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走进法拉利工厂,车企互相研究,网友热议调侃不断

小米SU7 Ultra现身法拉利工厂,全网哗然。有人说,法拉利终于撑不住了,连中国“新势力”都得研究一番。还有人开玩笑,称这是陈震送给法拉利老爷子的生日礼物。热闹不已,锅里炖豆腐,秀场天天变。

其实,车企之间买对方的车,研究人家的优缺点,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真正做事的公司,从不迷信什么“百年品牌”光环,也不盲目追捧“自主创新”。车圈的逻辑永恒而简单,如果敌人用石头打你头,那你好歹得知道这石头从哪个洞里滚出来的、光滑得能不能打火。所以研究竞品,是升级的捷径,也是行业的基操,就像学生考试要看学霸错哪道题,咱们找机会抄点作业,至少防止张冠李戴。

但法拉利和小米这俩字放一起,注定成了流量的孪生兄弟。豪门遇见小学生,吃瓜群众的快乐翻倍。毕竟在传统的汽车鄙视链里,法拉利的地位早已脱离地心引力,而国产品牌总被扣上“新生菜鸟”的帽子。小米SU7 Ultra能让法拉利认真到花真金白银买回去拆开研究,这本身就说明一个事实:中国制造这两年,闷头往前窜的速度,跑得全球同行胆战心惊。三年前,说小米汽车和法拉利同台竞技,人们多半觉得你喝多了;如今,连法拉利技术员都认认真真泡在国产电动车底盘那口锅里,掂量掂量,看看是不是锅里有啥珍宝。

小米SU7走进法拉利工厂,车企互相研究,网友热议调侃不断-有驾
小米SU7走进法拉利工厂,车企互相研究,网友热议调侃不断-有驾

说到底,向强者学习,向对手学习,是所有企业的必修课。前两天辉瑞高管坦言“我们都拿中国药拆成碎片研究”,难得财经圈不再张牙舞爪,静下心琢磨点真本事——同理,今天法拉利买小米,就是明天奔驰研究比亚迪,后天三星卖力扒拉华为。商业世界就是这样递进的,只有持续警惕,不低估、也不高估自己,才能不至于被爆冷门击穿底裤。

但群众需要热闹,互联网更需要段子。有人不忘把“法拉利老爷子生日彩礼”搬出来调侃,陈震这位无辜的车圈弄潮儿,不知怎么的便又“躺枪”——调侃的力量,果然比法拉利4.5秒的百公里加速还快。大家在键盘上笑得人仰马翻,连带把陈震当成了小米的吉祥物,仿佛他一手抱稳了中国制造的火种,一手传递给了意大利老贵族。

小米SU7走进法拉利工厂,车企互相研究,网友热议调侃不断-有驾
小米SU7走进法拉利工厂,车企互相研究,网友热议调侃不断-有驾
小米SU7走进法拉利工厂,车企互相研究,网友热议调侃不断-有驾

可幽默之外,其实也值得动动脑。全球汽车产业百年流变,早年间学美国,再卷日本,后来连韩国现代都能混进一席之地。现在轮到中国品牌高调输出赛道,谁能想到几年里“用苹果学华为、用法拉利学小米”会成现实呢?这恰恰表明:只要能做好产品,踩中用户需求,就是王道。大牌未必永恒,小厂可能逆袭。豪车买回国产新能源,衡量的不只是技术,更是一种心理坐标的迁移——低头学习,是全球化浪潮下的必然动作。今天你敢吹法拉利的百年血统,明天人家从你这里偷走了电池保温专利,风水轮流转,没人能永远占据食物链顶端。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生日礼物”风波背后,凸显了信息传播的另一种常态——真真假假,半信半疑。网友玩梗,媒体跟风,主角躺着也中枪。传言十有八九是二手段子,正主儿总得出来澄清一番。可有意思的是,虽然不少人打趣,陈震本人却要郑重辟谣,说自己根本不认识法拉利老爷子,送礼物更是无稽之谈。这就像网络流行语从来不是哪个专家策划的,大家嘴一歪,流量分三成,最后谁也说不清最早起头的是谁。

真真假假,正如许多中外企业在技术追逐游戏中的角色:今天是模仿者,明天可能就是被模仿的对象。时代的浪潮在变,笑话也在变——不变的是:认清现实、不断学习,才不会被新玩家拍在沙滩上。

所以,当你下次再听到谁家车厂买了对手的竞品,不妨淡定些。没人天生高贵,也没人永远低人一头。创新不分先后,务实才是生存之道。至于“陈震送大礼”的传闻,就像网上一切不靠谱消息一样,权当消遣,一笑了之吧。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