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燃油车到新能源,国内中大型轿车市场的主角早已悄然换了面孔。过去,这一细分市场几乎被合资燃油车和少数自主高端车型牢牢占据,如今则变成自主品牌插混、增程、纯电的“主战场”。用户对于这一级别车型的诉求也在升级——既要大空间、长续航,又要更强性能与智能化体验,还希望价格别太离谱。可以说,这已不是简单的“油改电”能应付的局面,而是一场从动力到底盘、从智能到安全的全方位较量。
在这样的背景下,最近一周(9.15-9.21)20万元以上中大型插混轿车的周销量榜单出现明显变化:领克10EM-P以1024台的表现,超过了比亚迪汉(842台)与汉L(127台)的总和。这个榜单一出,不少业内人士直呼“时代变了”——曾经牢牢占据细分市场头部的比亚迪汉,如今被新面孔压过,市场座次彻底洗牌。对于领克而言,这不仅是一场销量的突破,更是产品力全面进化的体现:四驱性能、底盘平台和辅助驾驶三个方面,领克10EM-P都在拉高行业标杆。
四驱性能:智能电混+eAWD,性能与能耗兼得
领克在燃油车时代就以操控闻名,如今在新能源时代延续这一基因。领克10EM-P全系标配eAWD智电四驱,与EM-P智能电混系统协同,实现“四驱操控,两驱油耗”。整套系统由47.26%热效率1.5TEvo电混专用引擎和DHTEvo混动电驱组成,后者集成P1电机、P3电机、3挡变速箱,并与后桥P4电机协同工作,最大综合功率390kW、峰值扭矩755N·m,0-100km/h加速最快5.1秒,CLTC亏电油耗最低4.2L/100km。
车辆提供智能电混、纯电、性能、雪地四种模式,支持10ms级瞬时响应和无感切换。城市通勤可用电、省油安静;高速或恶劣天气自动切入四驱,抓地力与安全兼顾;需要动力时一键性能模式即可爆发。用户既能体验四驱操控乐趣,又能享受混动低能耗和长续航,可谓“鱼和熊掌兼得”。
底盘平台:CMA Evo加持,高规格悬架
领克10EM-P基于CMAEvo中大型车平台打造,平台在车身结构、悬架形式和电子架构上均有较高拓展性。前悬为纯铝合金双叉臂,后悬为增强版五连杆独立悬架,配合液压可变阻尼悬架,实现舒适与操控平衡。这样的结构在中大型轿车里属于高规格,过去多见于高端品牌。
领克针对不同场景进行赛道级调校,麋鹿测试成绩83.2km/h,处于同级领先。实测中,急弯、变道、爬坡表现稳定,车身姿态可控,底盘支撑到位,推头或打滑少见。即便满载状态也能提供可预期的操控反馈。网友评价“开着有点上头”。
续航与补能同样出色。领克10EM-P搭载38.2kWh神盾金砖超混电池,CLTC综合续航1400km,纯电续航240km,SOC10%-60%充电时间最快小于13分钟。不加油也能满足跨城或周末自驾需求,缓解里程焦虑。
辅助驾驶:硬件全拉满,软件持续OTA
领克10 EM-P是领克智能化2.0代表作,辅助驾驶硬件和软件都进入行业第一梯队。硬件上,全系标配厘米级精度激光雷达,最远感知200米;Ultra版配备Thor辅助驾驶芯片,算力700TOPS,属量产车顶尖水准。
软件搭载“千里浩瀚辅助驾驶H7”方案,可提供至高38项安全辅助功能,包括车道保持辅助、自适应巡航辅助、自动变道辅助、紧急避障辅助等常用功能。泊车方面支持9项辅助:遥控泊车辅助、指尖泊车辅助、记忆泊车辅助、离车泊入辅助等场景全覆盖,超窄车位或断头路车位也能适配,操作顺畅、省时省心。未来还将通过OTA上线“满血版”车位到车位领航辅助,可实现全场景贯通,一键直达。对新手意味着“像老司机一样开车”,对老手则是大幅降低长途或拥堵疲劳。
从周销量到产品力可以看出,中大型插混轿车市场正迎来新竞争格局。领克10 EM-P的崛起不仅仅是价格或补贴,更是技术与用户需求契合的结果。领克10EM-P关键维度实现全面进化,既满足用户对性能与操控的高要求,也兼顾能耗、舒适和智能体验。
对消费者而言,这样的“新王者”意味着更多选择、更好体验;对行业而言,是技术路线和用户需求的映射。可以预见,在未来中大型插混轿车市场,单靠品牌或单项优势已不足以称霸,全方位平衡的产品力才是王道。领克10 EM-P的亮相,为这一市场注入新活力,也让“新能源时代的中大型轿车该长什么样”有了更清晰答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