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工厂倒闭老板娘改行卖凉皮,三年后她开宝马接我去她别墅做客

#图文打卡计划#那会儿我刚退休没多久,每天晨练完就去县城二环边上的小公园遛弯。说是公园,其实就是政府在一片空地上种了几棵香樟树,摆了几套健身器材,搭了个凉亭。成了我们这些闲人每天报到的地方。

夏天的早晨,蝉还没开始嚎叫,太阳也还算温和。公园西边有个卖凉皮的小摊,每天早上六点准时出摊。摊主是个四十出头的女人,扎着马尾,脸晒得黑黝黝的,眼角却干净利落,一看就是那种心细的人。

凉皮摊不大,就一张折叠桌,上面摆着塑料盆,里面泡着白花花的凉皮。旁边搁着切好的黄瓜丝、豆芽、蒜末,还有几瓶她自己调的料。一个小炉子上,一口锅里咕嘟嘟煮着肉臊子,香气飘得老远。

村里老杨最先跟我提起这个摊主的事儿,说她过去是县城西边那个制鞋厂的老板娘,厂子前两年倒了,欠了一屁股债,据说有三百多万。

“那个女人?”我有点吃惊,看着远处那个女人麻利地切着凉皮,实在看不出来她曾经风光过。

老杨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一盒皱巴巴的利群,抽出一根点上。烟雾在晨光中缭绕。

“是啊,她叫宋雪梅,本来那厂子挺好的,就是赶上了电商出来,外地货冲击,又碰上她老公出事,厂子就垮了。”

“出啥事了?”我不由好奇起来。

老杨把烟头丢在地上,用脚尖碾了碾,“赌博。听说把厂里的钱都输光了,然后就跑了,再没回来过。”

我看着远处那个瘦削的女人,很难想象她是怎么扛过那些事的。

第二天我趁着晨练完,特意去她那摊子上买了碗凉皮。

宋雪梅手脚麻利,不到半分钟就给我装好了一碗,然后问:“老爷子,要辣吗?”

“要一点点。”我说。

她点点头,舀了点辣油,均匀地淋在凉皮上,又挤了点蒜汁。凉皮白生生的,黄瓜丝绿生生的,辣油红生生的,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增。

“三块钱。”她说。

我掏出零钱给她的时候,注意到她的手上有几道淡淡的疤痕,大概是做凉皮的时候烫伤的。

凉皮确实好吃,劲道又筋道,调料也恰到好处,既有辣味又不失本味。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早餐。

隔壁工厂倒闭老板娘改行卖凉皮,三年后她开宝马接我去她别墅做客-有驾

从那以后,我几乎每天都去买她的凉皮当早餐。有时候早上人多,我就稍微等一会。有时候看她忙不过来,我这个老头子就帮着递一下筷子盘子什么的。

慢慢地,我们熟络起来。

“老李啊,今天怎么这么晚才来?”宋雪梅看见我,笑着招呼道。她已经记住了我姓李。

“今天腿有点不舒服,走得慢些。”我不好意思地笑笑。

“哎呀,那可得注意。”她一边说一边给我准备凉皮,“今天给你多放点肉臊子。”

那天的凉皮特别香,可能是因为多了几分人情味儿吧。

时间久了,我也慢慢知道些她的事情。她的厂子最多的时候有五十多个工人,年产值有小一千万,在我们这个县城算是不小的企业了。但是丈夫染上赌博,几年时间就把家底败光了。最后留下三百多万债务跑路了,厂房、设备都被银行收了。

宋雪梅一个人留下来,开了这个凉皮摊还债。

“你老公现在在哪儿?”有一次我忍不住问。

她的手顿了顿,眼神黯了一下,然后又恢复如常,“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了。”

摊位后面有个小推车,上面放着她做凉皮的工具和材料。推车边上挂着一个红色的小书包,有时候我能看到一个小女孩坐在摊位后面写作业。那是她女儿,今年上五年级了。

“小雨,你怎么不去上学?”有一次我问那个小姑娘。

“今天下午才上课,上午在这里陪妈妈。”小姑娘声音很小,但是很有礼貌。

宋雪梅听见了,赶紧解释:“今天学校上午组织活动,她不想去,就跟我来了。我已经跟老师请过假了。”

我点点头,没再多问。只是有时候看到这对母女,心里总觉得酸酸的。

那年冬天特别冷,公园里的人少了很多。但宋雪梅的摊子每天照常。她加了一样冬天的特色——热干面,这样冬天也能有生意。她的手冻得通红,一边搓着手一边给客人做吃的。

有一次我去买早餐的时候,看见她蹲在摊位后面难受地喘气。

隔壁工厂倒闭老板娘改行卖凉皮,三年后她开宝马接我去她别墅做客-有驾

“怎么了?哪里不舒服?”我赶紧问。

“没事,老毛病了,就是有点胃疼。”她勉强站起来,“您要热干面还是热凉皮?”

