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海内外共振机遇,特斯拉Gen3机器人即将定型量产,国内宇树、智元等头部企业加速资本化,开源证券预测2026年国产机器人出货量将实现10倍增长。
2025年第四季度,机器人行业站在了规模化商业化的临界点。特斯拉Optimus演示视频展示的灵巧手技术、马斯克新的薪酬激励计划,以及国内多家机器人企业加速资本化进程,共同推动机器人板块成为当前最具潜力的投资赛道。
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宏观流动性环境趋于宽松,为机器人板块提供了良好的资金环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正积极布局,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行业大爆发。
一、行业迎来拐点:海内外共振推动板块爆发
人形机器人产业在2025年第四季度迎来重要拐点。特斯拉Gen3机器人定型在即,国产机器人订单持续落地,国内外产业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共同推动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开源证券研报指出,四季度机器人板块有望在海内外共振下,开启面向2026年全年的大行情。市场需求方面,工业领域对自动化解决方案需求持续增长,服务机器人市场空间逐步打开。
1、特斯拉战略全面转向AI
特斯拉在战略层面持续加注机器人产业,为马斯克制定的1万亿新薪酬计划中,明确包括交付100万个AI机器人的商业目标。这表明机器人产业落地已进入"临门一脚"阶段,商业化进程大大加快。
2、国内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国内高规格产业政策组合拳可期,2026年国产机器人出货量有望迎来10倍增长。四季度国内宇树、智元等头部机器人明星企业加速资本化,小米、赛力斯、理想等主机厂或发布人形机器人新品。
3、技术进步推动商业化进程
技术进步使得人形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环境感知和任务执行能力显著提升,为大规模应用奠定基础。供应链成熟度提高,核心零部件成本持续下降,为人形机器人规模化推广创造有利条件。
二、特斯拉产业链:聚焦确定性投资机会
特斯拉机器人产业链因其高确定性和技术领先性,成为投资者关注焦点。特斯拉最新发布的金色版Optimus演示视频中,灵巧手高度拟人化成为最大亮点。
1、量产计划与供应链需求
临近10月,Gen3机器人定型越来越近。根据开源证券分析,Gen3机型定型后,特斯拉将进行大规模制造测试,预期出货量3-5万台。特斯拉可能同步开发面向未来大规模量产的Gen4机型,对供应商产能建设、海外建厂等提出明确要求。
特斯拉供应链首选"强确定性"企业,从Gen1到目前方案迭代具有持续性,主要是在之前硬件架构上的优化调整且不轻易更换。供应商进入门槛高,不仅仅是商务配合能力和研发能力,更看重工程能力、大规模量产降本及全球化供应能力。
2、技术创新方向
技术趋势带来的边际变化同样值得关注,主要包括轻量化、新型减速器(行星、摆线)、一体化关节模组、轴承、灵巧手(微型丝杠、传感器)等。这些技术创新领域将为相关供应商带来新的增长机会。
马斯克新的薪酬激励计划进一步提升了人形机器人Optimus商业化的确定性。激励目标包含未来10年累计交付100万台Optimus的目标,显示出特斯拉对机器人业务的长期承诺。
3、估值逻辑转变
特斯拉的估值逻辑正在发生变化。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宣称,特斯拉未来"约80%的长期价值"将来自Optimus项目。这表明他急于将这家车企打造成人工智能巨头,虽然眼下特斯拉2025年的盈利预计将下滑近30%。
三、国内产业链崛起:两大方向把握投资机会
国产机器人产业链正在快速崛起,宇树科技计划在2025年四季度递交IPO材料,智元机器人拟受让上纬新材29.99%股权。国内产业支持力度强劲,国产机器人出货量有望迎来大幅增长。
1、核心供应链企业受益
国产链核心受益两大方向:首先是核心供应链,包括核心零部件、头部供应链及代工制造。目前国内人形机器人企业大部分没有上市,长于研发而短于制造,通过与具备成熟制造能力的公司合作,有望率先实现量产。
华为作为国内ICT产业龙头,延续其"根技术+生态聚合"战略逻辑,在机器人领域构建起强大竞争力。凭借在人工智能、算法、芯片以及通信技术等多领域的深厚积累,华为为机器人赋予了"智慧的大脑"与"敏捷的神经"。
2、应用场景多元化突破
其次是应用场景多元化,特种行业、巡检、物流、生活健康服务、教育五大场景有望率先放量。重点关注相关场景订单释放带来的业绩高弹性。
