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法院的封条贴上广汽菲克工厂大门时,这个曾经让无数男人热血沸腾的越野车品牌,终于走完了在中国市场的最后一程。
看着拍卖网站上无人问津的生产线,再翻翻手机里五年前Jeep展厅人挤人的照片,真让人唏嘘——原来汽车市场的淘汰赛,比我们想象的更残酷。
记得2017年那会儿,身边不少朋友换SUV首选就是国产Jeep。
自由光刚上市时,方方正正的前脸配上那七个进气格栅,开上路确实拉风。
当时销售顾问最爱说"不是所有吉普都叫Jeep"的广告词,现在想想真是讽刺。那些冲着美系越野情怀掏钱的车主,估计现在肠子都悔青了。你花二十多万买辆车,图的不就是开出去有面子,用起来省心?结果呢?变速箱三天两头闹脾气,市区油耗动不动12个起,最要命的是4S店修车永远说"这是正常现象"。这种买车像开盲盒的体验,搁谁身上不窝火?
细数广汽菲克这些年的操作,简直就是合资车企的反面教材。2018年央视曝光烧机油问题那会儿,多少车主在4S店门口拉横幅?厂家轻飘飘一句"个别现象"就打发了。更绝的是后续操作——别人家车企被315点名都是连夜整改,他们倒好,继续把同一款发动机装在新车上卖。这种把消费者当傻子的态度,现在看就是自掘坟墓的第一铲土。
说到产品更新,广菲克绝对算得上车圈树懒。现在去展厅看看,十年前的自由光内饰还杵在那儿,中控屏小得像个MP4,车机系统卡得能让你重温诺基亚时代。反观隔壁国产车,吉利星越L三联屏都玩两年了,比亚迪的旋转大屏能刷抖音,长安的语音助手连方言都能听懂。消费者又不是傻子,同样价钱谁不想买配置更高、科技感更强的?我认识个老哥,五年前买自由光时觉得国产车low,去年换车时试驾完领克09,转头就把Jeep钥匙扔给了二手车商。
股东内斗这出戏更精彩。去年初外方突然要增持股份,摆明信不过中方伙伴。广汽也不是吃素的,直接发公告揭短,把双方在新能源转型上的分歧全抖落出来。这就好比两口子闹离婚,当着邻居面互相揭老底,最后遭殃的还不是孩子?最惨的是那些刚买车的消费者,眼看着两家东家撕破脸,心里能不犯嘀咕:这车以后的售后可咋整?
说到售后,现在才是最揪心的。工厂停产清算,4S店关得七七八八,听说连配件供应都成问题。那些还在保修期内的车主,现在保养得跨城找网点,换个零件要等三个月。有个车主群里在传,某款车型的变速箱模块全国只剩最后五个库存,听得人后背发凉。要我说,买车时销售吹得天花乱坠的"终身质保",在厂家倒闭面前就是个笑话。
看看现在的中国车市,简直就是修罗场。比亚迪一个月卖20多万辆,理想蔚来在30万以上市场横着走,吉利长城的新车下饺子似的上市。反观某些合资品牌,还端着架子卖十年前的技术,真当中国消费者人傻钱多?有个做汽修的朋友跟我说,现在店里来的合资车越来越少,反倒是国产车保养要排队。最讽刺的是,很多来修Jeep的车主,下一辆买的都是国产新能源。
广菲克的教训给所有车企敲响警钟:现在的消费者可不好糊弄了。抖音小红书上一堆汽车测评博主,配置参数透明得像玻璃,试驾视频拍得比4S店还详细。年轻人买车前早把参数对比了八百遍,什么零百加速、油耗表现、智能配置,门儿清。还想靠个车标就卖溢价?门都没有!我表弟去年买车,拿着手机给我看他的对比表格,连后排USB接口数量都列得清清楚楚,精得跟什么似的。
更可怕的是国产车的进步速度。混动技术三年前还是丰田本田的护城河,现在比亚迪的销量都快赶上他们总和了。智能驾驶这块,小鹏的城市NGP已经能自己过红绿灯,某些合资车连个自适应巡航都做不顺畅。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现在二手车市场里,三年车龄的合资车和国产车残值率都快拉平了——消费者用真金白银投票的结果最真实。
那些还躺在功劳簿上的外资品牌该醒醒了。中国市场早不是二十年前的样子,现在拼的是真本事。你说你历史悠久,消费者要的是冰箱彩电大沙发;你说你赛道基因,老百姓关心的是油耗能不能再低一升;你吹嘘进口品质,但车主们更在乎车机死机时能不能秒重启。我认识好几个原计划买合资车的朋友,试驾完国产新能源后当场叛变,原因出奇一致:同样的钱,凭什么要忍受更差的体验?
站在长沙工厂长满杂草的停车场里,看着生锈的生产线,突然想起手机行业的诺基亚。当年也是叱咤风云的巨头,因为跟不上智能机浪潮说倒就倒。汽车行业这场变革只会更惨烈,电动化、智能化两把大刀同时砍下来,跟不上节奏的注定出局。听说某德系品牌最近也在大幅降价清库存,下一个倒下的会是谁?反正消费者现在学精了,不见兔子不撒鹰,没真本事的品牌,故事讲得再动听也白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