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这三年的销量,简直像坐上了火箭——2022年卖186万辆,2023年冲到302万辆,2024年直接干到427万辆,稳坐全球新能源销冠!
但卖得越火,问题暴露得越扎眼。今天咱不吹不黑,聊聊比亚迪的 三处“神操作” ,看完你可能比王传福还着急!
失误一:中高端市场“放鸽子”,自家兄弟腾势扛不动大旗
王朝和海洋系列卖得火爆,秦PLUS、海豚满街跑,可25万到55万的价格带却空得能跑马!明明能趁热打铁推高端车型,比亚迪却把宝全押在腾势身上。结果呢?2024年腾势销量不升反降,只卖了12.6万辆,同比还跌了。反观理想、蔚来,30万+市场早就吃撑了。
为啥腾势撑不住? 王朝和海洋的知名度吊打腾势,老百姓认“BYD”标,但腾势的牌子还是太嫩。今年上海车展总算醒了,王朝/海洋的40万级新车亮相,下半年必须把这坑填上,再晚汤都没了!
失误二:仰望U7技术封神,价格却把普通人“劝退”
比亚迪最炫的黑科技全砸仰望上了:U7的“云辇悬架”颠簸路如履平地,四电机驱动能连续77次弹射起步不衰减,甚至晃一晃车身都能发电!但一看价格——62.8万起,2024年全年只卖了7500辆,比保时捷Taycan还少。
技术再强,性价比才是王道!同价位的奔驰EQE、宝马i5疯狂降价,仰望却端着架子。今年U7主打商务市场,但60多万的定价,普通家庭谁舍得?技术下放才是出路,否则只能继续“仰望”土豪了。
失误三:网约车拖后腿,车主保费暴涨到肉疼!
为了抢网约车市场,比亚迪狂推e系列和D系列,结果更新慢、配置低,价格还没优势。更糟的是,大量王朝/海洋的纯电车型(比如秦EV、e2)被出租车公司批量采购,直接成了“网约车专用车”。
后果多严重?车主们哭晕:一是品牌形象跌成出租车,开海豚出门总被问“师傅走不走?”;二是保险被重点关照,部分车型保费翻倍!保险公司直接划为“高风险管控车型”,这波操作让家用车主冤到吐血。
比亚迪的技术实力没得说,2024年研发砸了395亿,比特斯拉还狠,但高端化和品牌运营的课必须补。腾势销量下滑、仰望叫好不叫座、网约车反噬主品牌——每一步都是教训。
咱国货当自强,但别让支持你的老百姓寒心啊! 下半年王朝/海洋冲高端、仰望降价走量、网约车独立运营,这三步走稳了,全球销冠才能真正坐实!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