采购麒麟Ⅱ电池组,比进口货便宜将近两成,这些省下来的钱就变成配置塞进去了。所以你会看到很多本该属于豪华阵营的东西,被搬进了二三十万元区间的新势力车型里。

不过别忘了另一边的故事——曾经风光无限的保时捷,在中国市场最近日子不太好过。我一个做平行进口生意的朋友抱怨,今年Taycan几乎没人问津,不是因为不好看,而是一听价格,比美国贵几十万,还没啥额外配置,本土化服务也差点意思。而纯电Macan比燃油版贵十五万能让多少消费者皱眉?尤其是在国产新能源品牌把智能化玩得飞起的时候,你再强调底盘调校有多极致,好像吸引力就弱不少了。

小米SU7均价25万,地库实测碳陶刹车,毛利率为何超保时捷-有驾

记得去年年底,我陪朋友去试Taycan,他挺喜欢那种低重心带来的弯道稳定感,可销售最后报完落地价,我们俩对视了一眼,都明白结局。而且据说他们全球供应链分散,在芯片、电池这些关键部件上受制于人的情况越来越明显,这也是成本降不下来的原因之一。这时候再看看国内厂商,本土产业链加持,要造出性能更强、智能化更好的车型,并不是难事儿。

小米SU7均价25万,地库实测碳陶刹车,毛利率为何超保时捷-有驾

前阵子街角修理铺的大彪师傅跟我讲,他认识一个老客户,从911换到了SU7 Max,不是不爱跑车,是嫌日常用起来麻烦,“上下班堵成狗,有个全场景互联还能自动泊入家的地下库,它香啊”。大彪摇摇头说,现在买菜接娃都要智能驾驶帮忙,这潮流拦不住喽。至于未来谁笑到最后?可能真要看谁能把短期优势熬成长期口碑吧。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使暂时落后,像保时捷这样的牌子,也未必翻不了身,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小米SU7均价25万,地库实测碳陶刹车,毛利率为何超保时捷-有驾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