在物流领域,物流叉车企业具有多维度优势助力机器人领域突破。这些企业有客户协同优势,下游为大B制造业和物流企业;应用场景协同,可借助无人叉车和具身智能机器人完成搬运分拣。
3、优必选刷新行业记录
优必选近日斩获2.5亿元人形机器人订单,刷新行业单笔纪录。"腿式+操作"方案2026年起从汽车主机厂复制至家电、3C等其他行业,商业化落地整体加速。公司明年新款人形目标再度降本50%,同时大幅扩大产能。
四、细分领域龙头:挖掘最具潜力企业
机器人产业链涉及多个细分领域,每个领域都有其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和市场份额,有望在行业爆发中获得最大收益。
1、减速器领域龙头
绿的谐波是财务上唯一大幅盈利的谐波减速器公司,净利率达20%左右,在该领域处龙头地位,盈利能力和议价能力较好。
此前因下游板块收窄收入有波动,今年下游回暖增速20-30%,产能扩产潜力大,月产能达8万个,现产量4万个,规模效应将释放。
国内大批量用谐波减速器的机器人公司,如智源、figure、优必选等,大订单倾向绿的谐波。面对新工艺挑战,公司积极尝试有效方案,有望推出高性价比产品,技术工艺不落后于市场。
2、传感器与视觉系统企业
奥比中光是机器人产业链中唯一的世界龙头,渠道上绑定英伟达,其是全球大部分机器人计算平台和芯片供应商。
国内还与地平线成为生态合作伙伴,带来大量客户流。技术指标超英特尔,产能、专利、渠道布局等处于行业领先。
今年放量多的人形机器人公司多给其大订单,基本面有新项目爆发潜力,预计2025-2026年业绩持续增长。
3、液压与传动系统供应商
恒立液压在丝杠领域重资产重研发投入,随着国内外主机厂接近量产,是产业链去伪存真关键时间点,有望实现突破。
恒立液压作为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随着机器人产业规模化发展,将显著受益于传动系统需求的增长。
4、整机领域领先企业
优必选是机器人产业链首推,人形机器人场景落地最快,工厂实训最多公司。下半年是订单、交付加速兑现周期。小鹏汽车在车企中除特斯拉外机器人进度最快,明年机器人上市。
公司智能化的市场价值被市场低估,当前股价回撤至大股东增持价。
五、应用场景突破:垂类市场率先商业化
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路径逐渐清晰,垂类应用场景成为率先突破的方向。国内寻求垂类应用场景是机器人未来落地重要方向,细分场景如物流、包装、服装行业对机器人需求大。
1、工业领域应用加速
科远智慧面向工业制造业场景推出巡检清洁等机器人产品,全年目标7000万,上半年已确认3000多万收入。
公司定位服务机器人行业第三方需求,可提供软件开发系统和伺服驱动板卡,主业在国产替代背景下有韧性,工业软件和机器人业务提供基本面和估值弹性。
在智慧工厂领域,华为通过5.5G网络实现远程操控与群体智能调度,主攻矿山、港口等封闭场景。在矿山领域,华为与大型矿业集团合作,实现了无人采矿作业的高效运行,设备年运行时长增加了20%,达到8000小时以上。
在港口场景,华为的智能调度系统提升了集装箱装卸效率30%。
2、物流领域率先突围
物流领域是机器人应用最具潜力的场景之一。物流叉车企业有多维度优势助力机器人领域突破,这些企业有客户协同优势,下游为大B制造业和物流企业。
应用场景协同,可借助无人叉车和具身智能机器人完成搬运分拣;技术上在AMR/AGV领域布局,积累软件算法数据优势,补足大模型后领先。
3、特种行业应用拓展
国家矿山安监局发布《矿山智能机器人目录》,明确重点研发7大类56款机型,推动多场景探索。机器人技术成熟推动多场景探索,行业整体快速增长。
首程控股在通州智汇园,万勳科技的自动充电机器人已成为首个对外开放的示范站项目;松延动力的仿生脸产品已部署在首钢园六工汇购物广场,该产品通过语言大模型实现人机对话,并能真实模仿人类的口型、情绪和表情。
六、技术迭代加速:训练方式创新突破
机器人技术本身正在快速迭代,训练方式发生重要转变。特斯拉Optimus项目从真机数据采集工厂路线转向依赖人类视频训练,端倪在4月出现。
1、多模态技术赋能训练
多模态理解模型发展使意图识别成为可能,如通过定位关键帧提取动作和任务意图。视觉基础框架让语义分割和时间轴对齐自动化,降低人力成本和时间周期。
多模态生成模型成熟可将视频转化、擦除人类手臂、替换夹爪,使人类视频成为重要语料。
2、数据类型各有优势
巨身智能模型训练主要有三类数据:真机数据质量高但采集成本和周期长,难规模化。仿真合成数据可通过仿真环境生成;人类视频数据量最大但过去认为质量低。
当前项目转向是对人类视频数据价值挖掘。机器人可从人类视频提取任务意图、先验知识、轨迹识别、模拟预测、动作策略、奖励函数六类信息。
3、全球市场增长迅猛
根据IFR和中国电子学会的统计,全球机器人市场总体规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20年销售额为343亿美元,至2024年增长至660亿美元,复合增速高达17.8%。
