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春运时两广之间的“摩托大军”吗?几百公里路风吹雨淋骑一整天,而再过几年,这样的场景可能就要彻底成为回忆了。眼下合湛高铁广东段刚启动主体工程,这条串联北部湾与珠三角的“快铁”,正悄悄改写我国南部的交通格局,更给3050岁这群奔波在工作与生活间的人,画了一张全新的出行蓝图。
老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合湛高铁的意义远不止“路”这么简单。早从2018年开始,《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总体规划(2018—2035年)》就把广西定位成大湾区的战略腹地,而交通就是连接两地的“主动脉”。
过去广西往东走,要么绕路要么耗时,如今合湛高铁一建,相当于给“两湾联动”装了加速器——它不只是一条线,更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里包(银)海通道和沿海通道的关键一环,西边连北部湾,东边接珠三角、长三角,把南部沿海的经济带紧紧串在了一起。
这条高铁到底有多“能打”?先看硬数据:设计时速350公里,正线全长约139公里,西起广西合浦站,东至广东湛江西站,沿途要设6座车站,其中4座是新建的,北海北站还预留了后续拓展空间。
别小看这139公里,它串起的可不只是几个城市,路过铁山港湾时,还得建一座8473米的跨海特大桥——为了不影响海边的红树林,施工方专门用了环保工艺,就像给大桥“穿”了件不沾泥的外套;到了牛皮河路段,1605.4米的特大桥还得应对地下溶洞,工程师用地震波跨孔CT探测技术,相当于给地下做了次“CT”,把隐患全找出来了,这样的技术细节,藏着的都是实打实的用心。
再看建设进度,这条高铁可不是“拍脑袋”上马的。从2011年立项开始,足足酝酿了十几年,2023年6月可研报告正式获批,2024年12月广西段先开工,今年10月广东段榕木陂特大桥的桩基一钻下去,意味着全线主体工程终于齐头并进了。按照计划,总工期4年,2028年底就能通车——算下来,也就还有3年多,就能坐上这趟高铁了。
等通车后,变化会有多直观?最明显的就是“时空压缩”。现在从北海到湛江,开车得2个多小时,以后坐高铁只要30分钟;从北海到广州,现在高铁得4个多小时,以后缩到2.5小时;就连南宁到深圳,最快也能控制在2.5小时内。
这是什么概念?早上在南宁吃碗老友粉,中午就能到深圳喝早茶;周末想带家人去湛江看海,出门前再收拾行李都来得及。更重要的是,每年春运那支浩浩荡荡的“摩托大军”,可能就真的要成为历史了——谁还愿意骑几百公里摩托遭罪,坐高铁又快又舒服,这不就是老百姓盼的好日子吗?
对区域经济来说,这条高铁更是“催化剂”。它打通了两广之间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比如粤桂合作试验区,以前可能因为交通不便,企业落户还得犹豫,现在高铁一通,原材料运得快,人才往来也方便;还有中国(贵港)纺织服装时尚新区,以后承接大湾区的产业转移,底气更足了。长远看,它还能帮着构建“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东盟”的跨区域产业链,广西作为大湾区腹地的作用,会越来越明显。
更关键的是,合湛高铁还完善了整个区域的交通格局。在此之前,两广之间已经有南广、贵广、南深三条高铁,合湛高铁是第四条,而且它还能和广湛高铁无缝衔接——广湛高铁设计时速也是350公里,以后广州到湛江只要90分钟,两条高铁一配合,沿海铁路的运输能力直接翻番,不管是货运还是客运,都能跑得更顺畅。
未来,合湛高铁还会和南深高铁、“两湾快航”一起,织成一张立体交通网。到那时,广西不只是大湾区的“腹地”,还能成为连接东盟的“桥头堡”,东西部协作会更紧密,普通人的生活也会多更多可能——比如在广州上班、在北海定居,或者把广西的水果、海鲜更快地运到大湾区的菜市场,这些都不是空想了。
想想2028年通车那天,350公里的时速下,窗外的风景飞快掠过,以前跨省要半天的路,现在几十分钟就到了。老话说“路通财通”,这条高铁通的不只是路,更是日子越过越红火的希望。你最想坐着合湛高铁去两广的哪个地方?是去湛江吃海鲜,还是去广州逛花市?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一起盼着通车那天早点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