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家车企用10万元的价格提供20万元的配置,你会认为它只是靠低价取胜吗?2024年,零跑汽车以半年内月销量从3万跃升至6.6万的成绩,不仅超越所有新势力对手,更与日产、本田等传统巨头在华销量持平。创始人朱江明却说:"热销不是因为卖得便宜。"这背后,藏着中国智造突围的独特路径。
破局之战:C系列如何重构主流市场认知
零跑早期的S01双门轿跑三年仅售3000辆,T03虽累计交付5万辆但受困于10万元以下低价。转折始于C系列的战略转型——锚定15-20万元家庭市场,打造"车圈优衣库"。
C11与C10采用"高配低价"策略:增程版综合续航1190公里,纯电版支持800V快充,15分钟充至80%。B10紧凑型SUV以9.98万元起售价标配激光雷达,2735mm轴距实现"二排二郎腿自由"。这种"得房率"设计理念,让零跑C系列在2023年贡献了76.6%的总销量。
纯电与增程双线并行是另一关键。当行业争论技术路线时,零跑将选择权交给用户。C10增程版覆盖长途需求,纯电版满足城市通勤,这种需求本位的产品思维,使其在主流市场实现精准卡位。
渠道革命:直营+经销的黄金配比
2024年渠道改革中,零跑构建了独特的"经销商为主、直营为辅"模式。华东经销商网络下沉至三四线城市,覆盖率提升直接拉动30%销量增长。杭州旗舰直营店则承担品牌形象塑造,通过沉浸式体验提升用户认知。
数字化中台成为隐形引擎。统一订单管理系统使库存周转率提升30%,经销商可实时查看全国库存调配资源。这种"轻资产+重效率"的渠道策略,支撑了半年销量翻倍的爆发式增长。
技术长跑:LEAP3.5架构的成本定价底气
全域自研是零跑的核心竞争力。电池包与电驱系统自研降低BOM成本18%,LEAP3.5架构的中央域控技术使效率超越行业平均水平。D19技术发布会展现的"参数淹没式"沟通,正是其技术自信的体现——用80度电池的增程配置挑战30万元市场。
朱江明在刘润对话中揭示本质:"10万级的B10配置超过十年前20万级SUV,这是真正的消费升级。"零跑通过硬件通用化、软件平台化,将豪车配置拉入平民区间,却保持相同毛利。这种"成本定价"哲学,重构了性价比的定义。
中国智造的另一种答案
当新势力陷入堆料竞赛时,零跑证明了一条差异化路径:以用户需求为本位的技术创新,配合极致的成本控制,同样能实现从跟随者到领跑者的跨越。其72%的NPS值印证了口碑飞轮效应,B10海外预售则开启技术输出的第二曲线。
正如朱江明所言:"好而不贵才是底牌。"零跑现象启示我们,中国智造的未来,不仅需要仰望星空的突破,更要有脚踏实地的平衡术——尊重需求,也尊重钱包。这或许比单纯的价格战,更能经受市场的长期考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