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每次看到宝马发新车,尤其是新的7系,我就感觉像在看一部连载了好多年的热血少年漫。主角团每年都要换身新装备,然后跑到大魔王面前喊一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中年穷!今年我必将你斩于马下!”而那个大魔王,永远都是奔驰S级,就坐在那里,面无表情,甚至有点想打哈欠。
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共生关系,或者说,相爱相杀。2025款宝马7系这事儿,本质上就是宝马又一次的年度“整活儿”。不装了,摊牌了,我今年所有的KPI,就是让买S级的那些老板们,在签合同的最后一秒,心里咯噔一下。
你看这个外观,宝马是彻底悟了,或者说,彻底颠了。之前的宝马,还想假装自己是个优雅的运动健将,现在不了,直接告诉你,我是练金钟罩铁布衫的。那个标志性的双肾进气格栅,现在已经不能叫格栅了,得叫“城门”。设计师估计是三体人附体,上来就是降维打击,就是要用最粗暴的视觉冲击力告诉你,我来了,我很贵,你离我远点。旁边的激光大灯像两把淬了毒的匕首,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这就是赤裸裸的挑衅,对着S级那张四平八稳的“老板脸”一通输出,就问你怕不怕?
然后是尺寸,5米27的车长,3米21的轴距。这已经不是车了,这是移动的行宫,是压缩毛巾,见水就发。宝马深刻地明白一个道理,在百万级这个修罗场,空间和尺寸不是参数,是尊严。你比我短一厘米,你就是输了,你就是丐版,你就是不纯粹。所以怎么办?加大,加大,加大。大到让后排的老板可以翘着二郎腿打一套八段锦,这事儿就算成了。
最有意思的是动力系统。燃油、混动、纯电,三条路子一起走。这操作,典中典。这不是技术路线的选择,这是在开自助餐厅。宝马的心态就是:“我不管你是什么口味,甜的咸的辣的,我全都有。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燃油版是给那些心里还住着一个巴伐利亚引擎梦的老炮们准备的“情怀税”;混动版是给那些既要又要的“中间派”准备的赎罪券,上得了绿牌,下得了赛道;至于纯电版,那个530马力、4秒破百的i7,那就是宝马的“雷电法王”形态,是掀桌子用的最终武器。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懂我意思就行。宝马给你的不是选择,是一种“你总有一款会落入我手中”的阳谋。配合上那个什么xDrive四驱和空气悬架,讲真,这些技术名词对于目标用户来说,重要吗?不重要。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概念,一个“我全都要”的概念。是一种“我的车,在物理层面已经无懈可击了”的玄学信仰。
但我作为一个开了几年车的中年人,我告诉你,决定豪华车体验上限的,从来不是实验室里的参数,而是马路上最不讲理的“老头乐”。你所有的智能驾驶、空气悬架、零百加速,在一位逆行闯红灯并且坚信“只要我够快,规则就追不上我”的大爷面前,都是虚妄。我上次在菜市场门口就被一个大爷的电动三轮别了一下,真的,那一瞬间我感觉我车上所有的雷达都宕机了。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这才是真正的黑暗森林。
所以,宝马7系硬刚S级,靠的是这些吗?是,但又不全是。
这个价位的竞争,还保留着一丝古典的体面,像两个高手过招,点到为止。但在下面,在20-30万的市场,那已经不是竞争了,那是大逃杀,是道诡异仙。友商最好的营销手段是直接把对手的餐厅给爆了。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现在的乐道、深蓝,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大家的心态都爆了,要么成仙,要么成盒。这帮人是真的疯了!
在那种环境里,再回头看宝马和奔驰的“神仙打架”,你甚至会觉得有点可爱。
奔驰S级最值钱的是什么?是那个三叉星徽。它是一种“秩序”,一种“我不说话,但你们都懂”的默契。买S级的人,买的不是车,是一种“我不需要再向世界证明什么了”的松弛感。
而宝马要做的,就是把这种安全感,给你干碎。它用那个夸张的大鼻孔,用那个比你多零点几秒的加速,用那个看起来更酷炫的iDrive 8.0大连屏,不断地在你耳边喊:“看我!看我!我比他强!你真的不心动吗?”它不是秩序,它是秩序的挑战者。
所以2025款宝马7系能不能干过S级?我问你,这重要吗?
不重要。
会买奔驰的人,就算你把宝马夸上天,他出门右转还是会走进梅赛德斯的展厅,因为他需要维护自己内心世界的那个信仰。而会买宝马的人,就是喜欢宝马本身那种带点攻击性、带点“不服就干”的气质。他享受的是那种“虽然我们都很有钱,但我比你快零点一秒”的快感。
这两种人,他们的决策逻辑,早就跟性价比、操控性、科技配置这些东西脱钩了。那是一种近乎宗教的品牌认同。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最终,买单的,不过是为自己的世界观投票罢了。因为这种爱,就是这么不讲道理。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