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又整活了,一把子整了个大活。
一张所谓的全新Tiguan EV渲染图,直接把2026年的饼画出来了,还告诉你,这个饼吃下去,能跑650公里。
650公里,讲真,这个数字本身没毛病,甚至还挺优秀。
但问题出在时间上,2026年。
我的天,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这是什么时间观念?这是在用修仙的逻辑造车吗?闭关三年,出来一看,嚯,世界变天了。
2026年,什么概念?
那时候可能连理想都不谈冰箱彩电大沙发了,开始聊随车赠送跃迁引擎了。那时候蔚来的换电站可能都开到月球背面去了,而你大众,终于,终于,端出了一盘2023年的硬菜,还觉得自己是米其林。
坏了菜了。
这已经不是市场竞争了,这是赤裸裸的认知作战。
当下的中国汽车市场,已经不是简单的存量竞争,而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大家不是在比谁的蛋糕做得好,而是在比谁能先把餐厅给爆了。
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桌上的蛋糕直接端走了。那极氪就是把桌子都给你掀了。理想是把厨房给你烧了。问界是把餐厅老板的个人征信都给你打下来了。
在这种“要么成仙,要么成盒”的修罗场里,大众的行为艺术就显得特别典中典。
他们就像一个迟到的老钱贵族,看着一群已经打疯了的野蛮人,慢悠悠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领结,清了清嗓子说:“各位,我宣布个事儿,我三年后,会变得和你们现在一样能打。”
就问你怕不怕?
同行看了也得傻,不是吓傻的,是笑傻的。
我们再来看看这个所谓的“全新设计语言”。
封闭式前脸,贯穿式灯带,能发光的LOGO。
诶,是是是,我知道,这是电动爹时代的“三件套”,是身份的象征。但大哥,这套衣服,隔壁新势力们从三年前就开始穿了,现在都快成校服了,你现在才穿上,还觉得自己是巴黎时装周最靓的仔。
这不叫设计,这叫路径依赖,这叫肌肉记忆,这叫“我们市场部调研了三年,发现大家都在这么干,所以我们决定也这么干,但要更慢一点,以显示我们的稳重”。
这种稳重,在今天的市场上,约等于半只脚踏进了棺材。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曾经也是大众的忠实拥护者。我真的拥有过一台帕萨特,那玩意儿,怎么说呢,开起来确实有种独特的厚重感,关门声“砰”的一下,感觉整个世界都安全了。
但时代变了。
现在你跟年轻人讲什么“德味儿”,什么“高级感”,他只会觉得你脑子有病。年轻人要的是什么?是车里那块比我家电视还大的悬浮式大彩电,是可以K歌打游戏的电子咸菜,是能让他在副驾的姑娘面前吹牛逼的自动泊车。
你大众能给吗?
渲染图里说,会有全新内饰,全新更大英寸悬浮式中控屏幕。
加大,加大,加大。
好像只要屏幕够大,就能掩盖车机卡顿的尴尬。这就像给一个病入膏肓的人,换上了一身潮牌,你以为他要去蹦迪,其实他是要去ICU。大众的车机,讲真,连我奶奶都嫌弃,觉得不如她那个老年机反应快。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大众比作一个刚睡醒的老头,可能有点侮辱老头了。至少老头们在抢公交座位的时候,反应可比大众快多了。
而且这里面最玄学的一点是,大众似乎还沉浸在自己的“品牌玄学”里。他们觉得,我可是大众,那个在中国卖了几十年桑塔纳捷达帕萨特的无敌存在,我这个标,本身就值十万。
是,曾经是。
但现在,年轻人的信仰是特斯拉,是比亚迪,是那个能把手机生态无缝搬上车的华为任意门。你大众的信仰,还剩下多少?你那点所谓的品牌光环,在绝对的性价比和智能化面前,就是一层一戳就破的窗户纸。
最好的例子就是奔驰,奔驰最值钱的是什么?是品牌本身。所以它电车做得再烂,也有人买单,因为买的不是车,是那个三叉星。这是一种宗教。
你大众有这个级别的宗教感吗?显然没有。你只是个国民品牌,国民的意思就是,有更好的替代品,大家分分钟就跟你说拜拜。
所以,大众这个Tiguan EV,在我看来,就是一次大型的行为艺术,一次不合时宜的自我感动。
他们似乎终于“悟了”,知道不做电车就要被时代的车轮碾死。
但讲真,你看这设计,这参数,这发布时间,他们还是没悟透,骨子里还是那个高高在上、觉得消费者都欠他钱的“高级”大众。他们以为自己是在发动一场“闪电战”,实际上只是在梦游。
真的,求求了,别再搞这些渲染图PPT了,有本事拿个实车出来干啊!
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
可能大众的自动驾驶技术已经登峰造极了,它的关键不在于激光雷达和芯片算力,而在于对中国路况的终极解构——比如“老头乐”。只要把老头乐的行为逻辑完全吃透,什么特斯拉FSD,什么华为ADS,都是弟弟。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
大众会不会在2026年,给我们掏出一个“老头乐规避终极版”的Tiguan EV?
但他们会这么做吗?当然不会。
因为他们是大众。他们最擅长的,就是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然后告诉你,这是一种德味儿的倔强。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