中国同样高度重视机器人科技与产业发展,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20年中国机器人整体市场规模为174亿美元,而后逐年增长至2024年的470亿美元,年复合增速为14.3%。
七、投资策略建议:把握四季度布局时机
2025年第四季度是布局机器人板块的关键窗口期。美联储降息将带来Q4流动性的边际宽松,利好机器人板块行情。美联储9月份降息概率超过90%,美国将迎来降息周期。
1、特斯拉链投资标的
特斯拉链聚焦"强确定性"及"技术变化",聚焦供应链核心标的。推荐震裕科技、唯科科技、隆盛科技、五洲新春。
受益标的包括:拓普集团、信质集团、浙江荣泰、新泉股份、银轮股份、骏鼎达、凯迪股份。
三花智控获得了特斯拉的一级供应商认证。三花智控为特斯拉提供的产品包括空调电子膨胀阀、四通换向阀等,这些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有率领先。
特别是车用电子膨胀阀、新能源车热管理集成组件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
2、国产链投资机会
国内核心链推荐浙海德曼、雷迪克。受益标的:涛涛车业、荣泰健康、迅捷兴、雷赛智能、东土科技、步科股份。
兆威机电是MR(混合现实)的核心供应商,被市场视为特斯拉人形机器人预期差最大的标的之一。公司在特斯拉供应链中具有稀缺性,是特斯拉以及苹果链的核心供应商,具有独特的市场地位。
公司在微型齿轮市占率第一,在人形机器人手指关节传动用齿轮上有应用。
3、全球龙头公司推荐
整机推荐优必选/小鹏汽车,零部件为地平线/禾赛/速腾。行业事件催化加强板块效应,长线资金向AI+智驾及AI+机器人赛道集中,稀缺性龙头估值有利。
提升优必选及地平线目标价至155港元及13.8港元。优必选目标价从140港元提升到155港元,对应24x FY26 P/S,比行业可比平均的22x高约9%,体现交付能力强劲。
地平线机器人目标价从11.0港元提升至13.8港元,对应30x FY26 P/S,相当于行业可比平均的30.1x持平。
八、风险提示与应对:理性看待投资机会
尽管机器人板块前景广阔,但投资者也需要关注相关风险,理性看待投资机会。宏观经济波动可能影响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进程。
1、行业特定风险
机器人量产可能不及预期。尽管技术不断进步,但大规模量产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技术稳定性、成本控制、供应链配合等问题。
供应链发展也可能不及预期。机器人产业链较长,涉及众多零部件和系统,任何一个环节的短缺都可能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速度。
地缘政治形势和关税政策也是不可忽视的风险因素。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可能影响全球供应链布局,增加产业链成本。
2、技术安全风险
安全事故风险同样需要关注。随着机器人在更多场景应用,安全问题日益重要,一旦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可能影响整个行业的声誉和发展。
投资者应该认识到,机器人产业虽然前景广阔,但仍处于发展初期,技术路线、商业模式、市场格局都可能存在变化,需要保持理性投资心态。
3、估值过高风险
特斯拉当前估值较高,未来12个月的市盈率高达155倍。这样的估值让特斯拉成为"七巨头"中最昂贵的股票;紧随其后的英伟达,市盈率只有31倍。
Horizon Investments分析师Dmitry Shlyapnikov指出,市场对特斯拉的定价就像把他当作一家增长型公司,但过去两年其营收几乎没有实质增长。
人形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特斯拉与国内龙头企业共振,推动整个板块进入高速发展期。
2025年第四季度将是布局机器人板块的黄金窗口期,开源证券预测2026年国产机器人出货量有望迎来10倍增长。
投资者可以沿着两条主线布局:一是特斯拉链聚焦"强确定性",二是国产链把握"供应链卡位"与"应用场景放量"两个方向。
随着技术进步、成本下降和应用场景拓展,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下一代智能终端,重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辉煌。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3年的21.6亿美元增长至2028年的20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7%。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