“你先歇着,我帮你看一会儿摊子吧。”虽然我对她的生意一窍不通,但看她那样子,实在不忍心。

她犹豫了一下,然后点点头,“那麻烦您了,我去旁边药店买点药,很快就回来。”

那二十分钟可真是把我忙坏了,还好只来了两个顾客,看我手忙脚乱的样子,他们也都很体谅地等着。

宋雪梅回来后,硬是要送我一碗热干面。我推辞不过,只好接受了。那碗面条她放了双份的肉臊和鸡蛋,我记得很清楚。

你知道三百多万是什么概念吗?对我们这种小县城的普通人来说,可能是一辈子也攒不下的数字。更别说靠一个凉皮摊了。

但宋雪梅似乎从来没想过放弃。

她的凉皮摊生意越来越好,到了夏天旺季的时候,每天早上六点刚出摊,不到九点就会卖完。后来她干脆又增加了一个晚市,下午五点到晚上八点,卖些卤菜和凉面。

有时候我晚饭后出来遛弯,会看到她的摊位前排着长队。我不好意思插队,就站在远处看着。她的动作永远那么麻利,脸上的笑容也没少过。只是脸色比刚开始的时候更黑、更瘦了。

“你这么辛苦,值得吗?”有一次我忍不住问她。

她抬头看了看天空,笑了笑说:“总得活下去啊。”

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让我心里一震。

是啊,人这一辈子,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总得活下去。

不知不觉,我和宋雪梅这种半熟不熟的关系持续了一年多。我每天早上去买她的凉皮,偶尔聊上几句。然后某一天,她的摊位突然不见了。

我打听了好几天,才从公园里的保安那里听说,她的摊子被城管查了,因为没有营业执照被罚了款,摊子也被没收了。

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想着这个可怜的女人又一次被生活打倒。但我又能做什么呢?我只是个普通的退休老头子,连自己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

大概过了一个月,我在县城的步行街上看到了宋雪梅。她租了一个小店面,门口挂着”雪梅凉皮”的招牌。店不大,但是干净整洁,生意看起来不错。

我进去的时候,她正忙着招呼客人,看到我时愣了一下,然后露出了熟悉的笑容。

“老李,您怎么找到这儿来了?”

“路过看到的。”我笑着说,“看来你现在发达了啊。”

她不好意思地笑笑,“哪有什么发达,就是不想再东躲西藏了,踏踏实实做点生意。”

店里的凉皮和以前一样好吃,但价格涨到了五块钱一碗。我也不心疼这钱,反而为她感到高兴。

从那以后,我时不时会去她店里吃凉皮。每次她都会亲自招呼我,给我添点小菜什么的。有一次我去的时候,看到店里多了两个服务员,都是年轻姑娘,麻利地招呼着客人。

“请人了?”我问她。

“是啊,一个人忙不过来了。”她笑着说,脸上有了些许的自豪。

“你女儿呢?”

“上学去了,我现在不让她来店里了,专心学习。”

我点点头,心里为她感到高兴。

又过了大半年,我去的时候发现她的店铺扩大了一倍,把隔壁的店面也租下来了。店名也改成了”雪梅美食城”,除了凉皮,还增加了不少小吃。门口停着一辆崭新的电动三轮车,想必是用来运送货物的。

宋雪梅看到我,高兴地招呼我坐下,然后亲自给我端上一碗凉皮和几样小菜。

“尝尝这个,新研发的卤鸡爪,很多年轻人喜欢。”

我夹了一个放进嘴里,味道确实不错,又麻又辣又香。

“生意越来越好了啊。”我由衷地说。

隔壁工厂倒闭老板娘改行卖凉皮,三年后她开宝马接我去她别墅做客-有驾

她点点头,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托您的福。对了,我想请您给我家小雨补补课,您是教了一辈子书的人,我想让她多学点东西。”

我有点意外,“我都退休这么多年了,早就忘得差不多了。”

“您太谦虚了。”她坚持道,“就当帮我个忙。我出钱。”

我摆摆手,“钱就不用了,我闲着也是闲着,就当打发时间。不过我只教过初中语文,不知道对你女儿有没有用。”

