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再登全球销量巅峰,美国狂卖22.5万,中国遇冷仅15.3万辆,霸主地位暗藏隐忧
提起丰田汽车,大多数中国消费者的第一印象往往是“皮实耐用”“保值率高”,而在世界市场的大棋局中,这家日本车企却一直是无可争议的领头羊。但就在刚刚过去的8月,丰田再度以90万辆的全球销量问鼎榜首,其中美国市场一路高歌,售出22.5万辆,而中国市场8月仅有15.3万辆的成绩。这场表面风光背后,丰田的江湖地位是坚不可摧,还是暗流涌动?让我们一起深入丰田的全球战场,揭开高销量下的真实烦恼。
每每谈到丰田的全球统治力,都离不开那张令人咋舌的销售榜单。2023年整年,丰田集团(包括丰田、雷克萨斯、大发、日野)一举拿下了1120万辆的销售纪录,比老对手大众集团高出近两百万。一边是全系车型遍布全球大街小巷,另一边又有高分保值率常年霸榜。如此“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局面,似乎为丰田铸就了一道坚不可摧的护城河。回到8月,丰田以90万辆蝉联“全球月销王”,同比又涨了1.3%。前八个月累计销量更是达到740万辆,超过了无数同行的全年目标。
细数这场全球“丰田秀”的看点,美国市场当属最大赢家。当全线品牌在美国市场共享22.5万辆的优异成绩单时,同期的中国市场却略显落寞,仅交付出15.3万辆。这是一个值得玩味的数据,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势头如虹的背景下。美国人对丰田的钟爱可谓根深蒂固,混合动力、皮卡、SUV牢牢占据主流道路,出租车司机、家庭主妇、公司高管无不将凯美瑞、坦途、RAV4挂在嘴边。有数据统计,2023年丰田在美国全年销量约225万辆,常年位居市场前三,与通用、福特轮流坐庄。图片显示,美国街头随处可见丰田旗下的常青车型队伍,丰田显然成了美国人的“用车习惯”的代名词。
丰田能够稳坐冠军宝座,有“三板斧”撑腰——全球协同生产、产品全覆盖、混动技术独步天下。2025年8月,丰田集团全球产量高达83.7万辆,在产量和销量两端齐头并进。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混合动力——一项令同行望尘莫及的独门绝技。从没有充电压力的混动普锐斯,到霸气侧漏的混动汉兰达,丰田巧妙应对了电动化大潮未全普及的尴尬期,化复杂为简单,收割了一大批务实消费者。
美国车市对丰田的认可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丰田在美国比去年同期增长13.6%,各路销售店忙得不可开交。而且雷克萨斯这个高端子品牌在美国的豪华车市场同样大杀四方,可以与宝马、奔驰一较高下。特别是SUV市场里,RAV4常年占据冠军宝座,坦途、塔科马两款皮卡也在美国工地、农场大显身手。当地销售员甚至调侃,手里握有一张丰田订单,几乎等于坐上印钞机,足见丰田在美国是个响当当的“印钞品牌”。如图所示,美国丰田汽车卖场人头攒动,各式新车型争奇斗艳,热销气氛一目了然。
再把目光转向东方,中国市场却充满焦灼的不安。曾几何时,丰田在中国市场的口碑如日中天,年销量最高攀至194万辆,连续多年正增长。但从2023年起,风向急转直下——丰田在中国出现了十年来的首次下滑,全年跌至190万辆。而今年8月,又仅售出15.3万辆,同比增长率还不到1%,可谓“动力不足”。若对比全国汽车市场正在高速切换到新能源阵营,丰田的颓势就愈发明显。曾经占据燃油车核心市场的卡罗拉、凯美瑞、RAV4,如今不得不和比亚迪、特斯拉、蔚来、小鹏等新能源异军突起的新势力正面较量,局势之紧张,可想而知。
究其根本,电动化转型的迟缓是丰田最显著的短板。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突破50%,满大街一片电车新势力。而丰田似乎还在“捏着混动饭碗不肯撒手”,旗下纯电动车型无论市场声量还是产品力都难以同国产品牌抗衡。有媒体披露,一位广东车主计划更换座驾时毫不犹豫选择了比亚迪,直言“丰田的电动车太没诚意,看不起中国市场”。这一句话道出了丰田当下面临的最大难题——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声招呼都不会打。
