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日本车在国际舞台上真是风光无限呀!
像丰田、日产这些牌子火遍全球,汽车产业也变成了日本经济的支柱,支撑着日本人过上高质量的生活。
可这会儿,局势一转,日本的汽车行业竟然遇上了前所未有的难题,而咱们中国的车子却在飞速追赶,快得让人咋舌。
回想起过去,那时候,日本企业在家电、手机、通讯、电脑和汽车这五大行业里可是风头正劲,叱咤一时。不过到了90年代开始,日本在其他行业慢慢开始衰落,这会儿,汽车工业反倒变成了它们最后的“坚守”。
全球汽车市场规模已经突破1万亿美元,和手机、电脑以及通信设备这三大领域的总和差不多,而日本的汽车公司在这份庞大棋局中可是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丰田、本田、日产等企业,总资产总额达到了7000亿美元,稳坐全球汽车行业的头把交椅。而在零部件方面,这些公司在 worldwide 也是数一数二,霸占着领先地位。
在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中,日本有35家企业名列前茅,数量远远超过美国的30家和德国的18家。
汽车行业每年为日本创造了多达542万个就业岗位,2021年,日本的人均GDP达到了3.93万美元,这离不开汽车产业的巨大贡献,为许多普通百姓提供了收入丰厚的工作机会。
在日本,工资最低的汽车工人一年也能拿到十几万呢!
汽车公司员工作为最高的普通岗位,一年能挣到688万日元,折合大概34万人民币。在日元还没贬值之前,这些岗位的年薪大致是在25万到45万人民币这个范围内。
可以说,汽车行业一直是日本经济的重要支柱,可是随着时代的巨浪不断涌起,全球汽车界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动化和智能化成为了新的发展潮流。
在这个大势所趋的浪头上,日本汽车似乎变得有些跟不上节拍,逐渐被卷入了不少难题之中。
日本车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比越来越小,特别是在曾经优势明显的中国市场,2024年日本车企的份额从2019年的23%跌到了12%,明显显出一副颓势的模样。
在东南亚这边呢,咱们中国新能源车插得比谁都快,市场份额从5%一下子飙到了18%,绿牌的电动车数量也超过了蓝牌的本田,结果呢,日本车企的生存空间被大幅挤压,局势变得挺紧张的。
销量情况看得很清楚,到了2024年6月,丰田、本田、日产三家都公布了在日本本土减产的消息,累计减少了30万辆的产能,主要原因是经销商那边的库存里燃油车堆得满满的,卖不出去的车实在太多。
日本汽车现在遇到的难题,很大程度上跟技术转型跟不上步伐有关。多年来,日本一直在传统燃油车的技术上下功夫,变速箱、发动机、喷油嘴这些方面绝对是有真功夫。
一到电动车时代,重心就转到电池、电机和电控上,整个赛道也被重新洗牌。尤其在电池这块,宁德时代一个品牌就把日本十家厂商的出货量都甩在后头,日本的车企在电池技术方面,差距明显拉大。
在智能化和自动驾驶这块,日本政府早在2015年就规划出了智能驾驶的发展方向,丰田等汽车公司在2000年代初就已经开始着手相关技术的研发了。
可因为市场带动力不强,加上技术创新不够踊跃,导致进展迟缓,结果被特斯拉和中国的百度、腾讯等高科技企业远远抛在了后头。
日本汽车产业的内部构造问题不能被忽视,尤其是那种特殊的企业联盟体组织形态,财团横跨各个行业的上下游关系紧密,形成高度绑定,垄断了金融资源,也让市场缺乏创新的动力。
汽车行业一直比较依赖老牌业务,对新兴的新能源汽车投入不够充足,一旦行业发生变革,转型就变得十分艰难。
看看中国汽车行业,走得可是一路高歌猛进,发展势头可是相当迅猛。
中国汽车逐渐攀登
在国内的市场上,中国汽车品牌如日中天,发展得相当不错。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本土乘用车的销量比去年同期上涨了27.4%。
今年前4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和销量分别达到了442.9万辆和430万辆,增速都突破了45%,远远超过整体汽车的增长速度,市场份额也已经达到了42.7%。
中国汽车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比如比亚迪,2023年全年的销量超过了380万辆,稳居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第一的位置,超过了特斯拉。
比亚迪的刀片电池获得了多项专利保护,在电池技术上展现出明显的竞争优势。在智能辅助驾驶方面,中国的企业也不断突破创新,而且涉足的领域逐渐扩大,不再仅仅局限于汽车领域。
国产能源车的电池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从续航短暂变成了续航持久耐用,这在海外市场也越来越受到欢迎。
今年前四个月,我国汽车出口总数达到了193.7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的出口是64.2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2.6%。
国内的车企们都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像建厂啥的都在搞,主要是为了避开关税那些壁垒。在东南亚等地区,表现可不错,取得了挺大的成绩。
在全球汽车销售排行榜上,前十名里头,中国的车企占了三个位置,其中比亚迪最亮眼,差点就挤进前三。为了推动汽车行业的发展,中国也在多方面出手,搞得热火朝天。
政策上一直在全力支持,最开始通过减免税、财政补贴、推动应用场景试点这些措施,帮新能源汽车行业打基础。随着产业逐步成熟,相关政策也会适时做出调整,顺应发展需要。
结语
在此起彼伏的发展中,中国汽车在很多方面已经赶超了日本汽车,不管是在国内市场还是部分海外市场,中国品牌的占比不断增加,而日本汽车的份额也在逐渐减少。
技术上的重大突破让日本都望尘莫及,中国在产业生态建设方面也建立了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从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到中游的零部件制造,再到下游的整车生产和销售服务,每个环节都紧密配合,充满了活力。
我觉得,未来不久,中国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肯定会更上一层楼,彻底改变全球汽车行业的格局,还能算得上真正的一雪前耻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