“太有用了!”她高兴地说,“小雨今年上初一了,正好需要您这样的好老师。”

就这样,我开始了退休后的第一份”工作”——每周两次,给宋雪梅的女儿补习语文。小雨是个聪明懂事的孩子,学习也很刻苦。每次我去她家教课,宋雪梅都会准备些点心和茶水,有时候还非要塞给我一些她店里的特产。

我本想拒绝,但看到她的坚持,也就不再推辞。毕竟,我也挺喜欢那个安静的小姑娘,看着她一点点进步,我这个老教师心里也很有成就感。

许是生活总算有了盼头,宋雪梅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少。她把多年染黑的头发染回了本色,还换了个时髦的短发发型。脸不再那么黑了,身上也有了肉。每次见面,她总是笑容满面,眼角的鱼尾纹里盛满了希望。

“小雨这次月考得了班级第三,语文差点满分!”有一次她兴冲冲地告诉我,脸上的笑容像个孩子。

“那是她自己努力,和我关系不大。”我谦虚地说。

“哪里的话,要不是您耐心教导,她哪能进步这么快。”

看着她满脸的自豪,我没再多说什么。人这一辈子,有个念想是好事。

小雨的成绩一直不错,宋雪梅也渐渐忙起来。她的店越开越多,到第二年的时候,县城里已经有三家”雪梅美食城”了。我听人说,她还注册了商标,打算做连锁店。

有一天晚上,我接到宋雪梅的电话,问我有没有空,说有事想请我帮忙。

“您要是不嫌弃,能不能帮我看看这份合同?”她拿出一份厚厚的文件,“有人想投资我的店,但我没读过多少书,怕自己看不明白。”

我接过文件,仔细看了起来。虽然我不是法律专业出身,但好歹读过些书,大致能看明白。合同内容是一家投资公司要投资五百万给她,帮她把”雪梅美食城”做成全省连锁。

“这可是大事啊。”我合上文件,“你考虑清楚了吗?”

隔壁工厂倒闭老板娘改行卖凉皮,三年后她开宝马接我去她别墅做客-有驾

她点点头,“考虑了很久了。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我想把店做大做强,但资金是个问题。”

“那你的债务呢?”

“已经还了一大半了。”她低声说,“还剩不到一百万。”

我有些吃惊,“你是说…这两年你已经还了两百多万?”

“差不多吧。”她的眼中闪过一丝骄傲,“每天省吃俭用,能省则省。”

我怔怔地看着她,心里五味杂陈。这个女人,真的太不容易了。

“合同看起来没什么大问题,就是有几个条款需要注意…”我把自己的疑问和建议告诉了她。

她认真地听着,时不时点点头,然后掏出笔记本,一条一条地记下来。那一刻,我仿佛又看到了当年在厂子里雷厉风行的老板娘。

你可能以为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但其实,真正让我震惊的转变还在后面。

大概又过了一年多,我的退休工资刚发,便接到了宋雪梅的电话。

“李老师,您今天有空吗?我想请您吃个饭。”

“有什么好事吗?”我问。

“小雨考上了省重点高中,我想谢谢您这几年的教导。”

我连忙说不用这么客气,但她坚持要请我吃饭。我拗不过她,只好答应了。

“那您下午三点在家门口等我,我来接您。”

我本以为她会开那辆电动三轮车来,没想到下午看到的竟然是一辆黑色的宝马轿车!

车门打开,宋雪梅从驾驶座走出来,一身得体的浅色套装,头发也修剪得整整齐齐,耳朵上还戴着一对小巧的珍珠耳环。整个人看起来精神焕发,哪还有当年那个蹲在凉皮摊后面的疲惫女人的影子。

隔壁工厂倒闭老板娘改行卖凉皮,三年后她开宝马接我去她别墅做客-有驾

“李老师,久等了。”她微笑着向我打招呼。

我一时竟有些恍惚,差点没认出她来。

“这…这是你的车?”我结结巴巴地问。

“是啊,两个月前刚买的,您是第一个坐我车的客人。”她笑着说,“来,上车吧。”

我半信半疑地坐进了副驾驶位置。车内真皮座椅的触感和淡淡的香水味让我这个一辈子没摸过什么高级车的老头子有些不自在。

“你…发达了啊。”我由衷地说。

她摇摇头,“哪有什么发达,就是生意还不错。”

宋雪梅开车带我穿过县城,一直开到了新开发的湖景别墅区。这里是县城最高档的居住区,听说房价比普通住宅贵了一倍不止。

车子在一栋三层小别墅前停下。

“到了,我家。”她淡淡地说。

我惊讶得说不出话来。这宋雪梅,这才几年啊,就从一个负债累累的凉皮摊主变成了别墅豪车的主人?

