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比亚迪在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市举行乘用车工厂首车下线仪式,标志着其在拉美市场的本土化生产正式启动,全球化战略进入新阶段。该工厂总投资55亿雷亚尔(约71亿元人民币),从破土动工到首车下线仅用时15个月,展现了比亚迪高效的全球布局能力。
工厂概况与战略意义
产能规划:年产能15万辆,生产纯电动及插电混动车型,包括海鸥、宋Pr逐舰05等,未来还将生产比亚迪King(国王),瞄准巴西主流轿车市场。
本地化布局:工厂采用“三工厂综合体”模式(整车、底盘、电池),并引入刀片电池产线,本地化率超90%,规避巴西即将提升至35%的电动车进口关税。
就业与产业带动:预计创造2万个就业岗位,70%员工为巴西本地人,并带动供应链生态发展。
比亚迪在巴西市场的崛起
销量爆发式增长:2022年仅售260辆,2023年飙升至1.7万辆,2024年突破7.6万辆(同比增328%),2025年1-5月累计销量达3.9万辆,市场份额达9.7%,超越丰田、现代等传统品牌。
细分市场统治力:5月纯电车型市占率92.16%,插混占比35.8%,形成绝对领先优势。
高端品牌塑造:尽管售价为国内的2-3倍,但凭借唐EV(巴西总统卢拉座驾)高端背书及本地化营销,成功树立“高品质新能源领导者”形象。
全球化战略加速
海外销量激增:2025年上半年海外销量47.2万辆(同比增132%),全年目标80万辆,业务覆盖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泰国、匈牙利等地建立生产基地。
应对贸易壁垒:除巴西外,比亚迪在匈牙利建设20万辆年产能工厂以应对欧盟反补贴调查,并自建8艘滚装船船队(4艘已运营)保障物流。
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
工厂采用太阳能+水力供电,配套雨水回收及污水处理系统,契合巴西2030年新能源车占比30%的国家战略。
充电网络建设:比亚迪可能联合巴西政府及企业,推动充电基础设施扩建,缓解当前充电桩不足的问题(巴西仅3500个充电站)。
技术研究中心:比亚迪计划在巴伊亚州建立大型技术研发中心,推动新能源技术本地化创新。
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表示,该工厂是“拉丁美洲可持续交通发展的新起点”,标志着中国车企从产品输出迈向技术标准输出(如充电标准纳入巴西法规)。
此次首车下线,不仅巩固了比亚迪在拉美市场的领导地位,更彰显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全球化布局的韧性与实力。在这里,中国AI智能驾驶技术与巴西街头涂鸦碰撞,动力电池工艺对话桑巴韵律。未来,比亚迪将继续深化本地化战略,推动全球汽车产业绿色转型。
比亚迪巴西工厂不仅是其全球化战略的重要支点,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出海”的标杆案例。未来,随着产能提升、本地化深化及市场拓展,该工厂有望成为拉美新能源产业中心,推动比亚迪在全球市场的持续增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