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全新Prelude的按键式换挡为何被疯狂吐槽,实际上是设计不合理导致操作不便影响行车安全成为焦点

本田全新Prelude的按键式换挡为何被疯狂吐槽,实际上是设计不合理导致操作不便影响行车安全成为焦点

差不多在9月刚推出来的时候,我还挺兴奋的。毕竟,这是本田又一款瞄准高端性能市场的车,价格挂到30多万,按理说,设计自然得比以前更花哨点。结果呢,一出场,按键式换挡就炸了锅了。

我记得刚好那天我在车展陪朋友,她试驾完出来,看着Prelude那按键排布,皱了皱眉,真心难用。我当时还笑,说惯就好,科技感,懂吧。但实际体验远没有那么简单。

本田全新Prelude的按键式换挡为何被疯狂吐槽,实际上是设计不合理导致操作不便影响行车安全成为焦点-有驾

我们从车内说起。这个新设计把换挡的位置都挤到一个区域,倒车R档需要拉起专用按键,P、D、N是按压实现的。据说这样设计是为了避免误操作,避免踩错了油门就跑出去。听起来不错,但用起来实话实说,有点折腾。

我自己试了一下,感觉真是:倒车操作,得先盯着倒车R的按键,拉起来再放下去,还得确认对了才行。惯了传统挡杆,一下就能知道现在在哪里。这个按键式换挡,要盯紧才行,不然就容易按错。

说到按错,我身边的朋友李老板就遇到过。那天他正赶时间,想快点倒车,一踩油门就猛出,只发现倒车挡跑偏到N了,他还以为别的车出了事,结果发现是自己操作不便。他还笑说:换个挡比做数学题还难,难怪有人喊 loud ,谁设计的,脑子进水吗?

这个倒车拉起这个按键,我其实一开始没怎么在意。直到我翻了下自己手机里的便签和我拍的照片,才意识到这个设计还有潜在问题:如果在高速换挡,或者突然需要挂倒车,反应时间变长。而且,试想,如果驶过原地调头的地方,手指一滑,又得确认,还得腾出那一秒,挺烦。

本田全新Prelude的按键式换挡为何被疯狂吐槽,实际上是设计不合理导致操作不便影响行车安全成为焦点-有驾

我还尝试在繁忙的交通中用这个系统。挺难的。尤其在堵车或变换环境复杂的时候,手指要找到那个专用倒车按键,还不能误触旁边的停车、空挡按键。这个设计让不少惯传统挡杆的用户觉得不顺手。

这时候有人会说:你们这些车迷太挑剔,科技在进步嘛。我也承认,但真正上手用的人会发现,操作不顺畅带来的,除了些微的烦躁,可能还影响行车安全。毕竟,开车不就是手快心稳么?如果按错挡,危险就来了。

说到安全,我还好奇地想:在高速上,比如突然换到倒车档,那不就惨了?但本田官方说,这个按键式设计经过了多次调校和测试,误触几率很低。线上的自媒体和车主吐槽倒是泉涌,估计厂家也听到了。

这让我想起:类似换挡设计的争论——除了本田这个,还存在很多。很多新车都在试图用按键、旋钮来取代传统杆,但是实际用下来,很多人都觉得不够顺手。尤其是我观察到的,年轻人倒还可以接受,但中年用户,比如我见过的买车的朋友们,多数还是偏好经典。

我想说,设计这个东西,有时候是个折中。要考虑科技感,但更要贴合人性。这个贴合人性范围还挺大,说实话,不是一两天能搞定的。

本田全新Prelude的按键式换挡为何被疯狂吐槽,实际上是设计不合理导致操作不便影响行车安全成为焦点-有驾

讲个趣事,昨天我和一位修理工聊天,他说:现在这些新车的按钮设计,更像家用电器的遥控板。惯了就好,但一旦不惯,换个车就觉得用得不顺。这个比喻挺形象。

我也得自我更正一下。前头我说倒车要拉起按键,其实我没想得那么细,可能厂家的设计逻辑是:用拉起的按键确认倒车,减少误操作——但实际用途上,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理想。操作逻辑还得磨合。

也有人会问:你觉得这个设计的核心问题在哪?我得承认:关键在于操作逻辑的连贯性。传统挡杆,是惯性操作。按键式换挡,提醒我要经过确认流程,操作繁琐一点。在高速纯粹追求便利的那个点上,反而变得繁琐了。

这是不是一个用户体验和设计意图之间的矛盾?我也没准备好一个完美答案。

本田全新Prelude的按键式换挡为何被疯狂吐槽,实际上是设计不合理导致操作不便影响行车安全成为焦点-有驾

不过没有哪个设计能把所有人都哄好。只是在这个市场里,谁的安全感最高,谁就能少吃点亏。(这段想跳过去,但偏偏觉得挺有道理。)

再说个细节:我刚才翻了下我朋友的相册,看到他的车里——就是那种按键式换挡的图示。他还调侃:我倒觉得这些按钮像个机械迷宫,要给找出正确入口很费劲。这个形象挺贴切的。

这事儿还在热议阶段。市场上会有不同反应,有人觉得科技感酷,但也有人觉得操作不熟练,安全堪忧。哪怕我自己后来也发现,有些设计还是假大空。

你们怎么看?会不会是,未来换挡方案还得回归实用?

本田全新Prelude的按键式换挡为何被疯狂吐槽,实际上是设计不合理导致操作不便影响行车安全成为焦点-有驾

(谁知道呢,也许过几年,又会把操作还原成一个大杆子,或者再创新出别的方案?)

开个小玩笑吧——你觉得,要是真的出了问题,都是车主操作不当,还是设计没考虑到实际需求?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