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添黑科技,保障车主远离热失控,网友却批死道友不死贫道?

近来汽车圈被一项“黑科技”所震撼,如果你驾驶新能源车时恰巧遭遇电池热失控状况,车子能够在一秒之内将电池包从车身右侧弹射出去,如同发射炮弹般抛至几米之外,这听起来像不像科幻电影里的情节?

新能源添黑科技,保障车主远离热失控,网友却批死道友不死贫道?-有驾

9月19日,中国汽车碰撞维修技术研究中心和均胜电子一同推出了这款电池弹射系统。简单而言,就是在车内安装一个好似安全气囊的气体发生器,一旦发觉电池有“着火”的征兆便马上启动弹射程序,把几百公斤重的电池包径直甩出去,以此保障车内人员安全。

新能源添黑科技,保障车主远离热失控,网友却批死道友不死贫道?-有驾

听着似乎还可以,然而网友们并不认同,有人直接吐槽道:“这难道不就是现代版的‘死道友不死贫道’吗?”

五菱宏光MINIEV的电池组有95千克重,像比亚迪仰望U8这类豪华车的电池则更重,达650千克。如此沉重的物件若忽然飞出来,砸到旁边的车子或者人,后果必然十分严重,要是你正巧在路边行走,突然一个几百斤的“火球”砸过来,那画面想想都让人恐惧。

新能源添黑科技,保障车主远离热失控,网友却批死道友不死贫道?-有驾

而且弹飞的电池并非普通废铁,而是处于燃烧状态或随时有起火可能的危险物品;一旦坠落,极有可能引发火灾,路边绿化带、停放的电瓶车乃至临街房屋都有可能被牵连,这无异于将自身安全建立在他人风险之上。

从法律与伦理层面来看,该项技术也存在挑战:倘若弹出的电池致使他人受伤或财产受损,责任该如何划分?车主、制造商还是技术提供方?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技术量产推广前明确答案。

新能源添黑科技,保障车主远离热失控,网友却批死道友不死贫道?-有驾

话说回来,这项技术的出发点确实值得赞扬,电池热失控一向是新能源车最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出现根本无法解决,只能干看着整车被烧毁,而且对于维修工人来说,拆卸随时可能爆炸的电池包也是极其危险的事,简直是拿自己的性命去冒险。

新能源添黑科技,保障车主远离热失控,网友却批死道友不死贫道?-有驾

从技术层面来讲,这套系统的确提供了一个思路:保障车内人员生命安全、避免整车报废、降低维修时的安全风险,这对于车主以及维修人员而言,确实给予了很大保障。

但关键在于,由于这项技术目前尚处于初始阶段,未将周围环境的所有情况考虑在内。从演示视频可以看到,动力电池轰的一声从车辆底盘下弹出,一下被甩出好几米远,如果将其安装到量产车上,肯定需要配备更为周全的环境检测系统。

新能源添黑科技,保障车主远离热失控,网友却批死道友不死贫道?-有驾

设想一下理想场景,车载AI系统借助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实时监测周边环境,在确认弹射方向不存在行人和车辆以及建筑物后,便启动弹射程序;它还可协同导航系统,优先选取空旷之处进行弹射。

新能源添黑科技,保障车主远离热失控,网友却批死道友不死贫道?-有驾

在这些技术难题解决之前,这项“黑科技”大概率还得待在实验室当中,并且汽车安全技术的根本目标理应是保障所有人的安全,不可为了自身安全损害他人利益。

新能源添黑科技,保障车主远离热失控,网友却批死道友不死贫道?-有驾

现在的问题是,你愿意开一辆会"射电池"的车吗?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