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让权,车企建网? 实际是华为精准放权不放命脉。 当鸿蒙智行旗下智界、尚界、享界三大品牌突传由合作方主导建设专属销售渠道的消息,行业第一反应是华为要放权了。 可知情人士立刻澄清:产品定义、技术赋能、定价权、品牌营销和用户服务这五项核心命脉,华为牢牢攥在手里。 真正的调整仅限于销售网络铺设和部分售后环节转由奇瑞、上汽、北汽操盘,被华为终端BG掌门人余承东称为"术业有专攻"的合作探索。
华为超5000家全球门店虽然强大,但鸿蒙智行联盟半年内扩容至五家车企,问界、智界、尊界、享界、尚界新车型密集亮相。 今年5月,上汽尚界项目招商大会在上海低调启动,全国第二大经销商永达汽车被曝入场参与专网建设。 6月中旬,奇瑞智界和上汽尚界的独立渠道招募计划曝光,部分区域销售经理已带着新合同走访投资人。
矛盾焦点在于权责归属。 车企是鸿蒙智行品牌的法律主体和车辆采购方,而华为此前包揽销售环节。 奇瑞内部人士曾透露,部分合作方对"自己造的车进不了华为店"颇有微词,产销数据不透明加剧焦虑。 新模式下,智界可由奇瑞渠道展示并交付,但车辆仍需挂"鸿蒙智行"统一标识,华为用户APP仍是服务入口核心。
问界成例外案例。 赛力斯自建的234家用户中心已完成对90%订单的承接,现有体系不做调整。 正在筹建中的尊界(江淮合作车型)销售网络方案悬而未决,但内部明确华为门店资源优先保障高溢价车型。 六月底享界S9启动交付时,北京华为旗舰店优先展示顶配车型,该车型单日进店量增长300%。
交付数据证明双轨并行可行。 6月鸿蒙智行全系交车52747辆,创下单月新高并登顶新势力榜首。 问界系列贡献44685辆,其中问界M9单月交付13718辆,上市不到半年累计突破20万辆。 更值得玩味的是享界S9表现,作为首批采用独立销售渠道的车型,4月交付仅2132辆,6月冲到4154辆,环比暴涨94.7%,北汽新建的12家体验店承担了32%交付量。
华为直营体系并非万能。 北京某旗舰店销售坦言:"上月最多同时展出过三款鸿蒙智行车型,客户试驾排队两小时。 "另有投资人算过账,建一家标准华为汽车门店需投入800万,而车企自建渠道成本可压缩60%。 但经销商获得授权前必须通过鸿蒙智行服务认证考核,服务流程规范手册厚达217页,包括22项用户数据上报细则。
赛力斯用户中心已暴露磨合问题。 5月杭州用户投诉称车辆在赛力斯中心保养后未同步华为系统,导致车机端显示异常。 华为当月便推出"服务数据双通道系统",强制要求所有合作网点实时回传维保信息。 这套系统的强制安装时间点,恰与尚界招商启动期重合。
车企自建渠道最大的诱惑在于用户归属。 奇瑞为智界铺设的体验店明确要求登记客户身份证信息,这与华为体系仅登记电话的规则冲突。 华为旋即下发补充条款,规定所有鸿蒙智行客户首次接触必须由华为顾问完成,核心信息录入华为云后才转车企系统。
余承东的"不造车"承诺正在以新方式兑现。 三月份华为年报披露汽车业务投入超300亿,任正非罕见批示要求海外业务必须车企主导。 知情人士透露,欧洲在售问界M5的销售权限本季度将转交赛力斯国际部,德国汉堡展厅的华为标志已开始撤换。
经销商永达汽车5月被目击高管团队密集拜访上汽乘用车。 其内部文件显示,计划首批在华东建12家尚界专属展厅,建设标准注明需配备华为ADS2.0智驾演示区。 这种"基建华为化,运营本土化"的模式成为新标版。 首批签约经销商必须在合同中承诺保留10%展位给其他鸿蒙智行车型。