入户玄关铺着深色大理石,客厅里摆着真皮沙发和原木茶几,墙上挂着几幅看起来就不便宜的油画。落地窗外是一个精心打理过的小花园,还有一个迷你泳池。

“您坐,我去拿茶来。”宋雪梅招呼我坐下,然后转身去了厨房。

我如坐针毡地坐在柔软的沙发上,环顾四周,目光落在茶几上摆着的一本相册上。随手翻开,里面是宋雪梅这些年的照片。从最初的凉皮摊,到第一家店面,再到现在的连锁店…照片记录着她一步步走过的艰辛路。

“在看什么呢?”宋雪梅端着茶具过来,看到我在翻相册,脸上露出些许怀念的表情。

“看你这些年的变化,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我由衷地说。

她给我倒了杯茶,自己也坐下,“多亏了您当年的鼓励。”

“我哪有什么鼓励,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

她摇摇头,“您可能不记得了,有一次您问我这么辛苦值不值得,我说总得活下去。那时候我其实挺绝望的,觉得这辈子就这样了,还不起的债,养不好的孩子…都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但您那次跟我说,人这辈子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总得努力活下去,而且要活得有尊严。那句话一直鼓励着我。”

我愣住了,因为我根本不记得自己说过这样的话。也许是某次闲聊时的随口一言,却成了她坚持下去的动力。

“说起来,我还没告诉您我现在的情况呢。”她放下茶杯,眼里闪着自豪的光芒,“去年年底,我的连锁店已经开到了十五家,分布在全省五个城市。前几个月,一家全国性的餐饮集团看中了我的品牌,出资两千万收购了百分之三十的股份,但经营权还在我手里。现在公司估值已经过亿了。”

我差点被茶水呛到,“过…过亿?”

“是啊,我自己有时候也不敢相信。”她笑了笑,“欠的债早就还清了,小雨的学费也不用愁了。明年我打算送她去美国读高中,为上常春藤做准备。”

“那…那你老公呢?回来了吗?”我小心翼翼地问。

她的表情变得平静,“没有,也不需要了。去年我办了离婚,法院判决他失踪,现在就我和小雨两个人。”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能举起茶杯,“恭喜你,真的。”

她也举起杯子,“谢谢您,李老师。这一路走来,真的很感谢您的支持。”

饭桌上,她告诉我更多关于她生意的事情。原来她不仅把凉皮店做成了连锁,还开发了速食凉皮、凉皮调料包等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那个投资她的公司,现在反而成了她的合作伙伴。

最让我吃惊的是,她居然还办了一个免费的技能培训班,专门教那些像她当初一样的单亲妈妈或者失业女工一技之长,帮她们重新站起来。

“我知道那种绝望的滋味,所以想尽我所能帮助更多人。”她轻声说。

望着眼前这个自信从容的女人,我突然觉得鼻子有点酸。

人生啊,真是充满了各种可能。

晚饭后,宋雪梅坚持要送我回家。车子停在我家楼下的时候,她从后备箱拿出一个精致的礼盒。

“这是小小的心意,请您收下。”

我本想推辞,但看她坚持,只好接了过来。回到家打开一看,是一块看起来就很贵的手表。

隔壁工厂倒闭老板娘改行卖凉皮,三年后她开宝马接我去她别墅做客-有驾

第二天早上,我还是像往常一样去公园晨练。路过那个曾经摆凉皮摊的地方,恍惚间仿佛又看到那个黑瘦的女人在忙碌的身影。

一晃三年过去了,物是人非。但有些东西,却永远不会变。

那就是不管生活给你什么,都要咬牙挺过去的勇气和决心。

走在晨光中,我忽然明白,宋雪梅的成功,与其说是因为她多么有商业头脑,不如说是因为她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在最绝望的时候,她选择了最朴素的方式——做一碗好吃的凉皮,然后一步一步走出自己的路。

我想起老杨前几天跟我说的话:“李老师,你听说了吗?咱们县出了个女富豪,以前是卖凉皮的,现在身家上亿了!”

我笑而不语。

有些故事,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其中的酸甜苦辣。

就像宋雪梅的凉皮,表面上看只是普通的面食,但吃到嘴里,那复杂的滋味,却能让人回味良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