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撤离中国,发动机都拆走!40年辉煌为何瞬间归零_

最近大家可能都听说了个事儿,三菱汽车,这个咱们熟悉了几十年的日本牌子,基本上算是彻底跟中国市场说再见了。

不光是卖车的店少了,连它在沈阳那个专门造发动机的老厂子,都悄悄改了名,把“三菱”两个字给去掉了,厂子也卖给了一家叫“北京赛苜”的公司。

从去年关掉长沙的整车厂,到今年把发动机生产线也清盘,这前前后后,也就一年多点的时间。

好多人就纳闷了,三菱当年多牛啊,怎么说不行就不行了,辉煌了快四十年的家底,好像一夜之间就清零了?

三菱撤离中国,发动机都拆走!40年辉煌为何瞬间归零_-有驾

这事儿,咱们得坐下来好好聊聊,其实一点也不突然。

咱们先说说三菱最风光的时候。

时间得倒回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和二十一世纪初。

那时候,咱们国家自己的汽车工业还在起步阶段,最头疼的就是没好的发动机,那可是汽车的“心脏”。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三菱站了出来,它的4G系列发动机,特别是那个叫4G64的,简直成了国产车的“救命稻草”。

那时候的长城、比亚迪、奇瑞、哈飞,一长串的国产品牌,它们最早期的车,掀开引擎盖,里面躺着的大概率就是一颗“三菱心”。

三菱撤离中国,发动机都拆走!40年辉煌为何瞬间归零_-有驾

为啥都用它的?

因为三菱的发动机技术成熟,质量稳定,不容易出毛病,而且它还愿意卖给你。

对于当时急着造车又没核心技术的中国车企来说,这简直是雪中送炭。

可以说,三菱发动机奶大了半个中国汽车品牌,这话一点不夸张。

除了卖发动机,三菱自己家的车也争气,尤其是那台叫帕杰罗的越野车,外号“山猫”。

在当年,那可是越野圈里的“神车”,地位就跟现在的“大G”差不多。

底盘扎实,四驱系统强悍,能跑烂路,能上高原,是很多政府单位、地质勘探队的首选座驾。

三菱撤离中国,发动机都拆走!40年辉煌为何瞬间归零_-有驾

谁家要是有一台帕杰罗,那绝对是身份和实力的象征。

靠着卖发动机和卖帕杰罗这两手,三菱在中国市场上是赚足了名声和票子,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可好景不长,转折点发生在2000年。

那一年,三菱爆出了震惊全球的“刹车门”丑闻,被发现长期、系统性地隐瞒车辆的质量缺陷,其中就包括帕杰罗的刹车系统问题。

这事儿一下就把三菱给打蒙了。

大家想想,买日本车图的是什么?

不就是图个皮实耐用、省心可靠吗?

三菱撤离中国,发动机都拆走!40年辉煌为何瞬间归零_-有驾

结果你三菱,一个以技术和硬派著称的品牌,居然在最基本的安全问题上糊弄消费者,这下子口碑彻底崩了。

信任这东西,建起来需要好多年,毁掉它,一次就够了。

从那以后,三菱在中国消费者心里的形象就大打折扣,这道裂痕,再也没能完全愈合。

当然,后来三菱也努力过。

特别是在跟广汽合资之后,2018年推出的欧蓝德车型,靠着“20万以内、四驱、七座”这个非常精准的卖点,一下子火了,一年卖了14万多台。

当时很多人都觉得,三菱这是要缓过来了,要东山再起了。

但谁也没想到,这居然是它最后的辉煌。

三菱撤离中国,发动机都拆走!40年辉煌为何瞬间归零_-有驾

问题出在哪了呢?

首先是它自己“家里”出了问题。

三菱后来加入了日产-雷诺联盟,本来想着能抱团取暖,结果联盟的头儿戈恩出事被抓,整个联盟内部乱成一锅粥,大家都在争权夺利。

三菱在里面本来就是个小弟,话语权不大,这么一折腾,新车型的研发和投入基本就被搁置了。

你看从欧蓝德之后,三菱还有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新车吗?

没有了。

三菱撤离中国,发动机都拆走!40年辉煌为何瞬间归零_-有驾

最后实在没办法,为了应付新能源的政策,居然直接拿广汽埃安的一款电动车,换上自己的标,当成新车“阿图柯”来卖。

这事儿干得太掉价了,车主们在网上一片骂声,觉得这根本不是造车,是糊弄人,把自己的品牌当儿戏。

更要命的是,三菱这家公司的反应速度,实在是太慢了,慢得跟不上中国的节奏。

有个例子特别能说明问题:说是在广州的工厂,想给车改个车灯的设计,就这么点小事,都得把方案报到日本总部去,等那边一层一层审批下来。

等批文下来,黄花菜都凉了。

您再看看现在的中国车企,尤其是那些新势力,三个月就能推出一个改款,半年就能发布一个全新平台,整个市场都在拼速度、拼创新。

三菱这种僵化的管理模式,还停留在上个世纪,怎么可能竞争得过?

三菱撤离中国,发动机都拆走!40年辉煌为何瞬间归零_-有驾

六年时间里,对手们都迭代好几轮了,它连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全新车型都没拿出来。

这种“慢”和“乱”的直接后果,就是工厂和市场的双重崩盘。

长沙的整车厂,到2022年的时候,一年的开工时间还不到两个月,开工率只有16%,四千多号工人天天守着空荡荡的车间,心里能不慌吗?

沈阳的发动机厂更惨,高峰时期一年能生产将近一百万台发动机,到去年产量掉到了二十万台,而且买家也只剩下众泰这种快要倒闭的小厂了。

曾经把它当“心脏”的比亚迪、长城,早就用上自己研发的发动机了,根本用不着它了。

所以,最后的结局也就顺理成章了。

工厂停工,生产线卖掉,库存的二十万台发动机,最后打包卖给广汽埃安,当成维修用的零配件。

三菱撤离中国,发动机都拆走!40年辉煌为何瞬间归零_-有驾

一个曾经的技术巨人,就这样被拆解得七零八落。

对于老车主来说,虽然三菱承诺未来十年还会供应配件,修车不成问题,但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车成了“绝版”,二手车价一落千丈,心里肯定不是滋味。

去年还能卖五万的欧蓝德,现在挂三万块都没人要。

而那些曾经在三菱工厂里以造发动机为荣的老师傅们,也纷纷转行,去了新能源电池厂,这本身就是时代变迁的一个缩影。

说到底,三菱的离开,不是被某一个对手打败的,而是被整个时代给淘汰了。

它输给了自己僵化的体制,输给了自己对市场变化的迟钝。

更重要的是,它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的真正崛起。

我们不再是那个需要靠买别人“心脏”才能造车的学生了。

现在,我们的国产车研发投入已经超过了所有外资品牌的总和,我们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有了在全世界都叫得响的品牌。

三菱的退场,正是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