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款吉利星愿刚上市,6.58万元起,410公里续航版7.38万元,有个9.58万元的限定版,乍一听价格挺吸引人。说实话,现在纯电车最敏感的指标就是续航和价格,尤其对普通承受力的消费者来说,100公里大约得花一万元,如果价格没到位,等着就是了。这次星愿主打的续航区间310公里和410公里,刚好分别对应不同用车需求。我手头也是有点数据,但样本有限,先分享点我估算的东西。
车长4米1,宽度1米8,这尺寸放现在都算紧凑型,但说小车也不失为一个说法。参考下对面楼下小区停的同价位燃油车,1.75米宽都算正常了,吉利这1.8米宽倒是给了挺明显的横向空间,但也真没那种1米9宽那么豪横。你会问,这1米8宽到底实际有毛用?我旁边买车的朋友说,宽度对于坐在副驾驶打盹的孩子或者偶尔需要靠边停车拿包啥的,有时候决定性了。 我倒觉得,他这是心理安慰大于实用合理。
颜色上,这次加了香颂紫和可可米两款新颜色,买车颜色其实讲究挺多。记得有次去4S店,销售告诉我,某款车的亮黄比官方宣传图艳丽多了,结果试驾完客户就被那个颜色难以下决定,怕难打理。颜色这事情,有时候比配置还纠结,特别是在几个死翘翘的色调沉船市场里。吉利这波扩色很可能是针对年轻和注重个性的买家,但这颜色能不能火,还真得看实际街头表现。
Flyme Auto系统升级,这我得说,汽车厂商现在不光卖硬件,软件体验就像是家电里的智能电视,功能多了也不一定是真的好用。我曾和一位研发老哥聊天,他说车机开发就像造一台不断换芯片的PC,不只是基础功能,还得兼顾各种APP接口,OTA更新,甚至跟供应链的芯片采购紧紧挂钩——一旦断货,整套系统都得延期上线。吉利这次升级,估计就是在给用户体验加点料,但能不能升级成灵敏度高、不拖沓,只有用过才知道。
再说电池,这次的宁德时代电池,讲真,也是业内标配,质量和稳定性都有保障。可别人常问410公里跟310公里版本的区别,光看数字咱还不清楚。其实410公里大概率是用了能量密度更高的电池包,价格贵一点没毛病,但续航表现受天气、路况影响挺大的。上次大冷天,我试了一辆号称400公里续航的纯电,开出300公里就跳报警了,这和厂商标注的工况差别还是蛮明显的。这点,星愿怕也逃不过现实考验。
说到限制版价格9.58万,有趣的是上市发布那晚,张柏芝和任贤齐出来签名,现场气氛挺震撼。朋友发微信说:这操作真有梗,给限量商品加了故事标签。算算,星愿上市以来累计销量破40万,换个角度看,不到52秒就有一台车开出店门,销量能堪称爆款。可这中间有没有潜在隐患呢?比如供应链的压力和交付时效,有些地区提车得等几个月,这对普通买家不是挺烦人的事吗?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个细节,最开始星愿是以一种性价比车型进入市场,但现在价格上涨、配置也跟进,某种程度上开始和同级别车型如比亚迪海鸥打起了价格战。比起吉利,那个7.88万起的海鸥,在续航上和星愿差不多,但市场反馈没星愿那么热烈。销售那边说:客户对海鸥续航表现诟病多,尤其冷天表现差,哭晕厕所的级别。感觉海鸥的第一印象劣势,是星愿一步步累积口碑后带来的优势。
换个角度,星愿1米8的宽度,和同价位的燃油小型SUV对比,虽然车身整体小,但空间表现不赖,特别是后排腿部空间。这个对家里有小孩的朋友尤其重要,毕竟平时上下学接送或临时拉朋友,刚好够用。虽说这个宽度也远不能媲美中型车,但市区家用完全够。
顺便提一句,我这个行业的老铁修车师傅跟我吐槽过,纯电车电池包这东西,如果设计上为了续航拼命加量,影响散热不好,对电池寿命就不利。302到410公里续航的区别,说不定对电池包的热管理要求就有大区别,这可能是为什么限定版和普通车型价格分得开的原因。这个纯属我临时想到的猜测,没仔细查数据,大家拿来参考就好。
说半跑题,这次现场的明星助阵让我想起,汽车发布会不仅是卖车,还像个娱乐秀场。在座的年轻朋友们聊起来张柏芝签名车,倒成了潜在话题。其实这类限量签名车未来拍卖价格会怎样?会不会成为车圈的收藏品?但我担心,最终还是情怀仅限签单当天。
供应链上来说,整个2023年至今,车企普遍面临芯片和原材料涨价。跟朋友聊到这一块,他说把供应链看成一个复杂的家庭晚餐备菜。研发就是规划菜单,采购就是挑菜,供应链遇到卡点就像切菜慢了,厨房火候控制不好,整桌菜端出来质量就不稳。吉利能持续稳住售价并升级配置,我觉得背后运营团队压力很大,但至少目前消费者是正向受益。
我自我更正下,开头说吉利6.58万元起价格很吸引人,讲得有点大。因为实际购车时,国家补贴、地方补贴、保险和上牌费用都叠加进去,落地价可能得7万多甚至更高。特别是一些二线城市,补贴优惠不如大城市,价格体验和预期还有差距。价格只是冰山一角,购车还得看交付速度、售后网点覆盖、使用成本——这才是肉眼可见的问题。
我想问问,大家买车最看重什么?是续航、空间还是品牌故事?如果把星愿放在你日常通勤车选择里,会如何权衡?410公里续航版本实际够你跑多远?别光说官方数字,有多少人试过挂满空调冬天跑实际续航?
细节上,星愿仪表盘背景采用了极速蓝色调,设计简洁又带点运动感。刚才翻相册发现这设计比以前那款明显有科技感,适合年轻买家。你是否觉得这样的设计会影响日常使用心情?小到这样的细节,或许就是很多消费者选车时情感触发点的关键。
说到这里,不确定大家有没有研究过,车辆的宽度和车身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为什么很多紧凑型车为了更好操控不刻意加宽?我觉得这也是吉利1米8宽设计的一个折衷。车宽够用,操控灵活,价格不爆表,对城市司机来说,挺合适。
最好的一点是,诸如吉利星愿这类车型,价格亲民、续航合理,结合多色选择和整体实用性,确实让越来越多普通消费者下定决心转向纯电。但随着电池技术和供应链变化,这个性价比标杆还能坚持多久,真是值得关注的现实问题。
你的星愿愿望是什么?选择这类车时,最不能妥协的一个细节是什么?说不定你的答案,会让厂商重新改版。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