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半,手机闹钟第三次响起时,我正趴在方向盘上打盹。抬头一看,停车场里乌泱泱停着十几辆越野车——从方盒子造型的硬派老将,到浑身科技感的混动新贵,像是把整个越野车博物馆搬到了眼前。这是我今年接过最疯狂的活儿:一天内试驾15台越野车,从早到晚轮番上场。朋友听说后笑我:“你这是要当人肉试驾机器啊!”但谁能想到,最后让我念念不忘的,居然是辆皮卡。
油门踩到油箱里是什么体验?
第一站试驾的是东风猛士917,刚坐进驾驶座就感觉像被塞进了装甲车。3.3吨的车重加上1050牛·米扭矩,一脚油门下去,推背感直接把人按在座椅上。收费站前堵车时,旁边开卡罗拉的大哥盯着我这台“巨无霸”直咽口水。不过最让我惊喜的是空悬系统,过减速带就跟坐按摩椅似的,连副驾上晕车的同事都夸:“这车颠得比我家的床垫还舒服。”
谁说越野车不能当移动别墅?
中午钻进北京BJ60的后排,刚啃完三明治的摄影师突然两眼放光:“这车能躺平!”放倒座椅后,1米8的大个子居然能伸直腿打滚。更绝的是车载音响,开到最大音量时,隔壁试驾场的教练都探出头喊:“你们在车里开演唱会呢?”不过最让我心动的还是它的“双重人格”:城里开就像穿着西装的拳击手,油门响应快得能秒杀电动车;遇到烂路切到四驱模式,底盘稳得像是焊在了地上。
当混动技术遇上越野老炮
下午试豹5时出了段插曲。刚开进碎石滩,车轮突然陷进泥坑。正打算呼叫救援,仪表盘突然跳出“智能蠕行模式”,四个车轮像装了大脑似的自己找着力点,三下五除二就把车拱了出来。同行的老司机看得直拍大腿:“现在的车都成精了!”回程路上切到纯电模式,4.8秒的零百加速吓得副驾死死抓着扶手喊:“兄弟你开的是越野车还是超跑?”
皮卡能有多离谱?
最后一站试山海炮性能版时,我已经累得眼皮打架。可刚摸到方向盘,3.0T V6发动机的低吼瞬间让人清醒——这动静比我家楼下装修队还带劲。最离谱的是货箱,塞进两台折叠电动车后还能再堆三箱矿泉水。更魔幻的是越野表现:打开专家模式冲上45°陡坡,轮胎碾过碎石的声音像是在放鞭炮,后视镜里飞扬的尘土把夕阳都染成了橘红色。回程路上偶遇暴雨,900mm涉水深度让这辆车直接化身气垫船,车轮卷起的水花比车顶还高。
试完最后一辆车已是深夜,停车场只剩下我和满地车辙。揉着发酸的腰钻进地铁时,手机突然震动——是白天试驾时偷拍的视频:山海炮冲坡时,后斗里没固定好的矿泉水瓶在空中划出抛物线,后排同事的尖叫声混着发动机轰鸣,像极了动作电影里的逃亡镜头。这一刻突然明白,为什么在一堆“正经”越野车里,偏偏对这台能装货、能撒野、还能当移动KTV的皮卡动了心——它让我想起小时候玩的乐高,看似笨拙的块状身体里,藏着无限可能的拼接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