一组市场数据揭示出中国消费者购车观念的天翻地覆。以往买车首选燃油车,讲究实用、保值,如今90后、00后开始主导市场,他们更看重科技、智能、互联等新体验。比亚迪、吉利、蔚来等国产品牌不仅价格亲民,而且配置“卷”到极致,而丰田的“保守”显得有些落伍。过去备受青睐的卡罗拉、凯美瑞如今已被打折促销冲淡了高光时刻。在近期的车展上,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国产品牌展台人头攒动,而丰田展台则颇显冷清,足见市场竞争有多么焦灼。
另一边,丰田在日本本土的市场也遭遇了不小波折。2025年8月销量才9.6万辆,同比居然下降了12%。作为老家市场却不断走低,让不少投资人直呼意外。业内分析认为,日元贬值、消费者换车周期拉长,以及国内环保法规升级等多重因素共同挤压了丰田在本土的市场空间。即便有着庞大的忠实用户群,依然难抵大环境的寒意。
对比全球各地的“丰田表现”,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欧洲等地普遍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尤其是在北美和欧洲市场。表现抢眼的同时,拉美、东南亚、中东部分地区却增长乏力甚至出现负增长。例如墨西哥、巴西、印度尼西亚等市场在8月销量分别同比下滑10%至27%。当然,也有像巴基斯坦这种增长46%“大黑马”,不过体量太小,难以撼动大盘。全球市场如同一盘围棋,丰田在欧美收获“多子”,却在中国、亚洲部分地区被“吃掉几子”,如何平衡东西方的此消彼长,成了丰田最考验智慧的难题。
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尽管在中国电动车的浪潮下略显滞后,丰田并未完全“掉队”。各路消息显示,丰田正加大在中国的新能源研发投入。多款新能源车型如bZ纯电动系列、铂智3X被寄予厚望,但市场反应冷淡。比亚迪的疯狂降价促销、特斯拉的智能座舱攻势,让丰田措手不及。今年年初,丰田还特意邀请中国研发团队“深度共创”,以期逆转颓势,不过消费者是否买账,还需时间来检验。图为丰田纯电新车在广州车展的展台现场,媒体对其期待与质疑并存,现场咨询者寥寥。
与此同时,丰田在混动技术路线上的坚持也让其收获一批忠实用户。混合动力车型销量的持续增长,是丰田应对全球油价波动、环保压力的独门法宝。例如RAV4、卡罗拉混动版在多个市场始终是“省油冠军”,老司机纷纷点赞:“不用充电,省心省钱,还是信得过丰田!”数据显示,8月混动车型贡献了丰田全球销量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美国、加拿大、欧洲市场尤为突出。但在中国,混动和电动的“双线受压”局面让丰田急需转型再出发。
面对未来的市场风云,丰田并非毫无准备。一方面其正在加快新能源产品线的完善,力争在2026年前推出10款全新电动车。另一方面在全球布局深耕本土化,数据显示,丰田集团2025年1-8月的产量已经超过730万辆,工厂遍布中美欧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产能调配、渠道下沉,丰田希望稳住基本盘,等待下一轮市场拐点的到来。
从数据上看,丰田在全球“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格局还远未到山穷水尽。美国市场如日中天,中国市场的挑战则成了必须攻克的堡垒。未来能否在新能源浪潮中精准转身,同时稳固传统燃油车地盘,关系着丰田能否继续在全球“独步江湖”。对中国消费者和行业来说,丰田这个老牌冠军的崛起与坚持,既是标杆,也是镜鉴。市场从不会等人,抓住变革的风口,才能延续传奇。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