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曾被誉为“国民神车”的汽车,如今沦落到一个月仅卖出23辆!没错,这就是飞度的现状,而曾经它是国内小型车市场的“无冕之王”,甚至以年销超过12.9万辆的成绩称霸市场。25年的夏末秋初,这款经典车型的销量仅相当于许多新能源车型单日数据的零头。飞度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是技术的落后,市场的不屑,还是整个车企战略的崩盘?问题绝不止于这款车本身,背后还暗藏着整个日系车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衰落玄机。这到底是时代的必然,还是另有隐情?
一边是巅峰时期的月销过万,另一边是如今不足百台的惨淡。这样的剧烈反差简直像从山顶直接坠入深渊。飞度为什么会跌得这么惨?是消费者喜新厌旧,还是新能源给了它致命一击?事实远非表面那么简单。本田飞度的三大核心优势曾经是誓夺市场的撒手锏:超低油耗、超高空间利用率和令人咋舌的保值率。但现在,这些优势在新能源车型“碾压式”的强势表现下几乎毫无还手之力。既然如此,为何本田和飞度迟迟没有做出改变?这背后是否存在着更大的战略误判?
要看清飞度的惨败,我们得从它曾经的荣耀说起。2018年时,飞度凭借“买发动机送车”的硬核标签风靡市场。搭载的L15B系列“地球梦”发动机,不仅省油,而且动力出色,像是一部小型车里的“格斗选手”。它的MM理念使得短短4米的车身内能做到空间最大化,乘坐舒适性居然能媲美紧凑型车。而保值率更是令人惊叹,三年保值率遥遥领先同级对手,甚至一度被消费者誉为“投资神器”。
但到了2025年,整个汽车市场被新能源车占领。新能源小车不仅在续航能力上实现飞跃,还在智能化配置上完全吊打传统燃油车。你只需花一个入门版飞度的钱,就能买到配备倒车影像、远程启动、手机互联等年轻人刚需功能的新款比亚迪海鸥。同样是小型车,明明新能源能绕油费还省心省力,试问如今的消费者又有多少理由留恋飞度?
表面上,飞度销量的下跌仅仅是消费者转向新能源车的折射,但深究下去,这场失败更像是一场本田自导的“战略迷航”。你翻开2025款飞度的配置表,会发现它与五年前的车型几乎没有任何本质区别。入门版甚至连倒车雷达都没有,方向盘是硬塑料质感,后刹车还是鼓式制动器,你就纳闷了,这是面向2025的产品还是2015的“库存清货”?更可笑的是,最低落地售价还要7.58万,而这个价位的消费者早就有更优的新能源选择。任何消费者算笔账就会发觉,飞度的“性价比”早已成为过去式。
可对于本田来说,飞度的停产并不意味着完全退场。它依旧抱着“中国市场保有量超过300万台”的底气昂首等待配件市场的需求,甚至副厂件价格也轻描淡写地标榜“加量不加价”。但这样的策略解决了问题吗?中国消费者不再关心飞度的过去有多辉煌,他们更在意未来自己的车能否紧跟潮流。
就在飞度销量自由落体式下滑的那些曾经陪它一起称霸市场的日系车品牌也在遭遇“团灭危机”。2025年7月,整个日系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零售份额仅为12.9%,相比2020年巅峰时期的24.1%,几乎被腰斩。更夸张的是,日系车在“10万元以下的市场”几乎被新能源小车全面封杀。曾经让消费者趋之若鹜的“合资光环”如今只是一个空壳,同样价位下,你选飞度还得花油钱,选比亚迪海鸥不仅能省钱还能享受高科技,买吉利帝豪还会多点豪华配置。消费者不傻,他们很快用脚投票选择更“香”的新能源车型。
说到这里,那些日系车企真的没有试图反击吗?当然不是。本田、丰田等品牌早已开始布局新能源车,但它们的节奏明显慢了一拍。而这一次的节奏错失直接导致了日系车全面的品牌衰落。消费者对飞度的不满不是孤例,它其实就是整个日系燃油车的缩影:固守过去的技术优势,将燃油版本进行年复一年的微调,而忽视了新能源时代带来的技术革命。飞度的失败揭示了日系车在中国市场面临的一场全方位挑战。
可悲的是,日系燃油车的销量下滑并没有促使他们迅速转型,这场困局甚至因为政策而更加复杂。许多城市限行、限牌政策的推进,让新能源车在购置税和使用便利上直接碾压燃油车;而国际燃油车标准的提升又让这些入门车型成本增加,不得不选择“减配保价”的策略。但这种策略无异于饮鸩止渴,只会加速市场份额的流失。飞度在中国市场的停产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而日系品牌的挣扎还在继续。
消费者的口味越来越挑剔,在能选择高智能、低价格的新能源车时,燃油车的“高保值率”和长久耐用已经不是决定性的购买因素了。他们甚至愿意接受新能源汽车可能更高的折旧率,也不再为燃油车的“辉煌历史”买单。这种情绪逐渐让日系品牌与大众市场之间的沟壑越来越深,日系燃油车的分裂,和日益智能化的市场需求成了不解的死结。
飞度在中国的陨落给我们带来了一个警示:过去的优势不能成为未来的偷懒理由。你可以说它曾经有多省油、多耐用、多保值,但这些特质在新能源车的“压倒性价格优势”和“技术碾压”面前根本不值一提。本田似乎还固守着老式的营销思路,认为自己拥有300万车辆的保有量,副厂配件市场够热闹就能继续存活。在新能源全面崛起的时代,大多数中国消费者早已不再为旧时代的光环埋单。如果一个品牌不能与时俱进,最终的结果就是被时代彻底抛弃。
飞度曾经靠发动机和保值率赚得盆满钵满,现在却以23辆的惨淡月销量黯然谢幕。那么:是用户真的变了,还是这款“国民神车”自己输给了现在?你还会为了“合资品质”多花几万块钱,买一辆没有智能配置的燃油车吗?或者说,日系车还有翻盘的机会吗?评论区告诉我你的答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