线下战场火药味渐浓。 问界新M7 Ultra上市期间,深圳某华为店将智界S7从展厅移至地下车库。 照片在网络发酵后,华为终端连夜发文重申"所有合作品牌享有平等展示权"。 但该店实际仅将智界展车转至商场中庭临时展台,两天后又因"商场施工"撤回。
交付效率对比更耐人寻味。 问界M8的交付全流程需12天,其中华为负责客户资质审核与金融方案审批占7天。 六月份开始走奇瑞渠道的智界S7交车周期压缩到9天,但用户抱怨金融方案从原先的11种缩减为4种标准版。 华为客户经理解释称车企金融通道尚不完善,建议分期用户优先选择华为渠道购买。
数字最能说明战略走向。 鸿蒙智行今年1-6月累计交付突破24万辆,问界占84%成为绝对主力。 但4月享界上市后华为门店资源自动向其倾斜,北京旗舰店当月问界展车减少40%。 这种资源配置引发赛力斯股价震荡,直至余承东亲自承诺"未来三年问界都是鸿蒙智行销冠"才企稳。
鸿蒙智行APP后台更新透露端倪。 五月新增"服务网点类型"筛选栏,但仅开放给华为员工账号。 知情人士透露后台已标记出256家"车企直管网点",主要分布在三四线城市。 这些网点销售合同明确约定无权修改车辆指导价,所有促销方案需提前48小时报鸿蒙智行总部审批。
华为线下服务点开始功能分化。 上海南京西路体验店三层专设鸿蒙智行全系对比区,而同区域的北汽享界店仅陈列S9单一车型。 店员直言:"要试驾问界请去五公里外旗舰店,我们只负责预约。 "这种物理隔离虽然牺牲了交叉销售机会,但避免客户因过多选择导致决策延迟。
传统销售逻辑正被颠覆。 深圳龙岗某奇瑞店改造的智界展厅,原售后工位被改成六块华为智驾演示屏。 投资人表示培训时被告知:"客户不需要懂悬挂参数,重点演示城区NCA如何躲电瓶车。 "该店试驾转化率达35%,远超行业17%均值。
销售模式调整正在向营销环节蔓延。 奇瑞上月开始在抖音投流智界广告,投放账户主体首次使用"奇瑞新能源汽车"而非"鸿蒙智行"。 华为营销部门立即要求所有广告素材加入鸿蒙智行标准版尾帧,时长不得低于3秒。 双方博弈点在于用户心智归属。
最敏感的当属海外市场试探。 英国汽车博客曝光当地注册的问界M5用户手册里,技术章节注明华为ADS系统由"授权服务商维护"。 这与国内手册标注的"华为全栈服务"形成微妙差异。 赛力斯国际部回应称因应海外法规的合规表述,核心技术支持仍由华为工程师24小时响应。
华为门店的服务溢价开始显性化。 南京消费者对比发现,同款智界S7在华为店购买可享受免费机场泊车服务,而通过奇瑞渠道购车需额外支付1980元年费。 这类差异化的背后,是华为要守住高端服务标杆的执念。
经销商的账单说明现实选择。 永达汽车计算过:建华为标准店需支付销售额的8%作为技术服务费,而自建网点只需向鸿蒙智行缴纳2%数据系统使用费。 但华为渠道获客成本比车企自营低52%,平均单店坪效高2.3倍。 永达最终决定首批12家尚界店全部按华为标准建设,但招聘独立运营团队。 这个六月,鸿蒙智行创纪录的52747辆交付数据里,赛力斯贡献44685台,享界4154台,智界及其它品牌占3908台。 数字无声宣告着主力与侧翼的配比,也印证着新模式初期车企渠道仍处爬坡阶段。 用户APP里新增的"服务网点类型"标签仍未解锁,但华为门店的地图标记旁已悄悄出现浅蓝色合作方标识。 这抹色彩或许会在未来重新定义智能汽车销售的权力边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