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被看作 “中高端” 的 250cc 踏板,如今价格直接下探到 1.3 万起步,配置还比同价位 150cc 高一大截。这波操作,直接让不少准备入手 150cc 的人犯了难。
先看价格。以前 150cc 主流价格在 1.3 万到 1.8 万,250cc 大多要 2 万左右。可现在,台荣荣 250 这样的 250cc 车型,1.3 万就能拿下,和 150cc 的差价不到 10%。
更有意思的是天鹰 TX250E,15980 元的价格,配置却比 19980 元的光阳赛艇 CT250 还高。这种价格倒挂的情况,现在在市场上挺常见。
安全方面,250cc 基本都标配双通道 ABS 和 TCS,而 150cc 只有顶配车型才可能有,比如维多利亚 250Si+。
智能配置上,天鹰的 7 寸 TFT 投屏仪表、赛科龙 RT3 的毫米波雷达,对比 150cc 普遍的单色 LCD 屏,简直是降维打击。
性能上的差别也不小。250cc 平均功率有 18.5kW,像宗申 SR Max250 就是这样,而 150cc 大多在 912kW,动力差了一大截。
续航方面,250cc 油箱一般 1217L,赛科龙 RT3 能跑 500km,150cc 普遍只有 810L,跑长途得频繁找加油站。
以前大家买车,觉得 150cc “够用就好”。可现在不一样了,通勤、短途出游、偶尔载个人,大家想要的是一辆能应对各种场景的高配车。150cc 显然满足不了这种需求,250cc 自然就成了香饽饽。
力刻 250T 有个厉害的地方,它是同级里唯一用对向 8 活塞卡钳的,再加上博世 ABS 和 TCS,制动距离能缩短 20%。下雨下雪天骑,或者载着人、拉点东西,心里都踏实不少。
天鹰 TX250E 性价比很高,15980 元就标配行车记录仪和胎压监测,不用自己再花钱改装,售后成本能降 30%。760mm 的低座高,还有 ESS 紧急制动灯,新手或者天天通勤的人骑正合适。
适合长途穿越的,有赛科龙 RT3 智慧版和 QJMOTOR 鸿 250ADV。
赛科龙 RT3 技术上有突破,国产首搭 77GHz 毫米波雷达盲区监测,17L 的大油箱也适合摩旅。最贴心的是原厂加热手把和座垫,零下 10℃骑也不怕冻手冻屁股。
QJMOTOR 鸿 250ADV 整备质量只有 158kg,是同级里最轻的,在非铺装路面上通过率能提高 40%。中置油箱加龟背胎的设计,让踏板车也有了 ADV 的多功能性。
追求性能操控的,看看宗申阿普利亚 SR Max250 和赛科龙 RT2。
SR Max250 是赛道级调校,KYB 减震加双气囊后悬挂,金卡纳弯道侧倾角能提升 15°。26 匹马力,极速能到 135km/h,喜欢速度的人会爱它。
赛科龙 RT2 就像个灵活的小钢炮,050km/h 加速只要 3.4 秒,轴距短,在街巷里穿梭特别方便。油耗也低,实测 2.8L/100km,一年下来比 150cc 能省 1500 元油费。
有人说 250cc 油耗肯定高,可实际数据不是这样。无极 SR250GT 油耗 2.84L/100km,比本田 PCX150 的 2.9L 还低。这是因为它用了四气门和博世电喷系统,把低速燃烧效率优化了。
还有人觉得 250cc 车身笨重,鸿 250ADV 只有 158kg,比雅马哈 NMAX155 的 159kg 还轻,推重比反而更好。
担心售后没保障?赛科龙、无极依托隆鑫体系,在 90% 的地级市都有网点,力刻戈壁 250 还承诺 5 年质保,根本不用愁。
先看预算。1.3 万级,台荣荣 250 性价比极高,就是智能配置少点。1.6 万级,天鹰 TX250E 配置全,赛科龙 RT2 操控好。2 万级,赛科龙 RT3 适合摩旅,宗申 SR Max250 适合性能控。
再看场景。天天通勤,天鹰 TX250E 的智能安全配置更合适,赛科龙 RT2 灵活,也不错。喜欢摩旅,赛科龙 RT3 的续航和雷达有优势,鸿 250ADV 能应付各种地形。
还要注意风险规避。对品控敏感,就选赛科龙、无极这些老牌大厂。考虑保值,天鹰、古思特二手折价率 30%,要谨慎。
2025 年第一季度,250cc 踏板车销量同比增长 40%。有预测说,到 2026 年,150cc 市场可能萎缩到 30%,250cc 会成为通勤新基准。
买车别再只看排量了,多看看配置、性能是不是适合自己的场景。技术发展带来的红利,得抓住,买对不买贵,才是聪明的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