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感性的“家”遇上理性的“机械”,你会怎么投票?

来自一个问题一台油车,为什么最看重的是底盘而不是内饰的豪华配置?虽然不是绝对的,但是油车时代大概是这么样子?一台车的购车决定性因素是底盘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在权重上基本是压倒性的。

而到了电车/智能车时代,即使替换到新三大件(电池/电驱/电控),内饰及配置相比。在购车决策上的权重也不再是那么的压倒性,甚至有时候还反转了。

为什么?个人理解,两个点:

1.底盘三大件的技术壁垒

2.车这个物件所承载的属性

在油车时代,底盘三大件都是各自品牌的核心技术,都是体内的(变速箱也是一开始在体内,后来为了扩大业务剥离出去)。发动机热效率、变速箱逻辑、底盘几何,全靠多年 know-how 和试验积累。这些事一台台车,一个个地区,一个个国家迭代出来的🦣,内燃机每一个百分比的热效率提升,都是无数“靶点”中试出来的。

这些,经历接近百年的沉淀,技术壁垒变得越来越深厚。

当感性的“家”遇上理性的“机械”,你会怎么投票?-有驾

后来者不是不能追赶,而是:

没法跨越空间和时间,去走捷径,去弯道超车。

所以,在油车时代。底盘三大件圈层基本固化,无法在几年内完成阶层跃迁。

当感性的“家”遇上理性的“机械”,你会怎么投票?-有驾

但即使固化,权重不重的话,也不会成为购车时的决定性参考因素。

这就来到第二点,一台车所承载的属性在不断地提高/扩展

从一开始,只是想要一台更快的吗。到,快了以后想又快又惬意。到,我的车要比别人的车更有地位的抽象衍生。

但,在油车时代。车更多的还在以“移动工具”为第一性原理。在这个原点出发,衍生出来的舒适/豪华。

所以,移动工具的第一性原理最大的支撑,就是底盘三大件。好不好开,省不省油,安不安全,耐不耐用。基本上底盘三大件+骨架就同时决定了一台车的下限和上限了。

嗯,在移动工具这个范畴内来说的话。

当感性的“家”遇上理性的“机械”,你会怎么投票?-有驾

而现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寄期于汽车上。在想要一台好的移动工具的基础上,想把车当作一个“移动的家”

辣,只要心里会把车假设成一个家,就会对装修的豪华程度有完全不一样的要求与权重。

而且电车时代,把动力这部分的技术壁垒给绕过去了。传统三大件少了两个。甚至智能底盘也正在挖传统底盘调校的墙角。

当感性的“家”遇上理性的“机械”,你会怎么投票?-有驾

买到的车,指标上,新车性能上,用户能感知的性能上,基本都不错了。(当然:可靠耐久/安全/底盘调校这些,我觉得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的)。

所以,虽然,第一性原理可能没变,但是会有第1.5性原理。有的时候,个人偏好不同,甚至会更重视”家”这个属性。

当感性的“家”遇上理性的“机械”,你会怎么投票?-有驾

也就导致了,三大件”显得”在购车决策中,不再是那么大的显性因素。

但是,汽车这个古老的行当。在咱们这正在经历一个巨大的激荡期。现在只是其中一个断面。

现在这个断面是:

“底盘三大件”从“选车锚点”退到“长周期品质背书”;而关于家的“触手可及的体验”接过了 C 位麦克风。

但是,三大件还是四个轱辘的私人移动工具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可能没有之一)。

今后,可能会顺着现在的方向一路狂奔,也有可能螺旋向上,也有可能会有一些回归。

亲身经历中,留个戳,继续观察。

好了,聊到这。最后来个小调查

如果让你多给 2 万块预算,你会把它塞进哪儿?

A. 升级更高密度电池,续航+50 km

B. 换一套顶配智驾硬件,解放右脚

C. 把座舱做成“小客厅”,真皮+座椅按摩+环绕音响

D. 继续卷到底盘,来套自适应空气悬架

在评论区打出 A/B/C/D(或者自定义选项),顺便丢一句理由:

你最想「立刻能感受到的爽点」是什么?

你觉得 5 年后,自己的答案会不会变?

#图文打卡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