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章男死磕40年寿命,中国车主省10万油费,笑而不语!

最近,关于汽车圈有个话题特别火,就是丰田汽车的前任掌门人,丰田章男先生,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强调,说他们日本车品质过硬,开个四十年都没问题。

这话听上去,确实让人感觉挺震撼的,毕竟在很多人的传统观念里,车子耐用、开不坏,就是最高标准。

他甚至还暗示说,现在市面上的一些新能源汽车,可能开个十年就变成了一堆“电子垃圾”。

然而,当这个“四十年神话”传到咱们国内众多新能源车主的耳朵里时,大家非但没有产生什么焦虑,反而私下里拿出计算器一合计,都忍不住笑了。

丰田章男死磕40年寿命,中国车主省10万油费,笑而不语!-有驾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辆号称能当传家宝的车,为什么在现实的经济账本面前,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呢?

这背后其实反映的是一场深刻的消费观念和时代逻辑的变革。

咱们得公平地说,日系车,尤其是丰田,在过去几十年的口碑确实是响当当的。

老一辈人常说的“开不坏的丰田”,绝非空穴来风。

在那个机械工业的黄金时代,一台发动机、一个变速箱的可靠性,几乎就定义了一辆车的价值。

很多家庭的第一辆车,就是希望它能踏踏实实地服务很多年,少出毛病就是最大的福气。

丰田章男先生的自信,正是源于这份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对自家机械品质的骄傲。

他认为,汽车的根本在于其机械素质,只要这个根基牢固,就能穿越时间的考验。

但是,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人们的用车观念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了。

丰田章男死磕40年寿命,中国车主省10万油费,笑而不语!-有驾

现在,你问问周围买车的朋友,特别是年轻人,还有多少人是抱着“一辆车开一辈子”的心态去选车的?

根据行业统计,国内车主的平均换车周期已经大大缩短,大概在五年左右。

这意味着,一辆车在大多数人手里,连它设计寿命的零头都还没跑到,可能就要进入二手市场了。

更不用说那些作为生产工具的网约车,高强度的使用下,三五年更新换代是常态。

在这样一个快速迭代的消费背景下,一个能用四十年的承诺,听起来虽然美好,但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实际意义已经不大了。

更核心的变化在于,我们对汽车这个产品的定义,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在过去,车就是一个交通工具,它的主要任务是把人从A点安全、可靠地运到B点。

但现在,车越来越像一个“长了轮子的智能手机”或者说是一个“移动的私人空间”。

人们坐进车里,关注的焦点不再仅仅是发动机的声浪和变速箱的平顺性,而是中控大屏够不够大、车机系统流不流畅、语音助手聪不聪明。

大家期待的是通过OTA在线升级,能不断获得新的功能和体验,就像手机更新系统一样。

自动泊车、智能辅助驾驶能不能在拥堵和停车时解放自己的手脚,后排的娱乐系统能不能让孩子在长途旅行中安安静-静,这些都成了实实在在的刚需。

丰田章男死磕40年寿命,中国车主省10万油费,笑而不语!-有驾

当一辆车的“灵魂”已经从机械转向了软件和智能体验时,再过分强调一个能用四十年的发动机,就好像在5G时代,还在夸耀一部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老式手机信号有多稳定、电池有多耐用一样。

技术本身没有错,但它可能已经不再是用户最关心的核心价值了。

接下来,我们再聊聊那个让很多人对电动车望而却步的“电池寿命”问题。

很多人一听电动车,第一反应就是电池肯定不行,几年就衰减了,换一块电池比买辆新车还贵。

这种担忧在几年前或许还有些道理,但以现在的技术水平来看,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了过时的偏见。

咱们不讲那些复杂的理论,就看一些真实发生的例子。

在深圳,有一大批比亚迪的e6纯电出租车,这些车每天高强度地运营,风里来雨里去,很多车的行驶里程早就超过了七八十万公里,甚至有接近百万公里的。

在这样的极限使用条件下,经过检测,它们的电池容量衰减普遍只在百分之十五到二十左右,完全不影响日常使用。

这还是多年前的电池技术。

如今,像宁德时代这样的头部电池厂商,已经可以量产出设计寿命长达200万公里的电池。

我们再把这个数据放到普通家庭用车的情景里算一笔账。

丰田章男死磕40年寿命,中国车主省10万油费,笑而不语!-有驾

一个普通家庭一年开车的里程,平均下来也就一万五千公里左右。

即使开上十年,总里程也不过十五万公里。

这个数字,甚至还没有达到大部分车企对电池提供的官方质保里程(通常是八年十五万公里或更长)。

也就是说,对于绝大多数私家车主而言,在你考虑换车之前,根本就不太可能遇到需要自费更换动力电池的情况。

反过来看,丰田引以为傲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电池虽然也耐用,但一旦出了质保期需要更换,费用动辄三四万元,这个价格相比之下,就显得不那么亲民了。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咱们老百姓最关心的经济账。

为什么说中国车主算了一笔账后都笑了?

因为在真金白银面前,所有的情怀和理论都显得有些苍白。

我们简单地以一个在一线城市生活的普通车主为例,对比一下开电动车和开燃油车十年下来的成本差异。

首先是能源费用,这是差距最大的地方。

如果家里能安装充电桩,享受夜间低谷电价,那么每公里的电费成本可能还不到一毛钱。

丰田章男死磕40年寿命,中国车主省10万油费,笑而不语!-有驾

而燃油车,随着油价的波动,每公里成本至少在六七毛钱。

按照一年两万公里计算,一年下来光能源费用就能省下一万多块钱,十年就是十万块。

其次是保养费用,电动车没有发动机和变速箱,省去了定期换机油、机滤等一系列复杂的保养项目,一年下来又能轻松省下千把块钱。

最后还有政策上的隐形福利,购买新能源车免征购置税,这一下就能省去一两万元。

而在上海这样对车牌有严格限制的城市,一张免费的绿色牌照,其价值更是高达近十万元。

把这些费用综合起来,即便算上电动车可能稍高的保险费用和目前相对快一些的折旧率,十年下来,开电动车比开同级别的燃油车,省下七八万甚至十万块钱,是完全现实的。

这笔省下来的钱,足够再买一辆不错的代步小车了。

面对这样实实在在的经济优势,丰田章男先生的“四十年论”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其实,这位汽车界的元老级人物的言论,背后也透露出传统汽车巨头在面对时代浪潮时的深深焦虑。

眼看着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上,中国品牌占据了半壁江山,而曾经的霸主日系品牌却身影难觅;眼看着中国市场的新能源渗透率高歌猛进,而日本本土市场却波澜不惊。

嘴上虽然强硬,但身体却很诚实。

丰田一边在批评电动车,一边却在中国投入巨资建设全新的纯电工厂,甚至寻求与华为等科技公司在智能化领域进行合作。

这都说明,他们比谁都清楚未来的方向在哪里。

当汽车从一个纯粹的“耐用消费品”,逐渐演变成一个集出行、娱乐、社交于一体的“科技快消品”时,消费者所追求的,早已不再是那份能传承给下一代的厚重感,而是当下就能享受到的便捷、智能和经济实惠。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