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朋友圈都在转那个图:高山7裸奔式25万预售,硬生生把腾势D9那33万的高冷脸给打变形了。
有人捂着钱包笑出声,有人翻着订单开始后悔,热闹得像春晚二次元弹幕。
你说这阵仗是不是有点像世界杯决赛补时绝杀?
一瞬间,所有人都在问:8万差价,买面子还是买生活?
你以为自己是大户,结果人家魏牌一句“我不陪你玩虚的”,直接让高端滤镜碎一地。
说真的,这事儿要搁三年前,谁信?
那会儿新能源MPV市场还清一色“讲故事”——腾势D9顶着比亚迪光环,33万的身价,朋友圈晒图都得配上生活美学金句。
你看那些“新中产”车主,谈到D9,嘴角总有点藏不住的优越感。
可偏偏这滤镜厚得像夜店霓虹,碰上高山7的“贴地飞行”,瞬间就全体熄火。
现在谁还迷信品牌?
互联网一搜,配置、油耗、空间、三电数据全在那儿摆着,谁都不想当“冤种”。
高山7这次真没留情面,车身加高加宽,航空座椅往里一塞,三块大屏幕齐刷刷亮在前头,电机还换得更省油。
那气势,活像春晚上赵本山带徒弟走上台——不整花活,直接拼真本事。
订单数据也扎心:还没交付,订单就比D9多出两百多台。
市场可比谁都现实,钱包才是最铁的投票器。
谁便宜好用,谁就是家里沙发讨论区的C位。
当然,质疑的声音也不消停。
有人一边翻着高山7配置表一边小声嘀咕:这25万,真能对线D9?
会不会是减配减到骨头里?
结果一看,第二排航空座椅、三块大屏、宽敞车身、精致做工、全新省油电机,全都实打实堆着。
唯一让人心里拧巴的,还是魏牌的品牌沉淀到底能不能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
但说句实在话,现在谁还真认死理儿冲一个logo买单?
毕竟,信息透明到这种地步,谁要是还迷信品牌,只能说“智商税”交得心甘情愿。
说到这忍不住想起NBA球员转会那会儿闹出的动静。
詹姆斯当年一签约,联盟都乱套了。
车圈其实差不多。
行业动不动就有搅局者,让市场一夜变天。
高山7这波,像极了互联网电商“百亿补贴”:你还在端着高端滤镜,人家直接掀桌子——打价格战、拼配置、卷体验,谁还记得你曾经的“高贵感”?
D9的产品经理怕是这两天睡觉都得做噩梦。
降价吧,老车主要炸锅。
不降价,订单都被高山7抢光了。
你说这日子过得多像NBA球星遇上新秀爆发,板凳都热得坐不住。
谁都想稳稳当当赚大钱,现实却逼得你天天琢磨怎么活下去。
成年人世界哪有容易二字?
每一分优惠都带着血和泪。
别觉得高山7这场骚操作只是价格闹剧。
背后其实是消费观念的洗牌。
有人念叨着品牌溢价,有人一边骂一边下单,毕竟省下8万块,十年保险、停车位、家里小孩学游泳的钱都来了。
你说面子重要,还是生活重要?
这年头,谁都不愿意交冤枉钱。
那些曾经靠品牌滤镜撑门面的套路,现在真不太灵了。
再说说MPV市场这几年,变化跟过山车似的。
还记得五年前,合资MPV是天花板,自主品牌连地板砖都摸不到。
后来新能源一进来,D9成了新中产的“梦想之车”,33万的价格一度让人觉得“买了就是赢家”。
可高山7这种操作,像极了拼多多突然跳出来喊“百亿补贴”,冲击力不比世界杯决赛少。
别光看热闹。
数据不会骗人。
高山7的订单已经提前“超车”,比D9多出了两百多台。
你要说大家都精明得像猴儿,真不夸张。
MPV市场的用户,哪个不是算计得明明白白?
现在谁还会花8万买一个logo?
信息差越来越小,谁能让钱包少疼,谁才是最后赢家。
有意思的是,网友评论比车本身还精彩。
有人说高山7是“价格屠夫”,也有人调侃D9“还在沙漠里卖高价水”。
评论区一天到晚像菜市场,谁都想争个理。
钱包疼不疼,只有买单的人知道。
你要是追求面子,大可以继续顶着33万去晒幸福。
想省钱?
25万的高山7已经在评论区等你了。
说到底,这一场比拼,拼的不是谁更高贵,而是谁更懂消费者。
高山7就像深夜食堂的老板,突然免费加菜。
D9想不想降价?
想!
敢不敢?
打个问号。
市场就是这么现实,谁也别想当“圣诞老人”。
再想想那些体育圈的名场面,詹姆斯转会、C罗二进皇马,哪个不是搅得江湖风云突变?
车市也一样。
今天高山7搅局,明天说不定腾势D9就要“闪电降价”反杀。
至于谁能笑到最后?
我也不瞎预测。
反正热闹才刚刚开场。
你会怎么选?
省下8万,还是买个面子?
评论区开个茶话会,谁先发言谁是大哥。
车圈的事儿,哪有剧本,谁还不是一边看戏一边琢磨自己的钱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