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台电动车开了整整6年,上周去检测,电池健康度还有80%,远没到报废程度。 当我拿出计算器把六年来的所有花费加在一起时,手都抖了,总共花了将近18万。
你猜怎么着? 同事那台同价位、同时买的油车,六年下来才花了15.6万。 我这心心念念省油钱的电车,反而多掏了两万不止。 真是应了那句话:电池没废,钱包空了。
这省下的电费,都去哪儿了? 咱们一笔笔算清楚。
最大头的开销,是车子本身价值的蒸发。 当年15万落地的车,现在二手车商报价最高2.5万,六年净亏12.5万。
我同事那台油车,还能卖6万多,贬值还不到9万。 二手车商的话很直接:“你这车电池都6年了,谁敢打包票它明天不坏? 买家心里打鼓,价格就只能往死里压。 ”
有些车龄更老的电车,最后真的只能当废铁卖个两千块,想想都肉疼。
第二笔冤枉钱,是保险。 当初想着电费便宜,百公里也就花个八块钱,一年跑一万公里,电费才八百块,美滋滋。
可新车第一年保险就给我上了一课,6800元! 比同价位油车贵出近两千块。 六年平均下来,每年保险还要5500元,光保险一项就花了3.3万。
保险公司的解释是,电车最贵的就是电池,碰一下维修成本太高,这风险自然得算进保费里。 听说车龄超过8年,很多保险公司就不肯保车损险了,到时候开车上路,真是裸奔一样,心里发虚。
第三笔,是那些看似不起眼,累积起来吓死人的保养和维修费用。 头两年,电车保养确实省,每次三四百块换个空调滤芯就完事。
从第四年开始,幺蛾子就多了。 电车重,轮胎磨损特别快,六年我换了两回胎,每次四条胎就是2400块。
刹车系统也扛不住车重,第五年换了刹车片和盘,又花1200。 这还不算,为了电池健康,每年还得去做两次专门的检测,一次一千,六年下来1.2万又没了。
维修的水更是深不见底。 有一次车机黑屏,4S店张口就要换主板,报价三千。 幸好有个懂行的朋友帮忙,花了五十块钱刷了个系统就好了。
还有一次轮胎没气,维修店老板硬说胎废了要换新的,开价850。 我坚持只打气,结果开回家用小气泵就打好了,根本没事。 这些套路,专坑我们这些不懂三电系统的车主。
说到电池,80%的健康度听起来还行,实际续航那是实打实地缩水了。 新车满电跑400公里很轻松,现在夏天开空调也就将将320公里,一到冬天,续航直接掉到280公里以下。
以前一周充一次电稳稳的,现在三四天就得往充电站跑,麻烦不说,关键是那种续航焦虑又回来了。
这种焦虑在跑长途时会被放大到极致。 去年国庆在高速服务区,为了抢一个快充桩,我硬生生排了两个小时的队。
经常遇到充电桩是坏的,连着跑三个服务区才充上电的经历我有过不止一次。 现在续航衰减后,原本能一口气跑完的路程,现在中途必须补电,四小时的路程拖成六小时,身心俱疲。
北方的冬天对电车就是一场考验。 夏天续航还能有320公里,一开暖风,直接给你打到220公里,堪称“腰斩”。
有时候原地开着暖风等个人,十分钟掉的电就够你跑五公里了。 为了省电,我经常大冬天裹着羽绒服开车,冻得手脚冰凉,有次接孩子怕他冷开了暖风,结果差点没能开回家。
买车时厂家承诺的“8年或16万公里电池质保”,听起来是颗定心丸。 但我第五年就跑超了16万公里,后来电池有点鼓包,去找4S店,人家以“超里程”为由拒保了,换电池报价五万块。
我打听了一圈,就算在质保期内,想理赔也难如登天。 有车主电池衰减到75%,去申请保修,被告知“厂家标准是衰减到70%以下才给处理”,一点办法都没有。 那些承诺,像是挂在驴子眼前的胡萝卜,看得见,吃不着。
开了6年电车,我算彻底明白了。 它就像一位“偏科”严重的选手:市区代步是学霸,灵活、安静、电费低;一算长期的总账,一跑长途,一遇寒冬,它就暴露了短板。
如果你有家充桩、主要在城里开、一辆车准备开到老,电车挺好。
如果你预算有限、经常跑长途、或者过几年就想换车,那可真得掂量掂量了。 这电车,真不是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省”。
作品声明:个人观点 仅供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