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抽查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成重点,配置减配引关注

5.98万,纯电新车横空出世。展台人声鼎沸,销售员嘴角微微一翘,“你信这价格,还标配电池包终身质保?”旁边试驾车刚熄火,座椅下探出一只、不安分的手——摸的是地板温度。两米开外的阿姨,正拎着鸡毛掸子丈量后备箱大小:“我家塞下两箱苹果行不?”试驾员未语先笑,掸子被收起,“其实我更关心冬天能跑多远。”一段看似寻常的新车体验,藏着市场的风声鹤唳,也预示着监管者的蠢蠢欲动。如果你在这个展台,是选择问价格还是自动脑补续航缩水的心跳?

先回看这场“价格刀光剑影”的车市乱斗。自2025以来,10万元以下新能源车的价格一泻千里,热泵空调、ESP车身稳定系统这种基本安全配置被阉割得近乎“骨折”,部分冬季续航能砍掉大半,买回来还得跟家里老人解释啥是“强制捆绑延保”。往上看,10万到20万的畅销车降价四五万,清仓处理就变成库存老款大集——激光雷达没了、自动驾驶成了概念,续航从500km缩水到380km,宣传和实测像极了为人处世的两张脸。头部品牌呢?豪华车也难免“李鬼”套路:BOSE音响变身国产喇叭,维修得跨城找维修师傅,残值暴跌得让二手车商直呼“割肉”。车主投诉档案里,奇瑞瑞虎整车“频死机”、长安启源A07续航成了“盲盒”、极氪001制动系统玩“失忆”——都用自己的方式回答了一个问题:低价往下,体验也能往下。

这一次,国家市场监督总局出手,罕见地“管”起了整车产品质量,用的是直接抽查的硬核手法。与其相信企业自律,不如亲自下场点名式“查岗”:监管部门围绕三条主线展开——电池安全、性能一致性、配置合规性。最关键的电池,抽查能看到热失控防护、能量密度是不是“假把式”,一刀切掉电芯减配自燃的风险;性能一致性,不玩“实验室的续航”那套,拿实车跑场地,宣传说多少,测试跑多少,虚标的直接现原形;配置合规性,盯着申报信息和量产车对表,哪里多一键少一功能,减配“暗黑操作”难藏身。这次抽查不像以往“提前打招呼”,而是从生产线到4S店随时封样,彻底堵死“企业特供检测车”的后门,拿到的样车就是真正流通到消费者手里的货色。

查出来咋办?监管部门公布“三板斧”:公开通报让舆论施压,严重的直接暂停销售公告,禁卖就是硬刚招;更狠的是,限制企业新产品申报,堵住低质车型的上市通道。这种做法多少有点“杀鸡给猴看”的意味了,谁想在价格战里用低质产品“以次充好”,脑子里也得好好盘算下风险分布。这波监管,不只是管线下,网售产品抽查批次上升了70%,线上线下一起抓,质量防线比高铁站安检还要细致得多。

有的人一见监管下场,就开始豪言壮语:“市场终于干净了!”我劝你冷静。这不是打完一架就能满地太平的童话,现实就是,企业总有办法和政策周旋。比如,抽查能够倒逼车企把安全底线提上日程,但在细节里,总有“打折版标准”混迹其中。主流品牌如果打价格战,成本就得砍,砍到边角就是选配、变相抬价、售后缩水。你说消费者会被保护得滴水不漏?其实,最终还是得有点自我修炼:投诉数据能不能多瞄一眼?试驾能不能多体验一种场景?售后政策能不能越琢磨越明白?为啥不少低价车型给的是“首任车主终身质保”,你二手出手该怎么办——这些坑,哪个都能把人心熬成一锅粥。

国家抽查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成重点,配置减配引关注-有驾
国家抽查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成重点,配置减配引关注-有驾
国家抽查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成重点,配置减配引关注-有驾
国家抽查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成重点,配置减配引关注-有驾
国家抽查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成重点,配置减配引关注-有驾
国家抽查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成重点,配置减配引关注-有驾
国家抽查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成重点,配置减配引关注-有驾
国家抽查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成重点,配置减配引关注-有驾
国家抽查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成重点,配置减配引关注-有驾

我们这群“端着显微镜看车企”的,不知第四次烧烤点的是甲醇汽油还是豆腐底盘,冷静旁观表象之后,内心倒是习惯了现实的反复无常。你方唱罢我登场,行业总有人想用价格刺刀抢地盘,却忘了用户宁愿贵一点也要安稳骑行。有时我们分析案卷里车企“申报有、实车无”的减配花样,忍不住自嘲:按这个趋势,没准以后车标都变“选装”了。

但说句真心话,监管到位、抽查落地,只是让行业有能力画出底线罢了。新能源汽车市场不能永远靠卖低价、打数字游戏活着——技术、质量与成本三方拉锯,其实拼的是极限耐力赛。你看市场监管总局划红线,行业生态就开始漂移方向,公平竞争反垄断的声音逐渐响起来。如果当价格战熄火,企业被倒逼去琢磨技术迭代、质量优化、服务提升,新能源汽车这一盘棋,才会有“你方得实惠,我方得发展”的喜剧情节发生。

只是,行业要治好“低价病”,消费端能否脱离“价格至上”心魔?抽查能有多彻底,车企又会不会玩转政策漏洞?你会选保质还是保价,买时候你会信哪个承诺?车市进化论永远是开放命题。等到明年春天,还是可以去试驾展台,用鸡毛掸子和地板温度给自己下个定义——是继续“省”在表面,还是“稳”在心里?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