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咱今天不说别的,就聊个邪门儿的事。
上个月月底,我正跟我一哥们儿在路边摊撸串呢,他开个途观L,刚还跟我吹那德系底盘多扎实。
我俩正聊着现在这车市,什么叫“血流成河”,我手机叮咚一响,弹出来个新闻标题——《比亚迪新车首月销量破2万》。
我第一反应,嗨,比亚迪嘛,秦、宋这些车卖两万不跟玩儿似的?
常规操作。
结果定睛一看,不对,主角叫“方程豹豹5”,成交均价超21万。
我当时那串腰子差点没拿稳,直接问我哥们儿:“哥们,你这途观L……落地多少钱来着?”
这事儿就透着一股子魔幻现实主义。
一个月,就一个月,一个全新的品牌,一款造型方方正正、看着就不好惹的SUV,没怎么吆喝,直接就往20万以上的市场里扔了颗深水炸弹。
这哪里是卖车,这分明是揣着牌桌直接把别人的桌子给掀了。
上市前那会儿,圈子里的大仙们算命,个个掐着指头说这豹5顶配没个25万下不来。
为啥?
因为在咱们的认知里,“个性”、“硬派”、“方盒子”,这些词约等于一个字:贵。
所有人都抻着脖子看比亚迪这回要怎么“冲击高端”。
结果人家发布会PPT一亮,17.98万起。
我估计那一瞬间,长城汽车的会议室里,气氛得相当凝重。
它没跟你玩虚的,什么盲订权益、大定锁单,那套互联网新势力玩烂的“饥饿营销”,它看都懒得看。
价格一步到位,干脆得像东北大哥,“就这个价,能喝就喝,不能喝我换一桌”。
这种直来直去的脾气,反倒是在今天这个套路比真诚多的时代,显得格外可爱。
当然了,光老实可干不成事。
豹5这小子,看着像个莽夫,一身腱子肉,实际上心里头门儿清。
我仔细扒了扒它的配置单,好家伙,我直呼好家伙。
DM-p混动,一脚油门下去4.5秒破百。
这是啥概念?
就是红绿灯排第一个,你还在想今天中午吃啥,它已经到下一个路口了。
最骚的是,它跑得比谁都快,吃得比谁都少,官方说亏电油耗6.4L。
这简直是让一头猛虎,学会了猫吃猫粮的优雅,不讲武德。
你以为这就完了?
它把“丐版即高配”这事儿给捅破天了。
人家20万的车上才舍得给的双叉臂悬架、真皮座椅加热通风、50W无线快充,它上来就给你配齐了。
这就好比你只想去馆子里吃碗面,结果老板端上来一碗铺满龙虾鲍鱼的豪华海鲜面,还笑呵呵地跟你说,“没事儿,就收你一碗面的钱。”
你除了喊一声“老板大气”,还能说啥?
我知道,肯定有“懂车帝”会跳出来说:这不就是个样子货嘛,方盒子去越野?
算了吧。
这话放在以前没错,可现在时代变了。
豹5最聪明的地方就在于,它给了你一个硬汉的外表,但骨子里却是一台舒适到能让丈母娘在后排睡着的城市SUV。
它精准地抓住了当代都市人的“精神内耗”:我每天挤地铁、坐办公室,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但我心里必须得有个随时能“逃离”的念头。
豹5卖的就是这个念想。
后排一放倒就是张双人床,自带220V电源能煮火锅,旁边还有个车载冰箱冰着可乐。
它告诉你,世界那么大,你不是去不了,只是你这周还得上班。
这卖的不是车,是成年人的“解药”。
这一切的一切,如果不是挂着比亚迪的标,那都是空中楼阁。
说到底,中国老百姓愿意花20多万买一台国产车,图的不是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图的是个“稳”。
DM这套混动技术,在汉、唐身上已经当了这么多年的“小白鼠”,什么毛病、什么脾气,市场早就摸透了。
消费者心里跟明镜儿似的:这玩意儿,靠谱。
所以,方程豹豹5的爆火,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它是比亚迪在20万这个价位,对着所有合资品牌打出的一记响亮的“将军”。
它在告诉所有人,那个我们曾经觉得“土”、“便宜”的国产品牌,现在不仅能跟你平起平坐,甚至还能把你按在地上摩擦。
那么问题来了,这股“方盒子”热潮,究竟是昙花一现,还是国产车新一轮冲锋的号角?
你们觉得,它能火多久?
评论区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