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车主集体沉默!满街理想ONE突然消失!真相太扎心!

最近大家走在路上,可能会有这么一个感觉,就是前两年还挺常见的理想ONE,那款白白胖胖、看起来很适合全家出行的车,好像突然之间就少了很多。

这可不是什么错觉。

曾经被誉为“奶爸神车”,帮助理想汽车打下江山的功勋车型,正在以一个惊人的速度淡出我们的视野。

20万车主集体沉默!满街理想ONE突然消失!真相太扎心!-有驾

而这背后,是超过二十万名车主的一段集体沉默,一段充满了无奈、失望甚至是被背叛感的经历。

这件事不光是关于一款车的停产,它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中国新能源汽车在飞速发展中,企业战略和用户信任之间出现的巨大裂缝。

咱们得先说说理想ONE当年是怎么火起来的。

在那个时候,纯电动车还有很严重的里程焦虑,很多人想买新能源,但又怕半路没电或者找不到充电桩。

理想ONE就抓住了这个痛点,它用一个增程器,说白了就是个小型的发电机,做到了既能用电,也能烧油,彻底打消了大家的顾虑。

再加上它那个特别懂中国家庭心思的设计,车里有大屏幕,有舒服的座椅,空间也足够大,被很多人形象地称为“冰箱、彩电、大沙发”的移动之家。

在三十多万这个价位,它几乎没有对手,很多家庭都把它当作消费升级的第一选择。

可以说,理想汽车能有今天,能成功上市,能活下来,理想ONE和第一批支持它的车主们,是立了头等功的。

然而,商业世界的变化总是来得那么快,甚至有些残酷。

转折点发生在2022年,当理想汽车准备推出全新的L系列车型,也就是后来的L9、L8时,一场风暴悄然降临。

在L系列正式发布之前,很多准车主还在犹豫要不要买理想ONE,当时销售人员给出的说法都非常统一,就是“年内不会有新款”,让大家放心下单。

很多人信了,高高兴兴地把车提回了家。

20万车主集体沉默!满街理想ONE突然消失!真相太扎心!-有驾

可谁能想到,话音刚落没多久,性能、配置、技术平台全面超越理想ONE的L系列就横空出世了。

这一下,理想ONE直接从当家花旦,变成了明日黄花。

如果只是正常的产品换代,大家也能理解。

但接下来理想汽车的操作,就让老车主们彻底寒了心。

为了尽快清掉理想ONE的库存,官方自己下场,给出了非常大的优惠,有的地方展车、库存车甚至能便宜好几万块钱。

你想想那个画面,这边有车主刚按原价提车没几天,那边官方就带头降价甩卖,自己手里的新车瞬间贬值。

这感觉,就像是被自己最信任的品牌从背后捅了一刀。

市场的反应是最直接的,二手车市场里,理想ONE的价格应声暴跌。

一辆当初落地快三十六万的车,开了不到三年,二手车商可能出价十八万都还要犹豫半天。

这不是正常的车辆折旧,这是因为新车的价格体系被厂家自己打乱了,导致整个车型的价值基础都崩塌了。

这二十多万车主的真金白银,就这样成了企业战略转型的“学费”。

金钱上的损失还只是看得见的伤痛,更让车主们感到失望的,是技术和服务上的“被抛弃”。

20万车主集体沉默!满街理想ONE突然消失!真相太扎心!-有驾

当初买车的时候,理想汽车宣传的一大亮点就是OTA升级,也就是通过网络给车辆更新系统,让车的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智能,号称是“可以成长的汽车”。

这个承诺吸引了很多人,大家觉得买的不仅仅是一台交通工具,更是一个能不断进化的科技产品。

但随着L系列的上市,理想ONE车主的这个梦也碎了。

大家发现,那些最新的智能驾驶功能、更流畅的车机系统,都只出现在了新车型上,而自己的理想ONE,系统更新却几乎陷入了停滞。

官方给出的解释是,理想ONE用的那块高通骁龙820A芯片性能不够,带不动新的系统。

这个理由听起来好像挺有道理,但车主们并不买账。

因为隔壁的蔚来汽车,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他们的老款车型芯片也落后了,但蔚来给老车主提供了一个付费升级的方案,愿意花钱的车主可以把旧芯片换成性能更强的8155芯片。

这至少给了用户一个选择,一种尊重。

而理想汽车这边呢?

直接就是一句“技术原因,不支持”,连一个补救的方案都懒得提供。

这种处理方式给人的感觉就是,不是技术上做不到,而是商业上不想做。

于是,理想ONE车主的“智能汽车”渐渐变得不那么智能,开个导航会卡,连个蓝牙要半天,当初发布会上那些激动人心的承诺,最终都成了泡影。

20万车主集体沉默!满街理想ONE突然消失!真相太扎心!-有驾

除了软件上的停更,理想ONE本身的一些硬件问题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让车主们越来越闹心。

比如那台1.2T的三缸增程器,在车辆原地怠速给电池充电的时候,抖动和噪音都比较大,被很多车主开玩笑说是“拖拉机启动了”,这对于一辆三十多万的车来说,体验确实不太好。

还有油耗问题,宣传上说油耗很低,但不少车主反映在高速上开,油耗经常跑到百公里十个油以上,比宣传的数字高出不少。

更严重的是,之前有部分车辆被曝出存在悬架安全隐患,但理想汽车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公开召回,而是采取了一种比较隐蔽的方式,在车主去店里做保养的时候,悄悄地给一些车辆更换了改进后的零件。

这种做法虽然可能解决了问题,但这种不透明的操作方式,让很多不知情的车主感到后怕,也让品牌的信誉受到了质疑。

回头看,理想ONE的成功和落幕,其实给所有正在向上发展的中国汽车品牌都上了一课。

依靠精准的产品定位抓住市场机会,这非常了不起。

但在企业发展壮大之后,如何对待那些在你最困难时支持你的第一批用户,这考验的不仅仅是商业智慧,更是一个品牌的良心和格局。

停产换代本身没有错,这是技术进步的必然规律。

但错就错在处理方式上,缺乏沟通、承诺落空,甚至让最忠实的用户来承担企业战略调整带来的最大损失。

口碑这个东西,建起来可能需要好几年,但毁掉它,也许只需要一两个错误的决定。

当下的汽车市场竞争如此激烈,消费者也越来越聪明,大家的选择也越来越多。

一个不珍惜用户信任的品牌,它的路又能走多远呢?

今天可以为了新车型牺牲掉理想ONE的车主,那么未来,当更新的技术出现时,现在L系列的车主,会不会成为下一批被牺牲的对象?

这个问题,值得理想汽车深思,也值得我们每一个关心中国汽车工业未来的人去思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