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省电跑不远,混动省油更费钱,新能源纠结怎么选?

如今买车,可真不是一件省心的事儿。

过去我们挑车,看的是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这“三大件”,比的是品牌、空间和操控。

可现在,一股新能源的浪潮席卷而来,把一道全新的选择题摆在了所有人面前:是拥抱未来,选择纯电动车,还是稳妥过渡,入手混合动力车?

电车省电跑不远,混动省油更费钱,新能源纠结怎么选?-有驾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背后却牵扯着续航里程、充电便利性、后期花费和驾驶体验等一连串的现实烦恼。

很多人在这两难之间反复横跳,感觉就像站在一个岔路口,两条路都通向一个不那么完美的远方。

咱们先来说说纯电动车。

它的优点非常突出,就像一个偏科的天才学生。

首先是用车成本低,家里有充电桩的话,一度电几毛钱,跑一公里的花费可能还不到一毛钱,跟动辄七八块一升的汽油比起来,简直是“白菜价”。

其次是驾驶感受好,电动机的特性决定了它起步瞬间就能输出最大扭矩,开起来又快又安静,那种丝滑的加速感是很多燃油车给不了的。

再加上绿色的牌照在很多限行城市畅通无阻,这些优势共同构成了纯电动车对消费者的巨大吸引力。

然而,这位“天才”的短板也同样致命,那就是续航和补能这两大“阿喀琉斯之踵”。

电车省电跑不远,混动省油更费钱,新能源纠结怎么选?-有驾

几乎所有纯电车主都绕不开一个词:续航焦虑。

厂家宣传册上标注的CLTC续航里程,比如动辄六七百公里,看起来非常美好。

但这个数字是在一个理想化的实验室环境里测出来的,温度适宜、路面平坦、没有风阻、匀速行驶。

可一旦回到咱们老百姓日常的用车场景,这个数字就要大打折扣。

高速公路上时速跑到120公里,风阻会急剧增加,电耗随之飙升;夏天开着空调制冷,冬天开着暖风取暖,这些都会毫不留情地消耗宝贵的电量。

所以,标称续航625公里的车,在高速上开着空调实际只能跑430公里,缩水三成,这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存在的“用户真实续航”。

尤其是在北方寒冷的冬季,零下十几度的低温会让电池的化学活性大幅降低,续航能力再打个对折都毫不稀奇。

这种续航的不确定性,让很多纯电车主在出远门前,都得像规划军事行动一样,精确计算里程、规划充电路线,生怕在半路上趴窝。

电车省电跑不远,混动省油更费钱,新能源纠结怎么选?-有驾

续航打折还可以通过规划来弥补,但充电难的问题,则更让人头疼。

虽然我们国家的充电桩数量已经是全球第一,但面对井喷式增长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依然显得捉襟见肘。

根据中国充电联盟的数据,车桩比大概在2.3:1左右,这意味着平均两辆多车才共享一个公共充电桩。

更关键的是,这些充电桩分布不均,而且好坏参杂,很多是功率较低的慢充桩。

在自己小区里安装私人充电桩,又常常会遇到物业不配合、电网容量不足等重重阻碍,过程堪比“西天取经”。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节假日高速服务区充电桩前排起长龙的壮观景象,车主们带着折叠椅、方便面,排队四五个小时就为充上一小时的电。

这种把时间大量耗费在等待上的体验,让电费省下来的那点钱,显得黯然失色。

既然纯电动车有这么多不便,那混合动力车,特别是能充电、能加油的插电式混动(PHEV),是不是就完美了呢?

电车省电跑不远,混动省油更费钱,新能源纠结怎么选?-有驾

它看起来确实像个两全其美的方案:日常通勤用电,成本低廉;长途远行用油,没有里程焦虑。

但深入了解后会发现,这种“既要又要”的设计,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矛盾。

首先,混动车的“省油”是个有前提条件的神话。

在电池电量充足的情况下,它用电机驱动,油耗确实可以做到非常低,甚至为零。

可一旦电池电量耗尽,进入所谓的“亏电”状态,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此时,发动机不仅要驱动车辆,还要承担给电池充电的任务,同时还要拖着比同级别燃油车重得多的电池和电机系统。

这就好比一个人背着沉重的行李在跑步,自然会更费力、更费油。

所以,一些热门的插电混动SUV在亏电状态下,百公里油耗能达到7.5升甚至更高,比同级别的纯燃油车还要费油。

电车省电跑不远,混动省油更费钱,新能源纠结怎么选?-有驾

这就让它的省油优势大打折扣,除非车主能保证每天都充电,否则长远来看,油费省不了多少。

其次,混合动力车的保养维护,远比想象中要复杂和昂贵。

因为它有两套动力系统,所以在保养时也要“双管齐下”。

燃油发动机系统需要定期更换机油、机滤、火花塞;而电机、电池和电控这套“三电系统”,也需要定期进行专业的检查和维护,比如电池健康度检测、电路绝缘性测试等等。

这就意味着,车主实际上是在同时养护两台车。

这些复杂的检测项目往往需要依赖4S店的专用设备,费用自然不菲。

很多车主吐槽,辛辛苦苦从油费里省下来的钱,最后又都交给了保养费,里外里算下来并没有占到多少便宜。

这种产品特性,也给混动车主带来了一种独特的心理困扰。

想用电的时候,可能会因为充电不便而烦恼;想用油的时候,看着仪表盘上不算低的油耗和加油站里飞涨的油价,又会觉得心疼。

每天都在“充电还是加油”之间做选择,感觉自己既没有享受到纯电车的极致省钱,也没有得到燃油车的纯粹省心,处在一种不上不下的尴尬境地。

车企本意是想打造一个没有短板的“全能选手”,但结果却可能是一个两头都无法做到极致的“矛盾综合体”。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